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獨角獸的非凡之路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於2010 年4 月,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 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小米公司一直以做出「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為使命,目前,小米公司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製造商,並且創造出眾多智能硬體產品,其中多個品類銷量第一。

1.1 公司經營概況

公司主營業務結構:小米的主營產品按照產品功能、形態及模式,大體上可以劃分為智能手機、IoT 和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產品。根據公司2017 年的財務情況,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智能手機,佔比70.3%;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佔比20.5%;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8.6%。由於硬體類產品毛利率相對較低而互聯網服務毛利率較高,因此智能手機和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別貢獻了公司46.9%和12.9%的毛利,而互聯網服務則貢獻了公司39.3%的毛利,遠超其收入佔比。

從地區構成來看,隨著公司全球戰略的持續推進,除中國大陸外的全球其他地區市場持續打開,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公司產品已進入全球74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在印度、緬甸、烏克蘭等15 個國家位列智能手機品牌前五名。2017 年中國大陸地區實現營業收入825.4 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72%;全球其他地區2017 年實現營業收入320.8 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28%,較2016 年的13.4%提升了近15 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國際化戰略下,公司對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大力布局,尤其是在印度市場取得了快速拓展。

公司業績狀況:公司從2010 年創立,2012 年營業收入已突破10 億美元,2014 年年銷售額突破100 億美元。公司營業收入從2015 年的668 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7 年的1146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速達到31%;毛利從2015 年的27 億元增長至2017 年的152 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137%。

公司各業務收入與毛利貢獻佔比的差異主要源於硬體和互聯網服務業務毛利率的差異。國際會計準則下,公司2015 年至2017 年毛利率分別為4%、10.6%、13.2%,其中硬體業務(包括智能手機、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毛利率分別為-0.2%、4.4%、8.7%,互聯網服務分部毛利率則分別高達64.2%、64.4%、60.2%。為實現使命,小米已經作出「從2018 年起,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率不超過5%」的承諾,未來互聯網服務仍將是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

公司研發開支及員工結構: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小米擁有14513 名全職員工,其中13935 名位於中國大陸,主要在北京總部,其餘主要分布在印度、台灣、香港及印尼。除職能部門外,公司員工主要分布在MIUI、手機部、生態鏈、人工智慧與雲平台、電視部等業務部門。其中研發人員合計5515 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38%,分布於多部門。公司研發開支也隨著公司對人員、技術及基礎設施增加投資而逐步提升,研發開支由2015 年的15 億元增加至2017 年的32 億元,增長了113%。專利申請開支也從2015 年的7790 萬元增長至2016 年和2017 年的1.7 億元和1.4 億元。

1.2 公司商業模式

公司以創新和效率為根基,獨創了「鐵人三項」商業模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硬體,創新、高質量、精心設計且專註於卓越用戶體驗的硬體;(2)新零售,以厚道價格銷售產品的高效新零售;(3)豐富的互聯網服務。公司首先以新零售渠道向用戶提供由MIUI 驅動的高品質、高性能和精心設計且價格公道的智能手機和其他智能硬體產品,從而建立龐大的自有平台,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服務。並在提供互聯網服務的過程中收集用戶信息,加上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協助進一步改良產品和服務,並與平台用戶保持密切互動,從而增加客戶黏性,帶來新的變現機會。

硬體方面,公司通過自產及與生態鏈企業合作的方式構建了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包含手機配件、智能硬體和生活消費產品的IoT 和生活消費產品矩陣。其中自產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筆記本電腦、路由器、AI 音箱等,與生態鏈企業合作生產的有移動電源、手環、空氣凈化器等智能硬體產品和箱包、傢具等生活消費產品。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公司通過投資和管理建立了由超過210 家公司組成的生態系統,其中超過90 家公司專註於開發智能硬體和生活消費產品,公司已通過IoT 平台連接了超過了1 億台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2018 年一季度,公司產品組合中有約1600 種產品的SKU 在中國大陸銷售,均為自主研發或與生態鏈企業合作研發。

新零售方面,公司已逐漸從線上直銷轉向高效的全渠道新零售分銷平台。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註於在線直銷,以達到最大效率,並與客戶建立直接的數字化互動關係,2015 年以來,公司通過自營的小米之家門店顯著擴大線下零售直銷網路,從而擴大產品覆蓋範圍並提供更豐富的用戶體驗。2017 年公司自營小米之家店面的坪效在全球零售連鎖店中排名第二。截至2018 年一季度,小米之家在全國共開設331 家,目標在兩年內將開至1000 家。

