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軍事技術的快速發展,航炮在空戰中的使用價值是越來越低。因為近距格鬥導彈的性能是越造越好,在配上頭盔瞄準具,紅外格鬥導彈的大迎角攻擊。這些都已經幾乎決定了一家戰機在自己正前方150°範圍內完全可以隨意發射導彈,並且攻擊對方目標。

而作為殲20戰機是否配備航炮,目前還不得而知。根據公開媒體的報導和相關圖片的對比,並沒有發現這樣殲20戰機裝有航炮的跡象。一般航炮的重量在100千克左右,這對於一架寸土寸金的戰鬥機來說。也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減重大戶。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空軍的報導。講述的就是空軍戰機用殲20怎麼來作戰!其中提到的一條就是沒必要進行「狗斗」。因為將20戰機的定位就是起到踹門一腳的作用,沒有必要讓他去與對方的戰鬥機進行纏鬥。就像我們空軍的戰術思想是一樣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但是,作為世界上五代隱身戰機來說,基本上都已經裝配了航炮。每一個國家的作戰思想可能略有不同。在未來短時間內的隱身空戰當中,幾乎都是隱身機對非隱身戰機作戰居多。而隱身對隱身作戰可能性幾乎很小。航炮的空戰當中所起到的作用幾乎已經越來越小。

對於五代隱身戰機來說,機動性是越來越強。瞬時改變機體狀態的發動機開始逐步裝備,這樣讓空戰當中機炮進行瞄準變得十分困難。還不如用紅外格鬥導彈來鎖定來的更快。畢竟現在的格鬥導彈機動承受過載都已經高達50g左右,一旦被鎖定很難逃脫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本人的一些分析,希望大家給與指正。


殲-20有沒有裝機炮,目前還無法確認。

由於殲-20戰鬥機為實現最大化的隱身效果,其腹部相對平坦,在需要為彈倉保留足夠空間的情況下,除掛載外部的機炮莢艙,否則是沒有空間為機炮預留的。而殲-20戰機的機頭部位,從外部觀察,雷達已擠佔了大部分空間,機頭的其餘部位還能看到EODAS(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機炮安裝在這部分的可能性也相對不大。

這是外界推測的關於殲-20戰鬥機機炮安裝位置,這種類似F-22戰鬥機隱藏式的安裝方式可能性還相對較大。不過,由於第五代戰鬥機作戰模式的改變,機炮幾百米的射程,和相對較小的載彈量,其實用性也是存在爭議的。例如,空軍版的F-35A型戰機保留了內置式機炮,但垂直起降B型、和艦載版的C型就取消了機炮,只能通過外掛機炮莢艙實現這一功能。

綜合來看,在第五代戰機中,除垂直起降的F-35B型戰機,需要為海軍陸戰隊提供火力支援,有掛載機炮莢艙的必要性,其餘戰機對機炮的需求其實並不大。而搭載機炮還會擠占機身空間及增加戰機重量,如F-22戰鬥機使用的M61A2型機炮,其重量約為92千克,長度在1.8米左右,備彈量為480發。想用機炮擊在空戰中擊毀對方戰機的可能性還是不大的,在對付無人機等載具時,或許更實用些。

此外,隨近些年激光武器的發展,相較於機炮,激光在射程、速度、殺傷等方面更有優勢。目前,俄第五代戰機蘇-57已安裝有101KS-O小型激光照射塔,可通過激光照射致盲來襲的紅外成像空空導彈。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亦在今年11月,宣布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份價值2630萬美元的合同,旨在研製戰鬥機機載高功率光纖激光武器,並計劃於2021年開始在戰鬥機上進行測試。

從美俄的發展趨勢看,激光武器或許才是未來隱身戰機「機炮」的正確打開方式。


沒有,真的沒有,死都不要給隱形戰機裝機炮。。。隱形戰機裝機炮純屬是多此一舉,沒事找抽的行為。

在討論要不要裝機炮之前,我們首先得明白隱形戰機是做什麼的。受限於經費,就算是財大氣粗的美國空軍也沒有把所有飛機都換成四代機,那樣的話開銷會是一筆天文數字。標準的四代機戰術是利用其隱身性能突入敵方嚴密的防空體系,擊毀其關鍵的防空節點——雷達站、通訊樞紐這些價值極高的目標,然後再由三代機或者三代半戰機拔掉敵方其他的防空設施,最後就是轟炸機出場狂轟濫炸。價值稍低的目標四代機都懶得碰的,一是沒那麼多四代機可以用,二是四代機太貴了摔不起。

