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网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越来越多的方式进行科普。同时,对于一些科普中出现的现象和创作者也出现了坚定的支持和激烈的批评。之前的讨论经常集中在分析某个特性的情况的好与坏,这里想邀请大家讨论和列举一下,我们批评或支持科普时,到底在批评和支持什么方面?

恳请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更多侧重讨论现在科普「已经出现的情况中的具体的长处和短处」,而不是一味地说科普「应该怎么样才是好」或者「什么是科普」

希望在这样的讨论过后,大家能够

1. 在今后科普的过程中尽可能扬长避短

2. 作为读者,更好地甄别和鉴定科普作品


不扯大概念,具体回答题主的问题,列几个我的看法

支持信息可靠有根据,反对个人臆测和以偏概全

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层次的科普,「科学」都应当是其内容的基石。科普创作应当秉持同样的科学精神,言必有据。如果在创作中夹杂个人观点,应当与转述的事实做明确的区分。

当然,科学本身当然也会犯错,而且前沿科学领域许多都存在争议或者搞不清楚的地方。这是科学本身的面貌,没关系。但在传播前沿科学,尤其是尚存争议的内容,以及存在多种流派的领域时,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尚未被普遍接受的某种观点,某种流派,有失偏颇地表达成板上钉钉的真理。

支持力所能及,反对不懂装懂

创作科普作品创作者本身能力范围内的作品。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和题材,如果一定要做,一来加强自身学习,二来请教专业人士把关。不能不懂装懂,做出一番「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

支持真实还原,反对过分夸大

和科学研究相比,科普作品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大众群体看得到,看得懂,在内容组织和表达上肯定要更贴近民众,减少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在对科学原理进行通俗化阐述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表述上的加工、采用一些创作手法。但是不应当过分夸大,以至于偏离科学的本意。也就是说,不能太标题党。

支持原创,支持版权保护,反对剽窃抄袭

支持原创内容。引用、编译的内容需要获得授权。素材本就为开放授权的,需要注明出处。反对各种窃取他人创作成果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洗稿等等

支持开放交流,反对一言堂

科学本身就是开放的。科普创作者也应当秉持这样的科学精神,开放交流,知错就改。反对搞一言堂,搞绝对权威,反对拒不认错的行为。

以上。


谢谢邀请。

有一个事实:物理专业的许多人,最初都是看了科普,只见识到一种肤浅的「有趣」,觉得物理学家逼格好高,才萌生了学物理的动机。后来,我们学了物理专业课程,才渐渐真正体会到物理究竟有趣在哪,沉浸其中,并有部分人选择继续从事基础研究。

这一层面上,针对高中生进行较为经典的物理知识科普(须与前沿区别开),有其积极意义。

最近网上关于科普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讨论得越来越多,私以为算一种社会进步。

不论进行科普的人出于何种目的,总结一下过去的基础知识以免忘记也好,科研搞不顺想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认可也好,为了娱乐也好,为锻炼写作能力也好,纯想帮助他人也好,总归这事基于自主选择,只要内容可靠,不论是否有人读,对他人来说,并无什么损失,甚或多少还有点益处。

所以,我虽几乎不写大众意义下的科普,也会支持许多人的努力。

科普这事,与公益有很多共性。它其实可以算是一种统一的基础教育之外,希望一定程度上提升大众知识素养的努力。

科普的内容是科学或技术的知识。要吸收这种比娱乐话题信息量密度更高的内容,科普者再努力,也需受众自己具有基本的兴趣、知识基础、思考能力,花一定功夫去消化。目前的社会文化、国民的精神追求水平之下,若是学了这个,不能实际在名或利上获益,便很难说动大量受众为之买单。

科普的顾客,主要获得什么呢?

读到有趣的文章,精神很愉悦(还得是写得足够好);

对生活有实际指导作用,让人变得更健康、更美等;

帮助某具体专业的人把专业课理解得更透彻,了解到一些更前沿的内容,有助于选研究方向;

令人感到自己更牛逼/有趣了,可以拿去跟朋友吹水扯淡。

除生活指导作用外,都不够直接,受众也不够广。也不是没商业利益,只是不会如许多其他项目那样,有很强吸睛与吸金能力,也就不容易获得很多用于维持的资源。

所以,科普者为了做这件事,往往不得不额外奉献时间与精力,很少令自身获益。

科普界的乱象,某种意义上,与公益圈的一些乱象,也有类似之处。

因为多数没纳入正常的商业行为,很难得到足够的、持续性的资金,所以许多人,要么依赖自感有趣、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力量,拚命努力;要么为了相对好维持,而扭曲了本来面目,以吸引注意力。

