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他上的金牙

歌神墓里的那把吉他的柄是骷髏頭造型,在骷髏的嘴上有一顆明顯的金牙。

而流浪漢埃克托的嘴上同樣也有一顆金牙。

顯而易見,這把吉他並不屬於歌神德拉庫斯,所以埃克托才是米格真正的爺爺。

其實從海報上就能夠看出端倪。

2、蘋果電腦

因為早年是喬布斯花了500萬美金向盧卡斯電影公司收購了其子公司工業光魔的電腦動畫部,皮克斯才得以成立,喬幫主對於皮克斯的影響非同一般,因此皮克斯的很多作品裡,都會出現蘋果產品,從而向喬布斯致敬。

《汽車總動員》里,就出現過一輛全白的賽車,引擎蓋上印著碩大的蘋果logo,並且車身上的數字84,則是第一款蘋果電腦的誕生年份——1984。

而在《尋夢環遊記》中,米格和亡靈增曾祖母在管理局對工作人員大發雷霆時,就砸壞了一台第一代Mac電腦。

3、門牌號A113

由於皮克斯主創人員大部分都畢業於加州動畫學院,而A113又是加州動畫學院動畫系一間著名教室的門牌號,因此皮克斯電影里常常加入這個門牌號表示紀念。

在《機器人總動員》中出現在BNL的CEO發出的指令:A113指令—自動駕駛控制真理號不返回地球;

在《玩具總動員3》中出現在安迪媽媽的車牌號中;

在《海底總動員》中潛水員給尼莫拍照的相機機身上有A113;

在《飛屋環遊記》法庭外催淚的那一幕,牆上也出現A113;

在《超人總動員》中出現在超人先生第二次執行特殊任務前時的房間:房間號A113;

在《汽車總動員》中出現在麥坤去找卡車,穿過鐵路時,呼嘯而過的火車在車窗的下面寫著"A113" ;板牙的車牌也是A113;

在《汽車總動員2》中飛機siddeley的尾翼上面寫著A113;

在《碟中諜:幽靈協議》中出現在伊森 漢特電話中提到的撤離點代號,以及哈納韋特工使用的刺殺戒指上的代碼;

在《美食總動員》中出現在一隻很大的老鼠的耳朵的標籤上;

在《怪獸大學》的門上,也有A113;

在《超能陸戰隊》中,Hiro給大白升級裝備的全息投影顯示屏中顯示著Part A113;

在《海底總動員2》中,運輸魚去往克利夫蘭的卡車的車牌照是「CALA 113」。

而在《尋夢環遊記》中,亡靈管理局辦公室的門牌號也是A113。

4、SID生死之謎

《玩具總動員》里的大反派就是壞小孩Sid,而在《玩具總動員3》里,雖然Sid已經長大成人了,但還是無惡不作,並且鍾愛的骷髏T恤就沒換過。床上如同戰場,怎麼可以提前繳械投降?看faa跟上數子086的朋友圈,讓你在床上戰至最後一刻!!

而在《尋夢環遊記》里,亡靈城的選秀大賽中,玩搖滾的怪咖同樣穿著這件眼熟的衣服,難道意味著Sid也已經來到另一個世界了?

5、大眼仔、巴斯光年和牛仔胡迪

電影中,集市街邊掛著許多用彩布縫成的傳統玩具,裡面出現了大家熟悉的三位經典角色。

6、小丑魚尼莫

《海底總動員》里的小丑魚尼莫,出現在了米格家祠堂的骷髏頭擺件邊上。

7、Luxo綵球

這個黃底藍邊帶一顆五角星的綵球,首登銀屏是在皮克斯的第一短短片《頑皮跳跳燈》中,在那之後,那台蹦蹦跳跳的檯燈開始名聲大噪,而這個「寧死不屈」的綵球也常常在皮克斯的動畫電影里拋頭露面。

而這次米格的狗狗在綵排現場和猴子追逐時,綵球在桌子上短暫出鏡。

8、外賣車

這輛披薩外賣車第一次出現在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中,從那以後,每部皮克斯電影里幾乎都有它的身影。

而這次,披薩星球外賣車從美國一路向南開到了墨西哥。

9、劇中任務與配音演員的長相

片中的奶奶

奶奶的配音演員Renee Victor

片中的coco

片中coco的配音演員Ana Ofelia Murguía

還有片中男主和配音演員Anthony Gonzalez

也是一邊有酒窩,一邊沒酒窩噢~

10、這是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亮點——亡靈世界中經常出現的人臉識別系統。

開頭中埃克托想要偽裝成別人矇混過關,已經騙過了安檢人員的眼睛,卻還是被機器識別出來,檢測出並沒有人供奉他的照片,所以他無法過橋探望家人。

亡靈世界中許多東西都和現實世界對應,人臉識別系統也是一樣。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各方面對於快速有效的自動身份驗證的迫切要求, 人臉識別技術在近幾十年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身份識別、智能安防、智能監控、出入管理、證卡認證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昱瑾科技的人臉識別系統,是利用計算機圖像分析、模型理論、人工智慧及模式識別技術的非接觸性高端模式識別技術,其可完成從複雜的圖像場景中檢測、檢出特徵人像信息,並進行匹配識別的智能分析過程,準確率非常高。


一直覺得動畫片是給孩子看的,昨天看了這部電影,覺得拍的挺不錯。

其實在男孩跟歌神相認後,就猜測歌神不是真親人,另一個才是。後面不出所料,猜測正確。

電影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教育意義也挺大,珍惜親人,男孩曾曾爺爺雖然死了,但是他選擇了家人,要是不被孩子估計一大家子人會在音樂聲中快樂成長。

對於孩子,除了讓孩子知道家人的重要性,還可以進行死亡教育。我國向來對於死亡避而不談,深怕談了此話題,會有厄運。

國外都會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既然人必定會死,為什麼不讓我們坦然面對呢,我認為讓孩子明白人終會死,而死後會怎樣,就可以由家長引導,讓孩子不至於太害怕。

之前看了一本書,裡面提到,唯物主義認為,能量守恆,物質都是由粒子構成,人也是,所以人死後只是把能量發散到了這個宇宙世界中。

從唯物主義角度思考,其實我們一直都在,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