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是師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體現師太寫作風格,女性視角,三觀區別於瓊瑤李碧華等同時代女作家的代表作。師太欣賞的女性是「標準港女」的樣子:優雅時尚,聰明清醒,獨立自強,忠實於自己的感受和內心,即使身處客觀世界的局限,依然能明智的權衡利弊做出選擇,她們嚮往純潔的愛情,卻絕不依附,擁有完整的自我,勇敢而自信,敢愛敢恨,這也是新時代女性應該有的樣子!

我看的第一部師太的作品是《我的前半生》,那裡面羅子君有點喜寶又聰明又不幸又清醒又幸運的影子。第二部便是《喜寶》。師太的作品我基本是一口氣讀完,酣暢淋漓特別痛快。人間的離合悲歡,師太永遠用實用主義的旁觀者的客觀的口吻,用著簡潔的筆觸,不注重敘述場景,只注重訴說男人女人的內心。她擅長簡單直接,赤裸裸的毫不遮掩,表達人物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永遠保持理智又清醒 。

的確喜寶是個拜金女,但是我喜歡她,不僅我喜歡她,相信很多人也喜歡她。我喜歡她是因為她真實。在我眼中真實比任何東西都可貴!

她傲視世俗眼光,她自私自利,她說「我赤手空拳地來到社會,如果我不踩死人,人家就踩死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情願他死,好過我亡」。

她敢於承認自己是因為生存和求學的逼迫,承認自己嗜好奢華的享受厭惡辛勤的勞動而接受勖存姿的包養。

她不虛偽,她不要擺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沉默的羊羔的模樣,她說「我不介意出賣我的青春。青春不賣也是會過時的。」她坦然接受這結果,願賭服輸,她不要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她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認命自己的選擇,她不貪心,她說「我最想得到的是愛,如果沒有愛,那麼我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沒有錢,那麼擁有健康也是好的。」她始終知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她不得不受命運壓迫,被收入微薄的母親養大,有個不成器的父親從未給她過關愛,有一個拮据的童年,但她又從不抱怨因為她覺得「只有不愁衣食的人才有資格用時間來埋怨命運。」。

她有絕不屈從於命運的堅韌,蓬勃的生命力,和說幸運也幸運說不幸也不幸的運氣 。因為她遇見了成就她也毀滅她的勖存姿。

當喜寶那不稱職的父親,聽說女兒有錢之後來打秋風時,喜寶輕蔑又嚴肅地把一把鈔票仍在地上說:「我媽媽曾經對我說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

喜寶是一個聰明時刻保持清醒卻又在殘酷現實中不斷掙扎的,有著不羈的靈魂的女性角色。這樣的人物設定讓這個拜金女不止於停留在拜金愛錢的簡單層面上,不止於給富翁當情婦的低俗色情的層面上。

師太是要探討各種生存環境下女性的身體和靈魂的生存狀態!

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現實生活這麼骨感,沒有錢寸步難行,而生存從來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錢難賺屎難吃是不變的真理。迴避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喜寶的人生是個喜劇?絕不是,因為勖存姿當著她的面槍殺了她的愛人,這一舉動幾乎毀滅她心中殘存的善良和愛,並且她永遠無法為愛人報仇並說出真相。

那她的人生是個悲劇?好像也不是,因為勖存姿很快就死了,沒有耽誤喜寶多少青春,卻給喜寶留下了驚人的財富。

我們只看見過很多人因為沒錢,人生變成了悲劇,我們看到有哪個人的人生是因為有很多很多錢而成為悲劇了?

這個世界,白痴才說錢沒用。但我覺得生命中總有些東西比錢更珍貴。而喜寶無疑已經失去了這些。

從做交易上講喜寶是個大贏家,她把自己的青春價值最大化了。

從人生上講,喜寶恐怕是個輸家,因為她除了錢,什麼都沒剩下,她失去了媽媽,愛人,失去了求學自立自強的初心。

那麼年輕執拗不屈不撓的靈魂,在現實面前敗得一敗塗地,真讓人唏噓!


