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霖袁詠儀夫婦相戀20年,結婚16年,但是一直堅持不買房,而是租房子住!這次張智霖壕擲9180萬港元在香港的富豪區購置一套豪宅,面積約246平米,差不多是40萬每平方,話說結婚16年一直不買房的張智霖袁詠儀,爲什麼改主意了?下面來看看他們租房的經歷你就知道了他們爲什麼要選擇買房了!

  2006年,袁詠儀懷孕的時候,張智霖在香港寶雲道租了一套面積220平方米的豪宅,月租是15萬。

  2007年,他們一家三口搬到山頂道花園臺豪宅,租金差不多是13萬。

  2010年,他們又搬到了淺水灣道25號、面積大約有278平方米,月租也是10萬左右。

  2011年,又搬進了淺水灣道63號海景房。面積約220平方米,月租要20萬。

  說到他們換房子都換了5-6次了,說實話,誰都不想搬來搬去的,相信搬過家的朋友一定會知道其中的辛酸史的,搬一次家真不是一般的累!

  這一路走過來真是艱辛啊!搬家都搬了好幾次了,而且每次租房的租金都是10幾萬,面對這種壓力,使得他們不得不選擇買房。他們還直言了買房的真正原因:一是租房漂浮不定,總是搬家搬去,也是特別辛苦的,而且面對鉅額資金的問題,最終還是選擇了買房。

  從來沒有一個人,因爲買了一套房而破產,卻有99%的人,因爲買了房後,有目標,身價倍增,暴富,走路都帶風了,該出手時就出手,當機立斷纔是明智的選擇。

  打算買房的別再等降價了,好好提升自己,爭取早日買房纔是正道,該上車就上車吧,至於車什麼時候停,會不會翻車,沒必要擔心太多,就算翻車也有一車人陪着你,乘車這段總比你一路走來強。縱觀千年歷史,有多套房的總比沒房的過得好。

  你看了一年的房子,終於決定要買了!然後回家去問了七大姑八大姨的,然後就決定不買了...忍不住想說:

  開發商缺了那套房子,還是開發商;

  經紀人缺了那套房子,還是經紀人;

  但,你缺了那套房子,

  1.你看上的沒看上的,最後都被別人買走了

  2.等你想要買房的時候,首付不夠了,資格也沒有了

  回頭想想,這麼多年唯一沒有騙過你的人就只有房產中介了:房價真的要漲,有需求就趕緊買!而你,總說回家商量一下,再考慮考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中國人買房6大怪象:

  1、買漲不買跌

  2、知道會漲,猶豫不決

  3、不相信房產中介的專業,只相信那些沒買房的親朋好友

  4、忙,天天忙!最後,賺的錢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零頭

  5、工人成本、建築成本、地價成本不斷上升,還是認爲房價會降

  6、房地產行業是經濟的支柱產業,根本不可能破滅,卻總是期待着崩盤

  其實買房的思路很簡單,對你們的建議只有一句話,拋一枚硬幣,正面買反面不買,在硬幣落地的一瞬間你就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如果想買,那就買,不用聽其他人的意見,過幾年你就會知道,買房這事聽別人的意見,是最無用的!

  如果你是理智的,你絕不會因爲朋友的一句話而放棄買房,所有的人都必須對自己的人生和家庭負責,你可能遭遇的經濟風險,只有房子才能爲您將損失降到最低,因爲房子是最佳的保值物。

  如果你看過電影《夏洛特煩惱》,那麼肯定會對這個片段印象深刻。

  穿越回學生時代的夏洛,提醒傻乎乎的好友大春把全部家當拿來買房,多年後再次重逢,夏洛問大春有沒有買房,大春卻說…

  雖然是電視劇裏的情節,但是這也是現實的寫照。有時候考慮的過多了,反而會錯失很多機會,總盼着房價下跌來買房,卻總是看到,一直在上漲的房價。事實上不管未來的房價如何變化,對於剛需而言,買房真的不能猶豫。

  租房,再便宜也是消費;

  買房,再貴都是資產!

  買房的壓力是一陣子,

  但有家的安心是一輩子!

  你不買房,回頭會發現:打拼十年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幫房東還完剩下的房貸......

  二/三十歲,你拼命想的是要租哪裏

  五/六十歲,焦慮的是誰願意租給你

  買房,不像找對象,一定要找稱心如意的那個。最優有策略,是先上車,不然車開走了,你就剩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