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你了解我的故事 /

全文閱讀 9 分鐘

義工旅行是有多種形式的。因為我選擇的是偏向於「人文旅行」的義工旅行,即是以基本勞動力換取旅店的食宿,在這個過程中會和大家一起生活,玩鬧,出遊等等,所以在後續文章中也只會詳細闡述這種,其他形式的會以我了解到的情況寫下來,但只是粗略情況。如果想看純乾貨的朋友們,請等綜合解答篇~

義工旅行是一種旅行方式,一種生活態度,不是義工方式。因為義工旅行的側重點在於你的個人成長,整個旅途的收穫。而它的義工形式是表現在你在店中的勞動,這種勞動其實是「有償」的,但它卻是沒有工資,所以並非是完全義工。如果你想去做純義工,建議到學校的青協或者社會上的義工組織哦~

義工旅行是帶有安全風險,因為你是去完全陌生的環境。所以請你在決心出發前,做好充足的計劃和準備。但不要過分擔心,當你在做好準備時,我相信你的旅途不會很危險,計劃都是為了有備無患。

?? ··· ? ··· ??

我這兩年去了兩次義工旅行,去年是廣西潿洲島,今年是西藏拉薩,時間都是一個月。

推薦大家在大學期間去義工旅行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因為1820歲剛好是人們開始思考「自我」的平均年齡,你會逐漸發現你比以前的自己更加會獨立思考,會去想「我是誰?我喜歡什麼?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之類的問題,義工旅行會是個讓你找到「自我」的加速劑,它會讓你有飛速的個人成長。

二是因為大學是你可以從地理上脫離家庭舒適圈的第一步,也是進入小社會的第一步,當你去義工旅行時,你會被你的大學身份、年齡相對店裡的人比較小而被保護著的同時,在陌生環境生活學會獨立和成長,尤其是臨別義旅結束時,你發現自己特別不捨得離開。

不過以上這些「推薦原因」,都是在我今年去完第二次義工旅行後,才慢慢總結出來,當初就是因為想體驗,覺得挺有趣的想去嘗試,想交新朋友,又可以便宜的去旅行耶,這麼贊的事哪裡找!也沒想過什麼挑戰自我跳出舒適圈之類的專業名詞…可能這種就是,單純簡單的運氣吧。(這真的是大一女學生真實獨白了)

說一下這個故事吧,就是我怎麼就去了。

18歲那年上大學,可以完全自己掌控時間,自由了鴨!!!

我記得那是2016年的11月,無意中在學校的圖書館借了吳非那本《打工換宿》,打了雞血般的喜歡,讓本來只在高二時聽說過義工旅行的我,更加堅定了我要去一趟。

PS:俗易的區別,打工換宿是有工資包住宿,義工旅行是包食宿無工資,不過有些店家會包玩一起玩。

吳非的打工換宿,是在國外。但我知道自己時間和資金有限,不可能出國。所以我選擇了國內的義工旅行,可能是想體驗的慾望很強,各種平台各種途徑的搜資料做功課,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了國內的義工旅行「五花八門」:有店家沖著義工旅行的名義去招免費勞動力,有小夥伴玩的很開心交了很多新朋友,有小夥伴被無良店家騙了勞動力以後抹黑義工旅行等等的,可見這個領域在國內是混亂模糊,沒有教科書式的整理,沒有家庭式的溫室保護。

PS:國內的打工換宿的方式極少,因為很少會有「包住宿帶工資且只用幹活一個月每天工作四五個小時」的打工換宿形式,如果有那種叫寒暑假工且不可能工作時長那麼短。這種情況在社會其他領域也有,在此文中僅介紹義工旅行。

大部分的國內義工旅行,都是沒有合同之類的保障,多數都是「江湖承諾」(如果有朋友是有合同之類的文件,可以後台私聊我。希望國內的大型義工旅行組織可以促進義工合同保障的發展)。所以,如果你要進入這個領域,了解這個領域,注意這個領域是在社會不是在學校,尤其是剛上大學的小朋友們,記得打醒12分精神去做準備做筆記!!!當然這是醜話說在前,在之後的文章你會發現,這些準備都是值!得!的!而且,一!點!都!不!難!要相信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

我兩次都是先在貼吧豆瓣平台看帖子找到感興趣的店,再按每個店每個平台去看資料看評價,這些店都有攜程美團之類的預訂平台,百度、搜狗搜有沒有負面信息之類的。也知道網上有些義旅公眾號組織,可是感覺沒自己找的靠譜,不過更多的是…我感覺他們相比義工旅行的初心,他們的盈利性更重,所以我會優選自己去找。(純乾貨篇會總結我的每種問題噠~)

第一次時候,我最終決定去潿洲島的放客空間(這裡真的不是打廣告,他們真的很優秀!)。我還記得那是在17年的1月,我就加了老大微信說要做今年7月的義工,然後接連的6個月中,每個月都煩他問他想了解的事(捂臉笑),大概是被我堅(bu)持(yaolian)打動了吧,5月時候就特招我過去不用面試,當時真是超級興奮還什麼提前訂好高鐵票怕搶不到之類的。

PS:其實去北海的票不用搶,而去拉薩的話通常都搶不到硬卧火車

現在想起來,挺感謝當初單純未涉社會的自己,覺得有什麼都去問清楚啊真的是什麼都問,他們後來直接給我打電話一一解答??