首先謝邀。我對女作家的書拜讀的不多。亦舒行文風格簡練,讀來一氣呵成,曾幾天之內連讀數本,恰好看過這本《喜寶》,我讀《喜寶》已是近二十年前了,時間太過久遠。記不太清了,如有偏差歡迎指正。

脫開作者刻意給你營造的主角思維,這僅僅是說一個女大學生做了有錢人的情婦,這麼一個庸俗至極的故事而已。就像《廊橋遺夢》,說的也只是一個中年婦女和野男人偷情而且差點私奔了這麼一個故事。因為這點,我很容易將這兩個故事聯繫到一起。這種故事寫起來是很難的,一個大意就會寫成了遭人討厭的聖母白蓮花。

但是這兩各故事都曾經打動過我,因為在故事不道德的外殼之下,表現出來的是真真的人生。

喜寶之所以遭人喜愛,其一便是真實。真實的叫人生,不真實的叫小品。不需要扭捏造作,也沒有虛情假意。

其二是因為故事的內核是一個悲劇。文學創作上,悲劇總是比正劇和喜劇討巧的,這一點毫無爭議。

其三是因為角色的設定。問題中拜金女一詞我不完全認同。她最初是有自尊,有追求的。但是在薄薄的自尊之外,她又是一個挺想得開的人。因為窮是一件很殘忍的事,窮到一定程度是很難維持自己的自尊的。也很難不想得開。她覺得既然有機緣解決生活問題,何樂不為?又何必苦受著那不堪攻擊的尊嚴呢?——反正尊嚴早晚也會被其他事情打碎?而多年之後,她……也就習慣了。這個時候,她也不是一個拜金女,因為她已經挺有錢的了。在這本故事中,男主人是一個霸道總裁的設定,這種男女混搭的小說設定後來極多。因為這種設定比較容易編故事。畢竟大多數人對霸道總裁養外宅的細節並不了解,胡亂扯一些也沒人較真。

其四我認為是作者的原因,不得不說,文筆這種事真的勉強不來,差不多的故事,亦舒寫是亦舒,瓊瑤寫是瓊瑤,席絹寫是席絹。這種東西,我也沒能力評述。

看法如上,就此擱筆,歡迎指正。


春夏之交,午夜,香港依舊悶熱潮濕。穿著真絲睡裙的姜喜寶喃喃道:「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有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第一次讀《喜寶》時,驚嘆於姜喜寶的敏銳與果敢,在貧窮與複雜里出生的女孩子,父母離異,母親改嫁,喜寶像一根藤蔓,嗅到金錢的味道,就千萬打算,抓住一切可以供給給自己的養分,向帶著陽光味道的富足之地攀爬。她與聰慧在客機初識,不過是聰慧一時興起跑去坐二等艙,以至於讓聰慧後來後悔得聲嘶力竭:「我覺得做學生應該有那麼樸素便那麼樸素!如果我坐頭等,你便永遠見不到我!」,聰慧睜著圓圓的眼睛,睫毛又長又卷,開黑色獵豹跑車,大大咧咧邀她去家中做客。「帶著活力與誠意的黃金女郎!」然後故事開始走向,聰慧不可預知的結局,喜寶在她家的家庭聚會上,認識了她的父親,接著火速進駐了這個家庭,聰慧簡直是後悔得捶胸頓足。

很少有女孩子像喜寶這樣直接坦誠,將慾望放到檯面上按斤兩稱一稱,再低頭看看自己這一身值多少銀兩。多數人左顧右盼,明明想要更好的,卻羞於開口,暗地裡不知打了多少算盤,埋怨了多少次命運,卻從不低頭看看自己全身骨架加起來有多重。

喜寶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她的純粹,純粹純粹。污濁骯髒里的純粹。

她初遇勖存姿,不過希望找到一個負擔她未來四年學費,不用她再出入大眾圖書館,而能把書單上推薦書目全都置下來的人。而勖存姿,比韓國泰更合適,於是她毅然決然選擇了已為老年人的勖存姿,她可以忍受勖存姿的怪脾氣,忍受他對她人格的折辱。只是韓國泰氣炸了肺: 「『你另找到人替你交學費了?則忘記是我把你從那種野雞秘書學校里拉出來的!別忘記你初到英國時身邊只有三百鎊!別忘記你只住在老太太出租的尾房!別忘記你連大衣都沒有一件!可別忘記——』我接下去:『——我連搭公路車都不懂。我買不起白脫只吃瑪其琳。我半年沒有看過一場電影。我寫信只用郵簡。如果沒有你,半年的秘書課程我也沒有資格念下去,我只好到洋人家去做往年妹來繳學費。如果沒有你,我進不了劍橋,我穿不上這身黑袍。如果沒有你,我早就滾回香港,做著寫字樓工作,『老闆長,老闆短』,天天朝九晚五。如果沒有你,姜喜寶就沒有今天。對,你完全說得對。』」