通過新零售,小米將線上和線下銷售渠道緊密結合,減少中間商層級,實現更高的效率,並以統一的價格向用戶提供相同的產品。小米的直銷渠道包括線上的小米商城、有品平台、天貓旗艦和線下的小米之家;分銷渠道主要包括中國境內電信運營商、零售連鎖店以及直供店和國際分銷商等。根據IDC 發布的數據,2018 年一季度,小米線上智能手機出貨量在中國境內及印度均排第一,憑藉公司的線上優勢,公司的客戶群涵蓋中國境內整個電商領域。

互聯網服務方面,如果說硬體和高效的新零售模式是小米重要的用戶入口,那麼互聯網服務則是小米留住客戶並保持高盈利的主要來源。MIUI 是公司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將公司的智能硬體和互聯網服務成功結合在一起。截至2018 年3 月,小米基於安卓的自由操作系統MIUI 擁有大約1.9 億月活躍用戶,MIUI 和安卓生態系統充分兼容,包括了安卓生態系統上的所有手機應用和一系列互聯網服務,包括內容、娛樂、金融服務和效能工具。此外,軟體開發也是小米的優良傳統,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小米開發了38 個月活躍用戶超過1000 萬的應用程序和18 個月活躍用戶超過5000 萬的應用程序,包括小米應用商店、小米瀏覽器、小米音樂和小米視頻等。2018 年3 月,小米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平均時間約為4.5 個小時。相比於其他獲客成本較高的互聯網平台,小米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通過硬體銷售而獲取客戶的過程本身不產生額外成本甚至會帶來一定收益。

2、智能手機業務:小米的核心硬體產品

智能手機業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5 年-2018 年一季度,公司智能手機收入分別達到537.2 億元、487.6 億元、805.6 億元和232.4 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80.5%、71.3%、70.4%和67.5%,佔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 年,公司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有所下滑,智能手機的銷售收入也隨之下滑,主要由於公司2016 年專註擴大經營規模及業務擴張。但2017 年公司智能手機銷量又迅速復甦,得益於公司2016 年建立的高效的線下零售渠道及對於創新、質量和交付的專註。

從貢獻毛利來看,公司智能手機業務貢獻的毛利比例要低於其營收佔比,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硬體產品的毛利率要明顯低於互聯網服務的毛利率(圖9、圖10)。公司2015 年-2018年一季度在中國會計準則計量下的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5%、5.72%、11.59%和8.49%,遠低於互聯網服務60%以上的毛利率。此外,公司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隨著不同報告期內不同價位智能手機的銷售佔比有所不同而表現出一定波動。

新興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市場空間巨大

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主要來自於成熟市場中用戶愈加頻繁的換新需求以及新興市場對智能手機普及的需求。從不同市場的滲透率來看,2017 年新興市場智能手機滲透率僅為37.7%,遠低於中國境內的64.5%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80.1%,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新興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為印度,2017 年印度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並有望於2020 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除新興市場智能手機滲透率持續提升的驅動外,4G/LTE 的推出以及無線技術(包括5G)的進步、用戶收入及消費水平的提升等共同推動全球智能手機用戶規模的擴大。根據IDC 統計,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從2015 年的28.71 億增長至2017 年的36.66 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預計至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達到47.99 億,2017 年至2022 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5%。

前五大廠商競爭格局基本穩定,小米逆勢反彈重回前五

由於智能手機前期技術研發和原型設計成本高昂,智能手機行業准入門檻相對較高。同時,新入廠商需要達到一定規模的產量,才能實現經營槓桿並建立長期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鑒於目前智能手機廠商的領先市場地位、穩定的供應鏈關係和成熟的分銷渠道,新入廠商難以對現有的市場格局形成衝擊。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逐步形成了以蘋果、三星為主的國外品牌和以小米、華為、OPPO、Vivo 為主的國內品牌共同競爭的局面。根據IDC 的統計數據,2018 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3 億部,出貨量排名前六的廠商分別為三星、蘋果、華為、小米、OPPO 和vivo,出貨量佔比分別為23.5%、15.7%、11.8%、8.4%、7.4%和5.6%。2018 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8742 萬部,出貨量佔比前五的廠商分別為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出貨量佔比分別為24.2%、18.9%、16.3%、15.1%和11.3%。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2018 年一季度為2800 萬部,其中中國地區出貨量為1320 萬部。