其實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做的準備都只是比較基礎式,沒有像第二次去西藏做的準備那麼多,想的比較簡單。自己也是個幸運兒,我覺得我自己是一直被眷顧著,所以我對義工旅行每一個遇到的人我都十分感謝,沒有你們我真的不會有現在這麼美好的回憶。當然身邊有朋友說是我心態好待人真誠(這次我真的沒自戀啊),才會有每次都玩的這麼開心,嗯看來這個也是個處世觀~

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某行業大咖或是網紅,在旅行中沒有人會在意你的身份,大家都坦誠簡單的相處,你甚至還會看見,很多人出來玩了才會去放飛自我,讓自己更大膽去嘗試。

· · · · · · ·

· · · · · · ·

人生其實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只有你想自己必須要完成什麼。

「必須」,是你自己內心中真正想要過的一生。有時候那需要勇氣去打破常規,有時候那要時間去證明。

剛好,大學就是一個完美的時間段,沒有社會繁複的紛雜,沒有錢財養家的擔憂,18 20歲就開始,四年,你可以用這四年去找到你自己,嘗試任何你感興趣的,學習任何你感興趣的,走出舒適圈挑戰你自己,但一定要記得注意安全,小心騙子因為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去嘗試的而且社會壞人多!

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很孤獨,可能會因為身邊沒有人跟你一樣,沒人理解你,但不要害怕,看看我,我就是你的同路人,看看TED演講,那裡不安分且優秀的人很多,你也可以多參加活動去找你的志同道合(這個超有用)。活在當下,享受陽光。萬事開頭難,無論這件事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當你肯邁出第一步做時,你已經超過了很多同齡人了。

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能會中途放棄,但也別質疑自己,我兩年多以來嘗試的新事物也很多,現在還保持做的就幾個,但我還是會不斷去嘗試去挑戰,對我來說活到老學到老,也玩到老。那是不是說放棄的事情都浪費了時間?肯定不是呀寶貝!你要明白,任何你感興趣的、想做的,可能有些會中途放棄,有些會成為了你一輩子的愛好。但是這些你感興趣嘗試的事物,其實是跟你真正的喜好是有關聯的,因為在你選擇做每一件事情時,你自己是無意識地去按照你的喜好、能力去做出選擇,只是你沒有在意識控制下去感知到這個選擇。你只是需要通過不斷嘗試挑戰自己,然後拿個時間出來規整它們,最終逐漸找到「它」。更重要的是,它們是需要時間去證明的,也就是需要你的勇氣TO HAVE A TRY。

「必須」對應的一個詞:「應該」,也就是別人希望你做什麼。十八歲你該讀大學了,二十五歲你得結婚了,三十歲你得生孩子,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難道我八十歲的時候就該死了嗎?拜託,根本就沒有三十歲、五十歲該做什麼事的道理,這些都是中國傳統下來的社會「套路」。

走自己的套路比走被安排的套路要好,就算跌跌碰碰又怎樣,那也是你的選擇呀,前輩們的話是有必要聽,但你不能盲從不能別人說什麼你就完完全全聽進去跟著別人做呀,帶著自己思考去做出選擇,為你以後要創造什麼故事做出選擇,也就是帶點叛逆。

對我而言,義旅是屬於人生的「必須」事項。

於你而言,請你考慮清楚,因為所發生的事情可能會改變你的方向。

接下來的每天故事記錄中,肯定會帶著主觀色彩畢竟真的很開心,但我會盡量把出現的問題客觀的敘述出來,把注意的事項告訴大家,盡量讓大家少些不安全感,多一份清晰。

「 ?? 」

總 結

· 義工旅行是旅行方式,不是義工方式。

· 義工旅行是有風險的,建議做好預習功課,一定注意人身財產安全。

· 義工旅行會讓你逃離舒適圈,去到陌生環境和完全陌生的人生活,這段旅途會讓你驚喜不斷,找到自己堅定內心。(但這個需要建立在做好準備和你要大膽的基礎上)

· 找張白紙,理清自己。想想自己為什麼想去義工旅行,想在義工旅行中找到什麼?(如果想不到,可以在看完我的義旅故事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