但是姜喜寶是誰啊,她比誰都清楚等價交換的心照不宣,沉下口氣,反問得韓國泰啞口無言「這些年來我忍受過什麼。你有什麼好氣的?不錯你做了我的踏腳石,但是你損失過什麼?你難道沒有得到你需要的一切?」她比誰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怎麼樣去達到。像一隻披著俄國銀狐,是俄國銀狐,槍毛尖上有一點點白的珍貴皮毛的那種,她像一隻披著這樣銀狐大衣的狼,而銀狐大衣,正是勖存姿親手置給她的。她逐漸擁有了一整個抽屜的,只要用了就會有人默不作聲填滿的百元大鈔,擁有了麻將牌一樣大小的鑽戒,要辜青斯基的,卡地亞的是暴發戶戴的呀。擁有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項鏈,李琴公園與瑪嘉烈公主相毗鄰的房子,可以讓她像殿下一樣出北海遨遊的的全雷達遊艇,擁有了蘇格蘭著名的麥都考堡。

「我並不覺得是什麼遺憾,」我想起那個金髮的奧國女郎,「至少將來我可以跟人說:我曾經擁有一整座堡壘。何必悔恨,當初我自己的選擇。」

是真的不悔恨嗎,我們不太清楚,喜寶自己也咬緊了牙關,不肯鬆口。於是我們只能透過她無奈退學的那場病,摩挲著紅寶石的那雙手,在幾百坪房子里寂寞的腳步聲,日日去探訪原配的汽車轟鳴,約會的年輕人的數量,去窺見她沉澱在骨子裡的寂寞,都說富貴是好,人人求富貴。英夢堂卻說冷到人間富貴家,《紅樓夢》里寫好似一出飛鳥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本《喜寶》,師太寫盡了富貴後的荒涼,喜寶窮盡一生去追逐這樣的富貴,聰明果斷如她,一步一步費盡心思走來,成了香港數一數二的富女,喜寶最後卻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去日苦多,她自己也是清楚罷。

勖存姿在夕陽般具有隆重儀式感的晚年裡,遇見了生命力如同朝陽一樣的喜寶,那時她無比美麗與狡猾,身材與面容,都像初夏勻潤又豐滿的桃子。機警、圓滑,帶著點小市民的精明與市儈,盤算的時候眼睛滴溜溜轉,看見現鈔還要努力才能挪開眼睛,她要交學費,要生活,要住在石澳通向驚濤拍岸景色的洋房,也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戴上名貴鑽戒,她要離開自己的階層,不再為了一個月幾千房租疲於奔命。她要很多很多的愛,也要很多很多的錢。勖存姿用商人精明而準確的目光,打量著她剛剛開始的流金歲月,拚命吸進一口飽含盛夏荷爾蒙的空氣,閉上眼睛用力地,貪婪地呼吸著她的青春。他很清楚自己是個老人,有鬆弛的皮膚與熨平不了的褶皺,不要緊,他用富貴加倍補償給喜寶。他愛喜寶嗎,當然愛的,只是時間已經不夠他們再相愛了,這是一個老人的悲哀。他一點點成就了喜寶的夢想,也一步一步徹底毀掉了她終身的快樂,喜寶自嘲在家中熨鈔票數珠寶也是一種快樂,只是最後的她再回憶起當初勸聰慧:「讀書很好玩的!」,是否也會想起自己曾經一身黑袍,驕傲地行走在最優秀的學府里,她的傲慢,她的聰慧,她的反唇相譏,她的刻薄,她學術上的刻苦,她與大眾的格格不入,曾經她作為個體,擁有獨立於大眾之外的輕盈與美麗,人說糊塗是福,索性什麼都不知道也就罷了,而她是這樣聰慧,生生按下了自己的個性,向另一個階層致以吻鞋禮,另一個階層看似接納了她,卻是要揉碎她所有的反骨,直到血肉模糊。