小米智能手機:八年成長,性價比之王

由於小米的硬體產品均通過委託第三方代工廠進行生產或由生態鏈公司進行生產,因此不存在產能及產能利用率概念。公司能給主要根據對市場預測決定產品生產數量和進度,因此公司智能手機產品保持較高產銷率水平。

3、IoT 和生活消費產品:打造生態帝國,搶跑IoT

小米主要通過自產及與生態鏈企業合作的方式構建自身的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體系,2015 年-2018 年一季度,公司IoT 和生活消費產品收入分別達到86.9 億元、124.2 億元、234.5 億元和77 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13%、18.1%、20.5%和22.4%,佔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公司每售一部智能手機的IoT 和消費產品收入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8 年一季度達到270 元,相比2015 年的130 元翻了一倍。

應用場景豐富,巨頭先發,小米領先

領先的消費物聯網廠商不僅需要提供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產品,還需提供廣泛且多樣的產品組合,以滿足用戶多樣的日常需求。此外,類似的產品組合還需要通過例如MIUI 等軟體生態系統實現無縫互連,給予消費者優質的用戶體驗。因而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廠商和互聯網巨頭就具備了先發的硬體、軟體及客戶規模優勢,而小米則主要憑藉高性價比的硬體產品以及組合在MIUI 系統下的協同操作和統一控制,在全球物聯網廠商中取得了領先地位。根據艾瑞諮詢統計,2018 年一季度,以連接互聯網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的數量的口徑統計,小米在全球主要消費物聯網硬體廠商中市場份額達到1.9%,領先於亞馬遜(1.2%)、蘋果(1%)、谷歌(0.9%)及三星(0.8%)等世界巨頭。

小米生態鏈布局邏輯:從手機周邊向生活周邊輻射

2010 年,小米踏准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小米手機「為發燒而生」,直擊當時高性能智能手機價格過高的市場痛點,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高品質手機,滿足大多數消費者高品質智能手機的需求。2013 年,智能手機市場逐漸成熟,小米意識到了下一個風口----物聯網。於是小米決定利用小米積累的資源,迎接物聯網的風口,搶跑IoT,並進一步打擊國貨低效率帶來的低品質的消費者痛點,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高品質高性價產品。因此小米決定複製「專註,極致,口碑,快」的小米模式,聚焦用戶需求,構建小米產品生態圈,發展「米粉」經濟,搶跑IoT,並依靠小米生態圈實現三大目標1)保持小米品牌熱度;2)提供流水支撐;3)加大小米想像空間。

小米生態鏈投資和運營模式

截至 2018 年一季度,小米已累計投資了超過210 家生態鏈企業,其中超過90 家專註於發展和生產智能硬體產品。小米對生態鏈企業的投資均為參股投資,不尋求控股權。小米與生態鏈企業共同設計和研發生態鏈產品,小米獨家或與生態鏈企業共同享有生態鏈硬體產品的設計專利及技術專利;生態鏈企業需嚴格遵循公司要求的生態鏈產品質量標準;生產完成後,生態鏈企業只能將協議約定的小米定製產品銷售給公司,不能私自對外銷售,在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的情況下,公司需按照約定買斷上述產品;產品最終銷售完成後,公司按照約定的約定的比例向生態鏈企業就所實現的利潤進行分成。

竹林效應下的企業集群關係

小米通過「投資+孵化」的方式進行生態賦能,構建泛集團公司。小米用投資的方式尋找新的公司也就是竹筍,然後小米利用積累的資源為新公司進行生態賦能----龐大的用戶群、充足的資金支持、相對成熟的產品方法論,以及強大的供應鏈資源等九大生態資源。幫助初創公司小米生態鏈上的創業公司一邊吸收來自小米的營養,順利進入成熟期,一邊鍛煉自己的團隊,強身健體,進而完成原始積累,在根部不斷繁衍和連接,積蓄新的勢能,催生新的竹筍。

