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宅指數昨(24)日公布最新調查,第3季有計畫購屋者中「首購族」比例來到6成,創下歷年新高,顯示自住需求仍強;目前房市交易低迷主因在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高達3成!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預估,2015年全年移轉量只有約25.5~27.5萬棟,直逼2001年25.9萬棟低點,明年移轉數量將是決戰點,預估2016年為探底回升格局。

根據中信宅指數調查顯示,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民眾僅40.1%,較上季下滑7.9個百分點,為歷年最低;但本季有購屋意願的民眾當中,「首購族」占比較上一季上升7個百分點,來到6成大關創歷年新高,顯示台灣房市剛性需求仍在。

不過,受整體大環境不景氣,及房價修正氛圍影響,首購族的購屋預算與上一季相比,下跌102萬。

此外,中信房屋也對旗下加盟店調查發現,目前房市低迷主因是買賣雙方對房價認知的差異太大所致,買方以實價登錄8折出價,賣方則以實價加1成開價,雙方有高達3成的議價空間,買賣雙方需要有一段「磨合期」來達成共識。

鄭余正全表示,今年全年移轉量約27.5萬棟,但若第4季旺季不旺,移轉量恐將回至2001年25.9萬棟水準,跌破M頭型態;而政策面是否願高抬貴手,將影響後續房市表現,而明年將是決戰點,預估2016將探底反彈。

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指出,房地合一稅拍板後,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降低,房市理應回溫,但因為適逢2016總統及立委大選,房市受到選舉排擠,導致市場焦點轉移,台灣房市的「拐點」因此而延後。

交叉比對宅指數與中信房屋加盟店的調查,多數民眾與加盟店認為,此波房價修正可望在明年落底,而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也回升了3.2%,時間上與房價落底的預測符合。

劉天仁認為,房市落底不代表谷底反彈,如果是U型底,要等待多久才會回升是一個變數;現在對市場的預期是在2016年落底,對購屋人而言反而是進場看屋的一個明確訊號,因為房地產永遠是看下一波,下一波才是決定房價漲跌關鍵。

【2015年09月25日/工商時報/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

中信房屋:購屋人與房仲店頭均測房價明年落底【自立電子報】

綜合中信房屋連續第27季的《宅指數》調查,以及抽樣加盟店對市場即時反應調查,著眼於房價將於何時落底的看法,共有五大值得注意的現象,以及房市未來的三大趨勢。

現象一:房價感受上升,民眾對房價近期的向下修正有期待

宅指數的調查中,除了房價與物價感受上升外,其它項目皆呈現下跌,顯示民眾依舊不看好目前的景氣,不過房價感受持續上升代表民眾對於台灣房價近期的向下修正「有期待」。調查數據顯示,整體經濟衰退,唯獨不動產呈打底走向。

在加盟店的調查部分顯示,目前房市低迷主要是因為買賣雙方對於房價認知的差異太大所致,買方認知為實價的8折當出價,賣方則以實價加1成作開價,雙方有高達3成的議價空間,買賣雙方需要有一段「磨合期」來達成共識。

現象二:全球經濟不景氣下,不動產依舊是抗跌保值首選

「不動產」(27.7%)本季已止跌回升,與積極走升的「保留現金」(27.6%)以0.1%領先仍為抗跌保值第1名。顯示在經濟不景氣,且各國貨幣競相貶值時(美元除外),不動產仍是民眾認為最能夠保值的產品。

在理財方面,定存、保險及股票仍為前3名,但不動產較上季略升0.5%,顯示台灣房市雖然目前較為低迷,做為理財工具的「不動產」卻能逆勢回升,顯見不動產業已有在「打底」的徵兆。

現象三:有購屋計畫的「首購族」比例創歷年新高

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中,本季「首購族」較上一季上升7%來到60.0%,創下歷年新高,顯示台灣房市的剛性需求未散。

首購族的購屋價位與上一季相比下跌102萬,其判斷可能受到整體大環境不景氣及房價修正氛圍影響而下修。

第2次以上購屋者的購屋款和自備款,都來到歷史高點,代表其不看壞未來的房價走向,因此願意加價進場。

現象四:2016下半年房價漲跌看法大PK

政府打房遇上景氣低迷,造成價量齊跌。

從宅指數調查可以看出,對於買方來說,就是『給我低價,其餘免談』;而對於賣方來說,『獲利』與否才是其考量的重點,『房價才是王道』。

現象五:2016年民眾購屋計畫回溫

房地合一稅拍板後,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降低,房市理應回溫,但因為適逢2016總統及立委大選,房市受到選舉的排擠,導致市場焦點轉移,台灣房市的「拐點」因此而延後

交叉比對宅指數與中信房屋加盟店的調查,多數民眾與加盟店認為此波房價修正可望在明年落底,而1-2年內有購屋計畫的受訪者也回升了3.2%,時間上與房價落底的預測符合。

根據代銷業者統計,9月上旬預售現場看屋人數約成長20%。

趨勢一:出生少、戶數增、平均家戶人口降

中小坪數物件成未來市場主流

今年8月的全台平均家戶人口數與2000年的3.33人相比,平均每戶減少了0.55人至2.78人。

新世代觀念出現轉變,單身族、頂客族(雙薪水、無子女)越來越多,使得出生率下降,造成台灣平均家戶人口數持續減少,未來低總價的中小坪數住宅將成為台灣購屋需求的主流。

在平均家戶人口數逐年下滑,以及政府課徵豪宅稅、囤房稅造成持有房屋稅負增加的情況下,未來建商推案也勢必以低總價的中小坪數物件為主。

趨勢二:行動裝置APP成民眾買屋/看屋新寵

web買屋看屋仍占多數,但宅指數的調查,APP以34.7%擠進前第4名,顯示傳統買屋看屋模式逐漸改變。

加盟店調查部分,網路(包含行動裝置)以41.8%拿下第1,不過廣告看板與傳單也分別占了24.7%及19.4%,代表傳統的行銷方式依然能夠吸引到4成的客戶,現階段房仲產業的廣告行銷模式正處於『新舊交替期』。

趨勢三:民眾希望買房貸款成數能調升

從宅指數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65%的民眾希望貸款成數能在8成以上,需要銀行支持才買得起房子,顯示房貸對於絕大部分民眾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2015/9/24/自立電子報/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

---------------------------------

購屋民眾與房仲店頭,認房價落底在明下半年【中國時報】

中信房屋今天發布Q3宅指數調查,在交叉調查20歲以上民眾與房仲店頭後,多數認為房價落底時間點會在「2016年下半年」。調查中顯示2年內有意購屋民眾小回升3個百分點,來到43.1%,進場時間點與認為房價落底時間相近。

調查中,首購族比例第三季上升7個百分點,來到6成,創下宅指數調查以來新高,凸顯房屋市場剛性需求未見退散。但是首購族預計購屋價位比第二季少102萬,剩下601萬,自備款也減少27萬,剩下250萬,連兩季下跌。

中信房屋這份調查是訪問1331位20歲以上有固定工作、或家中有決策權的家庭主婦,再加上中信自己的房仲店頭問卷。有半數民眾認為2016年下半年房價會落底,2成4門市也支持此看法。(中時即時)

【2015年09月24日/中國時報/王玉樹】

諮詢專線~

幸福宅美麗~0919-487587 陳美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