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卻擁有著一座古城所特有的濃郁的市井氣息。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它不是精心保存下的文物,而更像是年代久遠的生活器具。它的古老和滄桑,一半懸停在歷史的天空中,一半擱淺在生活的腹地,它是平民的,草根的,將老去的時間和日常的歲月糾纏在一起,醞釀、發酵成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每次經過崇善寺磚紅色的院牆,都能隱約聽到寺內誦經的聲音。每次從文津巷那些古老的宅院前面掠過,都會讓我恍然覺得穿越到了遠去的舊時光。這些不能等同於晉祠里那些被導遊指點和加工過的景點,也不能等同於喬家大院里那些空曠無物的院落。它們都已經淪為了寂寞的風景,而這些,卻還在生活的土壤中真實地存在著。它們靜默著,甚至逐漸被人遺忘著,卻依然充滿了活泛的人情味兒。

崇善寺舊名白馬寺,後改為延壽寺。《陽曲縣誌》載,原為隋煬帝行宮,唐初建白馬寺,後改延壽寺、崇善寺。明晉王朱桐為紀念其母,擴建成六大殿等建築群,佔地14萬平方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晉王朱桐將延壽寺舊址擴建成南北三百四十四步、東西一百七十六步的大廟,建大雄寶殿九間,內設帝座。後邊建大悲殿七間,內塑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三尊。當年全寺規模宏大,計有81間朝王殿、72間抱廈廳。

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十五日午刻失火,大雄寶殿被毀,現僅存大悲殿。大悲殿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頂,通高12餘米,是明初最完整、最標準的建築,成為宮殿式建築修建的範例,體現出當時的能工巧匠沿襲宋以來建築傳統而加以創造的建造手法。殿內佛台上塑有高8.5米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及文殊、普賢菩薩像三尊。四周經櫃內藏有宋、明各代經藏3萬佘卷和部分道藏經典以及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原寺院壁畫摹本二套。明代鐵獅、鍾、供器、石碑10餘通。崇善寺集中了價值連城的文物和資料,吸引著眾多遊人登門造訪。 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汾河決堤,文廟毀於大水。水退之後,太原府城縉紳學士集聚府衙請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山西巡撫張之洞,遂在原崇善寺的廢墟(今文廟址)之上,大興土木,新建文廟。文廟的文化含義博大精深,「魁閣」有「魁星點斗,獨佔鰲頭」之意;龍門有「十年寒窗苦,一朝躍龍門」之意;欞星門即天下文人學士集學於此之意;畔池有「學海無涯」之意,等等。 文廟內古樹參天,大成殿內孔子聖像莊嚴肅穆;寓意深遠的鰲頭;欞星門四面牆上鑲嵌的綠琉璃團龍及前面栩栩如生的鐵獅子,加上枝頭斷斷續續的鳥鳴,更顯文廟的清雅。 太原文廟,位於文廟巷內,清代在原崇善寺遺址處修建,坐北朝南,中軸線建築有琉璃團龍照壁、欞星門、大成殿等近百間,總佔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山西省現存文廟中規模較大的一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