4 年來小米生態迅速發展,投資了200 多家企業,並推出了一系列爆款產品,這些爆款產品和小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又分別屬於小米公司、米家品牌、生態鏈企業、順為資本。這些圍繞小米集團共生的企業群落就是小米在竹林理論的指導下打造的「竹林結構」,是小米泛集團公司的組成部分。目前和小米泛集團公司的核心關係圈包括小米、小米生態鏈公司、米家、小米之家、金米、順為資本、MIUI(米柚),以及小米商城。

4、互聯網服務:高毛利變現的盈利之源

互聯網服務是小米的主要利潤來源,2017 年公司互聯網服務收入99 億元,實現毛利60億元,8.6%的營業收入佔比貢獻了39.3%的毛利佔比,毛利率高達60.2%。公司互聯網服務的主要盈利模式為互聯網廣告和增值服務,其中互聯網廣告以展示類和效果類形式為主,通過手機應用程序和智能電視進行分銷,2017 年實現收入56 億元,占互聯網服務收入的56.7%。2017 年公司增值服務收入43 億元,主要來自線上遊戲運營,2017 年遊戲運營收入25 億元,公司通過向第三方遊戲開發商提供廣泛的運營支持,共同提升用戶參與度和增加盈利。除此之外,公司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來源還包括向用戶付費訂閱優質娛樂內容(例如在線視頻、文學和音樂)、直播和互聯網金融服務。

小米一直專註於完善產品與互聯網服務的融合及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服務的聯通,實現了較高水平的用戶參與度及留存率。2018 年3 月,小米MIUI 月活躍用戶人數約為1.9 億,用戶平均每日使用小米智能手機約4.5 小時。公司每用戶平均互聯網服務收入從2015 年的29元增長至2017 年的58 元,增長了一倍。此外,公司擁有超過38 款月活躍用戶人數逾1000萬、18 款月活躍用戶人數逾5000 萬的app,包括小米應用商店、小米瀏覽器、小米音樂及小米視頻。MIUI 體系之外,小米還在其他操作系統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包括小米商城、有品、小米之家以及小米運動等,這些服務擴充了公司的用戶群體,使小米生態更加豐富。

小米互聯網服務主要運營及變現方式

小米基於龐大、多樣且高度參與的用戶群,專註於完善硬體產品與互聯網服務之間的融合及智能手機與互聯網服務的連通,以有效拓展服務品類,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MIUI 是小米基於安卓原生態系統構建的專有操作系統,也是小米實現互聯網服務的主要載體。基於MIUI 系統,小米推出了部分自主應用產品,包括小米雲服務、小米應用商店、小米瀏覽器、小米安全中心、小米遊戲中心、小米視頻、小米音樂、多看閱讀、小米直播、互聯網金融等多種應用和服務。MIUI 體系之外,小米還通過小米商城網站及APP、全網精選電商平台「有品」、智能硬體控制中心「米家APP」,以及與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合作的小米運動APP 等多種渠道向全網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

目前小米的互聯網變現方式主要分為互聯網廣告和移動遊戲。

互聯網廣告

小米互聯網廣告業務採取互聯網行業比較普遍的「免費+廣告及服務」的模式,即通過為用戶提供免費的互聯網應用產品,匯聚大量的用戶流量資源,從而吸引各類廣告主在小米平台上實現一站式營銷。公司廣告推廣業務既直接面向廣告主,也面向廣告代理商。公司收到廣告主或廣告代理商推廣需求後,以MIUI 系統為核心,基於小米商店、小米視頻、小米瀏覽器、新聞資訊、小米音樂等海量APP 廣告資源,將廣告推廣內容精準送達MIUI 客戶。基於效果收取推廣服務費。

移動遊戲

小米遊戲的主要運營模式分為授權運營模式和獨家代理運營模式。授權運營模式下,遊戲開發商向公司提供遊戲產品,公司在其遊戲平台上供客戶下載,同時提供客戶服務、玩家交流平台、充值渠道等服務,並按照約定比例向遊戲開發商或發行上進行收入分成。獨家代理運營模式下,公司獲得遊戲獨家代理授權,負責將遊戲推廣至遊戲運營平台,包括小米遊戲平台和外部第三方遊戲運營平台,並按照約定比例向遊戲開發商和第三方遊戲運營平台進行分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