《都挺好》昨晚正式大結局。

從蘇大強的洗白情節來看,不難發現中國家庭的兩個典型思維:

中國式解決問題,靠錢。

蘇大強跟最有錢的女兒過日子後,以前追求的虛榮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終於消停了;

中國式原諒,靠病。

蘇大強得了老年癡呆後,終於像個正常的爹,對於過往行爲三個兒女“當然選擇原諒他”。

最後兩集,所有能和解的關係通通來了個遍:

蘇明成和朱麗,蘇明成和蘇明玉,蘇明玉和蘇大強,蘇明玉和蘇家,乃至蘇大強和趙美蘭。

確實充滿着完成任務的生硬,但卻照樣能讓觀衆感動得淚水縱橫。

可以說,演員的表演幾乎撐起了一切。

結尾,大年夜給15歲的明玉買習題冊的蘇大強,牽着認不出來的女兒走在老宅巷子裏。

明玉在這一刻前所未有地感受到父愛親情,父親卻在這一刻徹底忘記了她。

片刻的溫情,便足以讓苦了太久的明玉選擇與自己和解。

殘酷與柔情並置,狠狠揪了人心一把。

▲最後兩集的內容,都在爲這一刻的情感分量做準備

尤其姚晨,明明頭髮凌亂、妝容變花,汗淚俱下的樣子滿臉狼狽。

但我的心卻被她徹底俘獲了。

以蘇明玉爲節點,姚晨身上彷彿發生了某種變化。

初識石天冬,蘇明玉擡頭一臉倨傲地自我介紹:

我姓仙,叫我仙女就好了。

擱姚晨以往的角色身上,觀衆大概率不會接受這麼自戀的一句臺詞。

討厭她的人會求她閉嘴,就連喜歡她的人可能也會揮手一笑:大姚,別鬧。

高挑的身材和非傳統審美的長相,使得姚晨怎麼也跟“仙女”掛不上勾。

但在《都挺好》這部戲裏,你會驚覺:誒?姚晨怎麼越來越好看?

叫“仙女”好像也不過分?

▲可攻可萌一女的

就從最容易注意到的人物造型說起。

蘇明玉在劇中的職場穿搭,讓時尚博主除了韓劇、英劇,終於也在國劇上找到了正面案例。

一般的國產職場劇裏,女主拼命往身上堆積名牌,紅脣配高跟,上下班不亞於一場時裝週走秀。

不管什麼職業,都當自己是“穿着Prada的時尚女魔頭”。

▲上:《創業時代》裏的baby;下:《你好喬安》裏的戚薇

蘇明玉是一個精工廠的銷售經理。

爲了貼近人物的真實狀態,姚晨特意找來三位真正的銷售總監見面、聊天、喝酒,觀察他們的工作環境、衣着打扮和言談舉止。

基於此,姚晨和自己的造型師和化妝師商量着做了一些調整。

根據角色的實際經濟收入,她放棄了原本借來的大牌衣服,改穿歐洲小衆或者國產輕奢的服裝品牌。

整體舒適的色系中會點綴一些小小亮點,或是疊穿穿法、或是一塊彩色方巾。

而幹練的大衣和西裝裏,通常用休閒感的毛衣和牛仔褲來中和冷硬氣場。

又因爲現實中的銷售總監,需要時常奔波往返於各個地點之間,便把所有高跟鞋都換成了平底鞋,只在商務出差比如美國那次罕見地穿了高跟鞋。

妝容的處理上,大多使用淡色系的口紅色號,眉型也更加細長柔和,使得姚晨原本寬大的五官看起來柔和親切了許多。

▲圖源見水印

蘇明玉其人,只是精緻的中產而不是浮誇的名媛;

是八面玲瓏的生意人而不是氣場逼人的高冷女王。

細節的真實,往往是構築人物真實的第一步。

品位不俗撐住了角色人設,演技過硬則讓觀衆對蘇明玉的好感都被反饋到姚晨身上。

業務能力+角色魅力,纔是姚晨征服觀衆審美的內在原因。

雖然蘇大強和蘇明成戲內讓人氣到吸氧,但也從側面印證了他們的超強演技。

只不過倪大紅和郭京飛,多少將個人氣質帶到了角色身上。

姚晨則讓自己完全進入了蘇明玉的世界,演出了活生生的複雜個體。

同樣都是精英女性,蘇明玉的人物質感與她在《搜索》、《離婚律師》、《找到你》等前作中詮釋得就完全不同。

在職場,她是呼風喚雨的衆誠明總;在蘇家,她是想逃逃不掉的不得寵小女兒。

兩種對立的境遇,導致這個人物始終存在着硬核與軟肋、冷血與溫情的氣質對撞與雜糅。

一邊,她可以強勢地刻薄蘇明成、點醒蘇明哲、戳破蘇大強,展示智力和財力上的優越感;

