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比內」系統是俄羅斯的一種機載電子對抗系統。它由俄羅斯KNIRTI無線電工程研究院在冷戰結束後研製成功。它是一種技術體制比較典型的雷達對抗設備,所在設備編號為L175系列。它包括可接收數十種電磁信號的接收機,以及多部干擾機和採用現代電子技術元件構成的信號處理設備。「希比內」系統的偵察機與干擾機一般被集成安裝在翼尖吊艙內,可以針對多種工作在厘米波段的雷達設備進行偵查識別、干擾。

其實「希比內」系統對於電子行業人士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該設備最早在1995年就隨蘇-32項目試驗機(該項目的主要成果,就是今天軍迷所熟悉的蘇-34)被世人發現。對於俄羅斯而言,這套系統的優點是數字化程度較高,信號的處理能力達到了冷戰後水平。

雖然俄羅斯媒體常常對外強調該設備的干擾能力、以及其載機執行伴隨干擾的能力,但考慮到該設備的大小以及載機的情況,外界依舊還是將「希比內」歸類為自衛干擾吊艙的範疇。

據俄媒宣傳,2014年4月,蘇-24戰鬥轟炸機曾使用該系統,在黑海水域癱瘓了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庫克」號。因此,當兩架蘇-24多次掠過「庫克」號上空時,「庫克」號無法用艦載武器鎖定蘇-24。當然,這只是俄方的一面之詞。考慮到「庫克」號在2014年時正在執行的是挑釁偵察任務,俄空軍蘇-24勇敢的「異常接近」,對於現場的雙方其實可謂是「各有收穫」。美軍獲得了俄軍裝備的電子情報,而俄軍獲得了很好的提升士氣與宣示影響力的機會。


實際上毛子的電子系統弱雞主要是冷戰時期在大規模集成電路方面落後了一個身位。到了九十年代,信息產業革命走起,晶元這種東西技術上已經沒什麼障礙了,奈何蘇聯沒了,等俄羅斯緩過這口氣來,自然會給人一種軍用電子設備突然爆發的感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