那麼四代機要不要裝機炮?答案當然是不要。。。我們知道機炮是用來近距離格鬥的,如果給四代機裝機炮,emmmmmm,你打誰啊。打三代機?根本不用機炮,三代機既看不到四代機,也跑不過四代機。我們知道,四代機具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殲20更是不開加力就能進入超音速。因此對於四代機而言,速度和機動性就是其最好的防護。那麼,打四代機?不存在的,四代機互相都看不到對方,發生近距離狗斗的概率極低,基本用不上機炮。所以,每次看到俄羅斯在得意地展示他的T50可以進行落葉飄機動的時候我內心都有一萬句mmp要講,你一個四代機幹嘛和人狗斗啊,丟不丟機。。。


據說有,至於為什麼有見圖片文字


目前的殲20還是有航炮的,是一門30×165毫米GSH-301單管轉膛航空機炮。

關於價值上,目前相比較還沒有太大明顯,實用性還可以,不至於彈沒了就灰溜溜的只能跑路,還能進行一下近距格鬥。長遠的話會被另一種航炮代替,就是激光航炮。可以進行近距格鬥和對巡航彈的攔截。現在需要解決的主要是激光器的重量和能量的問題,一旦解決就可以進入近距激光遠程導彈相結合的作戰模式。


可以肯定殲20沒有航炮

四代機的定位就是利用不對稱優勢踹門,後面的雜活有三代機完成。所以四代機根本不需要跟敵機狗斗。即便是四代機對四代機,也不可能在機炮範圍內才發現對方,所以機炮根本沒什麼用

為什麼F22有機炮呢?因為美國研製四代機的時候實在沒有對手,最好的蘇27連美國的三代機都打不過,對f22就是被狂虐。這種能力超級過剩的情況下,裝機炮比不裝好,反正也沒什麼壞處。而殲20的作戰任務很明確,就是搞美軍的,才搞出變態複雜的氣動布局,這種情況下再裝個幾百公斤的機炮不是腦子有病嗎?

這就好比一個大富豪住別墅可以種種菜,反正院子大,你一個老破小學區房就盯著能上好學校就行了,種個雞毛菜啊!


現在中國官方還沒有正式宣布殲20有沒有安裝航炮,但是從殲20的定位來說,殲20極有可能安裝了航炮或者為航炮預留了位置。第一,中國的航炮是承襲俄羅斯23毫米航炮,這種航炮的重量還不到100公斤,完全不用擔心因為航炮而增加太多重量,用不到100公斤的代價增加一種攻擊手段是值得的。第二,近身格鬥的需要,很多人認為中距蛋完全可以代替近身格鬥,但是中距蛋性能提高的同時,各種干擾中距蛋的手段也在提升,中距蛋命中率很高,不代表中距蛋真的百發百中,而且按照飛機的速度超視距交戰的時機也很短暫,特別是五代機對五代機,超視距交戰的時機更加短暫,一旦中距蛋未命中,錯過超視距交戰的時機,近身格鬥在所難免,特別是五代機以性能優勢以少對多架上一代戰鬥機,近身格鬥更容易出現,而格鬥彈數量有限,而且有最小射程限制,這個時候機炮更有用武之地。有人懷疑機炮的命中率,現在的戰鬥機機炮的火控系統都是利用雷達測距,計算機實時計算提前量幫助飛行員瞄準,同時優秀的飛控系統能更好的支持航炮格鬥。


殲20作為一款重隱形戰機,其作用是利用自身優勢殲敵在60至100公里之外,打完就跑,所以隱身與速度才是關健,若近距機炮格鬥,其機動性遠不及三代機,必輸。若裝了機炮一來影響隱身性能,二來增重很多,三佔用空間,倒不如用這資源增加二枚格鬥導彈和燃油。所以裝機炮作用價值會低很多。


目前沒有看到航炮出現,都是猜測位置,但是我覺得20不會有航炮。5代機之間的格鬥,應該是中遠距離,而不是近距離。5代機的任務是踹門,打完就走。後面的事情由J-16這樣的多功能4代機來完成。簡單點: 老子身價幾個億,跟你玩狗斗,扯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