另一邊,面對親情上的不公平,就會暴露出她渴望被愛、在乎家庭的事實。

無論是在母親葬禮上被趕走、醫院病牀上質問蘇大強,還是在看守所羞辱蘇明成、罵暈老父親。

埋藏了十幾年的委屈、憤恨、恐懼,便會一下子擊碎她精緻理性的保護層,將女戰神打回世俗牢籠裏的中國式兒女。

每每這樣情感暴露的時刻,你會在心疼完蘇明玉後才反應過來:woc,姚晨演技牛逼。

因爲在讓你明顯意識到演技的高潮戲之前,她的人物建構已經潤物細無聲地讓你代入這個角色了。

面對不同的人,蘇明玉有不同的關係處理:

在師父面前乖而不順,在柳青面前有股溫情的強勢,對付孫副總那樣難搞的角色還會軟下身段、撒嬌打諢。

面對同一個人,蘇明玉也有着矛盾的心理:

對蘇大強的愛恨交織,對蘇明成的輕視與恐懼,對石天冬的進攻與保持距離......

人際交往中的多層次設計,會讓這個人物流動起來、鮮活起來,變得更加真實可感。

於是蘇明玉可忠、可詐;可撩、可酷;可於高處不勝寒,可在紅塵求溫暖。

其人格上的複雜與矛盾,都在姚晨藏力於內的表演中,自然轉化。

而非“作反應”的表演模式下,誕生的一個個紙片人。

姚晨說,蘇明玉是一個會“冒犯”觀衆的角色——冒犯到傳統觀衆對女性的認知和審美。

而她本人,未嘗不是如此。

不符合主流審美的長相情感生活裏的輿論爭議,以及突出的女性意識和公共精神,都一度冒犯了大衆對明星尤其是女明星的想象與期待。

01.

在蘇明玉之前,可能多數人還是不能get姚晨的美感。

即使承認她演技的人,也會將之與長相一分爲二地看待。

國內不受待見的蛙系臉,大到讓人無法忽視的嘴,一笑就暴露的牙齦......

使得姚晨一度被釘在諧星的道路上,不能動彈。

人生的前20年,長相對於姚晨來說,一直是個心理負擔。

作爲她生命中最早接觸的男性,姚晨的爸爸就很不待見女兒的長相。

在她小時候,姚爸爸就憂心忡忡地看着女兒:哎,這孩子嘴怎麼這麼大?

還認真地糾正她:笑的時候要這樣抿着嘴笑。

經過身邊人傳統審美眼光的審視,姚晨心裏挺自卑。

在豆蔻年紀進入舞蹈學院後,她覺得自己就像是一羣白天鵝裏的醜小鴨。

直到她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這張不符合東方審美的臉卻得到了表演系老師的認可和重視。

老師看着她的藝術照,對她說:“你天生有一張大銀幕的臉”。

在北京舞蹈學院過了稀裏糊塗的三年,等來到電影學院,彷彿一切都對了。

某次解放天性課上要寫三個小作業,到了課堂展示那天,老師讓姚晨站起來問話:姚晨你告訴我,你這作業哪裏抄的?

姚晨驚訝反駁:老師我沒抄啊,這些都是我自己寫的。

於是把自己的想法又重新闡述一遍。

老師聽完後,沉默了一會兒說:同學們,你們哪個組要是搶到了姚晨,那你們這個組的作業質量將會大大提高。

這次欲揚先抑的肯定,拉開了姚晨頗爲受寵的大學四年的序幕。

後來只要班上一排重要劇目,姚晨永遠都能分配到最重要的角色。

比如《麥克白》中的麥克白夫人,《暗戀桃花源》的雲之凡,《大明宮詞》的武則天。

這些來自外界的肯定,成爲姚晨對抗潛藏心底的不自信的力量源泉。

以致於每次採訪中,都能見她很在意地談論這些老師和往事。

“就是老師他那種寵溺你,對一個小孩來講簡直太,就是太珍貴了,那是對你的那種自信培養簡直是……讓你突然覺得說,其實我挺好的,我沒有那麼差。”

但是這張曾被老師比作梅豔芳的臉,走出校園後卻面臨着定位的尷尬。

自己屬於大青衣,但是當時太年輕撐不起女主;

非小花旦的長相,又難以接到適合這個年紀的角色。

好學生姚晨,也像其他同學一樣,畢業即失業。

02.

