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詐騙犯騙來的黑錢一旦從我提供給他們的銀行卡里走賬,我的手機就會收到提醒信息,我會第一時間冒充持卡人將銀行卡掛失,然後聯繫銀行卡的實際持有人去補辦銀行卡,最後將錢取出來瓜分。說白了就是‘黑吃黑’,騙取詐騙犯的錢。

  ”

  在長沙鐵路公安處看守所,犯罪嫌疑人紀某詳細地向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官講述他竊取詐騙犯詐騙來的19萬元錢的經過。

  日前,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依法將紀某、付某等人以涉嫌盜竊罪向長沙鐵路運輸法院提起公訴。

  2017年,紀某還在上海從事金融工作,作爲國內某名牌大學畢業的計算機專業高材生,他不僅有高學歷、懂技術,而且腦子也活泛,可謂前途無量。但一次偶然的上當受騙經歷,讓他開始琢磨騙子的“門道”,最終自己也從“被騙”變成了“騙子”。

  當時,上海有兩個客戶找到紀某,想辦高額度的信用卡。紀某想起以前在網上看到有廣告說可以先通過辦理某銀行的儲蓄卡增加銀行流水,銀行流水多了自然就可以辦理高額度的信用卡。紀某覺得有道理,就找到了那個發廣告的人,並給了對方1萬元手續費,但之後對方就杳無音訊了。

  發現自己被騙後,紀某“痛定思痛”,開始研究騙子的騙術。那些網上收集的銀行卡是用來幹什麼的?那些增加銀行流水的錢是從哪裏來的?經過分析,紀某堅信這些錢肯定都是見不得光的,極有可能是電信詐騙來的。接着,紀某就開始認真研究銀行卡和手機銀行App的“祕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反覆試驗,紀某意外發現某銀行的手機銀行App有一個特點:“如果事先將別人的儲蓄卡號碼和密碼綁定在自己的手機銀行App上,即使別人後來將密碼修改,自己依然會收到卡內資金變動的提示信息。”

  發現了這個“漏洞”,紀某非常得意,自認爲是一個周密、安全的“發財門道”。2018年,他開始廣泛收集銀行卡,再通過網上轉賣給他人,他知道這些銀行卡很可能最終落到詐騙犯手裏。同時,他在自己的手機銀行App上先綁定好收集的銀行卡賬號,以便及時關注卡內資金變動情況。

  2018年11月,紀某終於收到信息,提示有19萬元轉賬到其中一張卡上。他馬上冒充卡的持有人給銀行客服打電話,要求將卡掛失。隨後,他聯繫上了銀行卡的實際持有人付某,要求付某去補辦一張銀行卡,並將卡內的錢取出來兩人按比例分成。付某按紀某的要求去補辦銀行卡,卻被告知該卡已經被公安機關凍結,要求他協助案件調查。

  原來,在案發當晚11點多,被害人李某發現自己被電信詐騙,立即報案。公安機關通過調取多個關聯賬號的資料,順藤摸瓜,查到了紀某。隨後,公安機關將紀某和付某抓獲,成功爲李某挽回19萬元經濟損失。目前,對李某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仍在追逃中。

  “作爲一個高學歷人員,紀某挖空心思利用知識、技術實施犯罪令人唏噓,再次提醒我們做人要踏實。”承辦檢察官許偉旗說道。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張吟豐 甘卓羣 卓婷

  編輯:張 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