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誕節前後,去遙遠的北方,看冰天雪地里的馴鹿,的確是非常有創意的選擇。在國內,大興安嶺是世界馴鹿分布的最南端,而生活在敖魯古雅的鄂溫克獵民們,就過著馴鹿代步、逐草而居的古樸生活。

長久以來,鄂倫春族,一直停留在父系公社的發展階段。如果你讀過《社會發展簡史》,就會發現這是一群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獵民,他們在大興安嶺零下40多度的極寒中生存,與馴鹿為伴堅守著原始的狩獵方式,種種原始的、氏族公社的跡象和思維方式,仍保留在他們中間,因此他們也被稱為北方民族的活化石,和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當然,也是國內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

傳統的馴鹿人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中,每到一處就砍倒十幾棵碗口粗的樹,支起圓錐形的架子再蓋上帆布,松枝白樺鋪地、苫布鹿皮為床,在棚頂留出臉盆大小的排煙孔,點起篝火、吊上鐵水壺或鐵鍋,就成了他們的臨時住所——「撮羅子」。

每年的5月中旬到7月份,是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鄉割鹿茸的大好時機,也是這裡的旅遊旺季,不光能看到馴鹿和割鹿茸,還能觀賞到原汁原味的鄂倫春族歌舞,和豪爽的獵民們一同舉辦篝火晚會,肯定會是一次難忘的民族風情游。

但要是想體會一下,鄂溫克族人們最生活化的季節,不妨去一次敖魯古雅的冬天吧。由於不可逆的時代浪潮和生態移民政策,不少鄂溫克人已經走出深山,選擇了比較現代的生活方式。

但目前仍有6處自然生態區(即狩獵點)可供感受最原始的馴鹿生活,這裡推薦布冬霞原始部落和古革軍原始部落,那裡淳樸的民風民俗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奶茶、鹿肉、山野蘑菇等地道美食也會讓你印象深刻!

當然,如果此行時間充裕,可以考慮呼倫貝爾北線6日民族行旅遊路線。在「草原明珠」呼倫貝爾集合,遊覽天下第一曲水和金帳汗景區,品味草原風情;到亞洲第一大濕地和中國最後一個馴鹿部落尋訪古老神秘;還能順路遊覽「朝鮮屯」和「中俄民俗村」;到室韋、恩和感受邊境神聖和俄羅斯大兵隔岸互動;在黑山頭騎馬射箭,到滿洲里看國門、套娃廣場。相信會有更多更有趣的新發現,不過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哦。

更多民族旅遊線路與攻略推薦,歡迎關注民族使者美美(shizhemeimei56)

56民族行旅遊網,帶你游遍56個民族


這位問主你好,馴鹿是薩米人的。薩米人是分布在芬蘭,瑞典,挪威及俄羅斯四國的一個族群,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及歷史,他們住在用樹枝搭建的簡陋棚屋,放牧馴鹿及漁獵是他們維持生計的主要方式。在旁人看來相當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依然保持著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這樣簡單從容的背後是深刻而豐富,甚至外人都會感覺到的神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