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1

〔記者邱俊福、張文川/台北報導〕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系教授廖有祿表示,每件死刑都經過很漫長的訴訟過程,時間到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應該都是按時間的流程,非常正常。死刑是刑法最嚴厲的做法,「殺雞儆猴」對治安有一點威嚇作用。

一名高階警官認為,作奸犯科罪大惡極者,處以極刑理所當然,就執法者立場,能夠教化僅是極少數,既然判死,該執行就應執行,不然將導致民眾觀感不佳,受害者家屬感受也不好。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認為,多數民眾對於判決確定,認為就須依法執行,根本不是問題,對治安應該有威嚇作用;至於近期傳出的殘忍分屍案件,因大都是衝動、感情居多,執行死刑的嚇阻效果有限。另有學者認為,近期接連發生的分屍案,未必與治安好壞直接相關,但此刻執行死刑,對安定民心有一定效果。

民間司改會︰槍決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不過廢死聯盟等團體昨晚到法務部抗議,籲「不要大門一開,然後接踵而來」;民間司改會認為槍決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 死因李宏基今下在高雄二監伏法。(記者黃佳琳攝)

    死因李宏基今下在高雄二監伏法。(記者黃佳琳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