感謝師太,打開了眺望這個人世間的一扇窗,你是五月好風光,我是十二月,十二月有聖誕老人,我是一個勝任的聖誕老人。

最後,祝,姜喜寶小姐,帶著一肚子壞水,快樂餘生。


第一次讀《喜寶》是在一九八幾年,我是從讀這本書開始關注的徐志摩,劍橋,聖三一學院,李琴公園,杜白麗夫人,蘇格蘭和西班牙城堡,第一次知道闊人用整套的路易威當,蓮娜麗姿香水和暴發戶才用的卡地亞。……

在八幾年,讀到這些東西讓人覺得特別新鮮和好奇,現在想想,還是它的特殊情節吸引人看下去,總想知道喜寶最後的結局會是怎樣,如果換做自己會怎麼做,到底勖存姿算不算壞人。在後來的日子裡,這本書又被我讀了好幾遍,除了《小靈通漫遊未來》之外,我讀的遍數最多的書就是它了。

說到裡面價值觀的問題,其實它只是一個故事,寫的很流暢易讀,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要說它拜金,比起現在的網路小說,它真是太微不足道了。真心的很佩服亦舒,這篇接近三十年前寫的小說,現在讀起來都不落伍,能讓人一遍又一遍的看下去,就是好小說,這大概就是這麼多人都喜歡它的原因了。

(這本書被別人借走弄成了這樣,要回之後我就再也沒有把書借給別人)

喜寶代表了世間大多數女子的選擇,選擇貧窮或是選擇一個男人,哪怕他已至暮年。可他能帶你離開絕境,為你打開一扇名為富貴的囚籠,日子久了你想離開,但一開始喜寶選擇了勖存姿就選了這一生的命運。


因為她符合現代女性普遍的價值觀。

就像書中亦舒說的:「我不介意出賣青春,反正青春不賣也是會過去的。」

如今,好多漂亮女人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

好了,我不說太多了。總是被刪除,總是審核不通過。

世界變成一個名利場。我等屌絲還沒有言論自由。


很簡單。真實,生動。有骨有肉的。每一個生活在下層社會裡的陋室明娟嚮往愛,健康,錢不算過錯。我,喜歡亦舒的小說,來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嗯,我有全套,全磨了毛邊。。最愛太多,美麗的生活娛樂。給蒼白的生活塗一抹腮邊的胭脂色,象那隻艷麗的唇彩,妖嬈不可方物。


喜歡師太很久了 還專門去get這個角度

喜寶是我最先看的小說,很多具體情節已經記不得了 猶記得這句

我要很多很多的愛 如果沒有就要很多很多的錢

如果沒有 我就要很多很多的健康

喜寶是因為沒有愛了 所以愛的錢 很多拜金女大概是從來沒有愛過吧


我很喜歡亦舒和李碧華的作品。上大學的時候,我看了這本書,彼時我正在一所知名藝校讀書,每晚在校門口見到各色車子來接走各式美女。我曾心嚮往之。因為看到學姐們拎回來的名牌包包,掏出來的名牌口紅,而我在美特斯邦威的門口瞎轉悠,那是我認識的名牌。所以我很能理解,謀生亦謀愛的女人們。你以為有錢男人和落魄學生之間就沒有愛情嗎?能苟合到一起的,沒有愛情,也有點感覺。時間久了,誰和誰都有點真心。喜寶愛上了給她堡壘,給她鑽戒,願意為她吃醋謀殺的老人,老人在晚年得到了喜寶數年的精心照顧,誰能說他們只是互相利用?在女人的角度看來,我們不討厭喜寶,一萬個女人,可能有五千希望成為她呢、畢竟我們的生活里,多半是既沒有很多很多愛,也沒有很多很多錢的呢。


因為真實,太過真實,一個被命運拋棄,卻又力爭向上的人,即便有不擇手段之嫌,也很難恨的起來,但就是不知道,老丈夫因為嫉妒不擇手段殺了她的心靈之交的英國朋友的時候,喜寶有沒有後悔過!這個代價未免太大了!把靈魂出賣給魔鬼,還往自己的心口上插了一把鋼刀,如果當初,堅持走下去,即便沒有很多錢,也會有很多愛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