畢業時已經和凌瀟肅過起了居家日子的姚晨,本打算藏起演員的野心和夢想,過好普通而安逸的生活。

但兩年後,導演尚敬的一個電話,又打破了她安於現狀的自我心理建設。

尚敬給她帶來的角色,是80集情景喜劇《武林外傳》中闖蕩江湖卻意外淪爲同福客棧小雜役的暴躁女俠郭芙蓉

這部唯一成功繼承了港式無厘頭的內地喜劇,不僅在各大電視臺掀起了收視熱潮,也像周星馳喜劇一樣被賦予了各種後現代語義,成爲年輕觀衆的情懷記憶。

時至今日,《武林外傳》在網絡時代仍然衍生着各種趣味文化現象。

無論是當時反響還是後續影響力,《武林外傳》劇組都沒有料想到,自己不小心創造了歷史。

姚晨更沒想到,自己日後會平步青雲,成爲幾大主演中上升速度最快的一位演員。

《武林外傳》的狂熱尚未徹底消散,姚晨不久便又接到了人生中第二重要的作品——《潛伏》。

儘管知道這部戲的劇作很強,但是姚晨天秤座的糾結和內心的不自信又冒了出來。

一個火爆、粗俗的農村女人陰差陽錯成了戰亂時期的地下黨,姚晨覺得翠平這個角色無論是人物性格還是人生經驗離自己都太遙遠了。

儘管姚晨專門爲了這個角色去橫店附近的農村體驗生活,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

人物創作的難度是一方面,演戲嚴謹、態度直接的孫紅雷經常當衆給姚晨的表演挑刺,這讓她頗感壓力。

剛開始的時候姚晨還試圖找孫紅雷商量,“你可不可以私下再跟我說?”

孫紅雷說不可以,“姚晨你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但是我希望你可以把你的尊嚴踩在腳底下,那麼你的表演可能會進入到更乾淨的氛圍當中。”

在重重壓力的擠壓下,姚晨承認是《潛伏》讓她從心理上到專業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009年,隨着《潛伏》的熱播,以及同時期新浪微博的興起,姚晨臺上臺下都成爲了國民關注的焦點。

憑藉郭芙蓉、王翠平、“微博女王”三個角色,姚晨實現了星途的三連跳,一躍成爲最有商業價值的一線明星。

也有人不懂,長相普通的姚晨憑什麼上升速度這麼快?

其實“觀衆緣”三個字足解,看看現在的沈騰就能明白。

尤其《武林外傳》的導演尚敬,給姚晨奠定了對喜劇的正確認知。

即使是十分懸浮的無厘頭喜劇,尚敬也要求他們真演真感受,人物仍然是建立在真實的情感邏輯之上。

所以姚晨演喜劇,搞笑但不浮誇,始終處於讓人親切舒適的區間。

兩部電視劇代表作算是“曲線救國”,給姚晨帶來了心心念唸的電影資源。

只不過,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她的喜劇配角。

比如《捉妖記》裏的廚子天師,《西遊伏妖篇》裏的九頭金雕。

當時表面的風光暫時掩蓋了她內心的掙扎和懷疑,喜劇定位離她對自我的定位始終存在着某種錯位感。

作爲一個學院派演員,姚晨從“雲之凡”、“麥克白夫人”那裏得到的一直是深挖人性的嚴肅訓練。

她的目標,並不僅僅是侷限在喜劇演員四個字上。

某種程度上來看,喜劇演員是一種服務型演員。

這種“取悅”,讓你更容易獲得觀衆喜愛的同時,有時候也會雜夾着他們的俯視眼光。

只有少數喜劇大師,才能夠在演員這個維度得到應有的尊重。

而且,姚晨也很困擾,自己一個愛美的文藝女青年怎麼成了觀衆眼裏的又土又暴躁的“丑角兒”了呢?

喜劇不要求美貌,甚至排斥美貌。

所以周星馳總要把星女郎扮醜,賈玲把自己吃肥,馬麗的嗓音動作要表現得像個“男人婆”。

外在“缺陷”成了她們喜劇角色最大的記憶點。

就像演喜劇的姚晨,有個外號叫“姚大嘴”。

姚晨對喜劇定位的抗拒,像是好不容易從長相陰影中走出來的自己,對肯定自身美感的自覺或不自覺維護。

而一部嚴肅的影視代表作,纔是打贏這場審美仗的最有效途徑。

03.

