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

是否誠信可以辨別一個人是否值得託付。誠信是道德修養的一部分。

況且許多時候,誠信所涉及的問題甚至需要法律的標尺,有的時候不誠信將接受法律的懲罰。

或許一件小小的事會讓我們自我安慰“沒關係”,可是真的沒關係嗎?

因爲遲到在友人心中的形象變壞,因爲鑽合同條款的空子被合作伙伴厭棄,因爲許多許多本可以妥善安置卻偏要依靠不誠信進行利益最大化從而引發的種種事端,真的沒關係嗎?

言必行,行必果。

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誠信像雨,洗淨人們心靈上的塵埃;誠信像雷,震撼人深處的靈魂;誠信像風,呵護人脆弱的肌理。

有生之年,遇一知己好友,卻因未信守諾言,而失去了她,是人生一大憾事。

所以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信守承諾,它既是中華民族的良好品德,是社會上的一種道德規範,更是人與人交往最基本的準則。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誠信像一個通行證,失去誠信,就無法在社會立足,就不是一個完人,就無法實現自身的價值,所以我們一定要信守承諾,做一個有價值,對社會有奉獻意義的人。

塵世風刀霜劍相逼,我們以新生般的天光乍破,路走到暮雪白頭,我們唱着歌,卻發現無詞無曲,我們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但是我們忘記了我們開始的原因,真誠的心和最珍貴的財產爲何?爲人遺忘……

人亦如此,只有自身“清澈”,纔可“靈”。若要清澈,必自成。″能莫神於至誠”,唯有以誠待,纔可得到動聽的迴響……

要說打開人與人之間心靈交流的鑰匙是什麼,我想應該就是那一顆誠心。

有一顆誠心,很難,不少人被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給矇蔽雙眼,他們爲了達到目的背信棄義,不擇手段,直到最後自食其果,才幡然醒悟。

周幽王爲博取愛妃一笑,竟不考慮後果,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當滅國危機來臨時,才意識到自己誠信已失,無人救援。周幽王終成亡國之君。

爲什麼我們不保留一份誠信在心中呢?爲了眼前那一點短暫的利益失去誠信值得嗎?

誠信是是立足社會的根基,是你我再次往來的保障,更是社會建設發展的核心。商鞅在城門立木取信,贏得百姓們愛戴和信任,使得商朝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

讓我們講誠信並保留一份誠信在心中吧,我相信這一路你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會給你最滿意的答覆,許你一路芬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