從2012年上映的《搜索》開始,姚晨正式向“職業白領”、“現實主義題材”上轉型。

就在她準備揚帆起航時,一場突如其來、持續數年的輿情暴風雨向她刮來。

2011年,姚晨與恩愛了數十載的凌瀟肅宣佈離婚,並於一年後與攝影師曹鬱結婚,2013年誕下了長子小土豆。

2014年,距離離婚風波已過去了三年,一名娛樂圈人士巨春雷寫文爆料姚晨婚內4次出軌。

姚晨從之前受害者的形象,瞬間被吃瓜羣衆打成“白蓮前妻團”的一員。

而姚晨在公共空間積累起來的“全球青年領袖”等榮譽,也毀在她兩次公開言論的表達中。

一次是昆明暴恐事件的“惡之花”言論,一次是在聯合國難民署舉辦的某次活動上的“難民”言論。

▲出發點可能並無惡意,但是的確有拗人設之嫌

出軌指控、公知言論,成爲姚晨演藝生涯最大的黑點。

厭惡她的觀衆,用“人醜心更醜”來形容她,將她視作聖母、毒婦。

一個討喜的國民女演員,徹底失去了她的觀衆緣。

“微博女王”也江山易主,被更接地氣的坡姐謝娜搶佔了去。

那段黑暗無邊的日子,姚晨將重心放在了家庭上,三年間生了兩個孩子。

一方面是事業規劃因爲懷孕生子受到影響,一方面是始終欠缺電影代表作來證明自己的演員價值。

姚晨的好朋友,《看電影》的主編阿郎說:“兩三年前吧,她特別的焦慮。”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她有個殼,一直破不開。”

公共表達將她推上風口浪尖,又在2018年的一次演講中將她重新拽回公衆視野。

本來騰訊約她講講作爲演員的成功經驗,但是當時生活一地雞毛的姚晨說自己能講的只有《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

講女性在家庭和事業上無法兼顧的尷尬困境,講明明到了最成熟的年齡卻沒有適合自己的劇本,講生完孩子返工發現演藝圈不拼演技拼流量......

演講中坦誠犀利的自白,讓姚晨和她的發言引起了大衆對“女演員的中年危機”這個話題的熱烈討論 。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姚晨這個名字與女性意識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聯繫。

當許多青年女演員上《我就是演員》的舞臺哭訴“沒戲拍”、“沒合適的角色”、“被市場定型”時,姚晨受國外同行偶像的啓發,自己成立了影視公司——壞兔子影業。

公司投拍的兩部藝術片《找到你》和《送我上青雲》,都有着濃烈的女性關懷意識。

已經上映的《找到你》裏,一邊打離婚官司一邊尋找女兒的李捷,與姚晨自身的生命經驗高度重合。

小到設計頭髮出油程度,大到情感爆發時的忘我,姚晨最終不負衆望地完成了讓人刮目相看的表演。

雖然沒有完成自己40歲前拿影后的人生目標,但她還是通過這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電影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創作自救。

再到《都挺好》,蘇明玉這個國產劇中獨立自信的新女性形象,也讓姚晨成爲了塑造精英女性最成功的女演員之一。

要知道,曾經的她可是一個說出“女人如果全身心演戲,家就毀了”的保守派。

而現在,她坦誠事業與家庭無法兼顧,但是“你可以選擇你能承擔的”。

2018年,無疑是姚晨的重要轉折點。

中年危機的演講、《找到你》上映、《都挺好》殺青......

而她近期接受採訪的視頻,被不少人整理出來,當作演員說話之道的範本。

曾經在突然到來的聲名中而膨脹輕浮的表達欲,如今正沉澱爲專業有料的洞見。

話語質樸、用詞精準、邏輯縝密,讓人看到了學院派演員該有的水準。

▲姚晨談《潛伏》翠平和餘則成的最後一面

可以看到,煥然一新的姚晨正破殼而出。

一舉打破了喜劇演員的禁錮,緩解了代表作焦慮。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她從低谷的挫折中爬起,在兢兢業業的創作中,認清了自己對錶演的熱愛,也大方承認了自己獨特的美。

那是一種只有足夠自信纔會煥發出來的光彩和魅力,強大到觀衆無法視而不見。

所以,承認姚晨美,很難嗎?

觀衆的回答並非關鍵。

對於姚晨本人來說,這是一場面對成長焦慮、自我審視的艱難迴應。

她的自我確認,纔是最重要的。

- END -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衆號: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微信搜索關注:第十放映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