公益片、公益科普文等,大多水平不高,甚至普遍存在消费弱势群体、卖惨博同情的情况,还有烂大街的身残志坚刻板印象,已经对弱势群体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内容相对完整、客观,又能同时被一部分大众和一部分弱势群体所接受的作品,都已非常少见。不是因为影视界、文学圈的人里没有好的,也不是参与的那些人全没认真做。是极端缺钱,也缺社会支持,导致发挥空间有限,更缺专业水平高又能真心踏实做事的人。你能看见一点还算过得去的结果,往往都已是举步维艰情况下挤出来的,背后或许还有多次其他项目的筹款失败。

科普也存在类似困境。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科普者具有很高的热情,有些科普者也在努力尝试采取漫画、视频等形式去讲东西。却有部分科普作品无法「普」,还有大量作品连客观呈现当前的科研结果都做不到,甚至搞成了伪科学。

如何克服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还须明确一点:科普的篇幅,能把一个小知识点讲清楚,就已不易。因此,科普「普」的仅仅是知识,其实不是科学的骨架。对科学的辨别能力、运用科学范式的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须解决的问题,科普担不起这个重任。因此,也不能寄望于所有内容都由读者去审查,环境就会自我净化。

科普,在发出之前,就须经过一轮审核,保证正确性、原创性。面向广泛人群情况下,也要保证文学性和趣味性。

而目前,由个人自发去科普,也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复制我在想法中说的一段:

科普这事确实难。不包装就容易没流量,达不到「普」的效果;而一包装,也容易把个人与内容的推广混在一起,极端点,就容易搞出造神效果。那么一旦犯错,便容易导致对这个人的攻击,也就连带著其科普行为被攻击,扯不清了。所以有人说一些人是出名后膨胀,这也许是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则是他的形象和他做事目的已融为一体,他便不能容许自己的「人设」不够完美了。然而长期来看,根本没人能保持「人设」。

故而私以为,要长期保证质量,不论是科学内容的质量,还是文字或图像包装质量,更优的选择是有组织、成体系地搞,像经营公司一样去做事。形成组织后,制定明确且足够高的工作人员筛选标准,作者、编辑、审稿人,各领域的专人负责专事,共同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运转起来,成本也高。

偶尔个人随手写写,娱乐或奉献一下,问题不大。但想以一定频率产出高质量科普内容,长期维持下去,就必须有清晰的盈利机制。这一点,做事者要仔细斟酌。

目前我能想到的,主要是广告。

但须建立规则,保证科普内容不受商业利益影响,导致对当前研究内容的介绍存在偏向性。比如同时存在多种观点,目前不清楚,那么就得都介绍,不能只把其中一种与赞助商利益相关的学术观点,作为已非常明确的事实。因此,或可让利益无关方的审稿人来投票决策稿件是否应被通过。

还可参考维基百科的运转逻辑。不过,不知这套在我们的环境下能否搞成。维基百科的壮大,与英文世界的信息源质量整体更高,发达国家人民整体教育水平更高,都不无关系。

此外,私以为不应对所有科学内容的科普都采取完全一致的标准。唯一必需的准则,就是客观、无偏向性地呈现科研结果。要求必须写明引用文献,也算是种操作难度较低的认证手段,实际上比科普作者个人是否有名、有何头衔,更有说服力。

(这里仅指理性层面而言的可靠性判断,不牵涉公众感性层面做出快速判断的标准。因为即便是自身领域内很有威望的人,无坚实依据地谈论其他领域话题,也可能错漏百出。当然,名头往往更能使人快速获得信赖,提升效率,但仅靠这种快速获取信赖的方式去科普,最终是不是真正有益大众,就完全依靠科普者对自身的约束力度了。另一个须考虑的问题,则是有名头的那些人,是否有足够精力大量输出面向公众的科普,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的科研体制下。)

任何科普,都须考虑其对象与科普的目的,来决定其他方面的标准。

1)许多跟生物、化学、医学相关的生活常识,有必要向全年龄段和所有教育背景的人科普。

个人非常支持这类科普要写得浅显易懂,信息量密度不能过高,篇幅也不宜太长,表达上一定讲求文学性、趣味性。不过,不论以何种方式去讲原理,给出的指导都要像医生对患者一样负责。

2) 理论物理前沿这类话题,就不该追求面向所有大众的「普」。为何不可?我在这个回答中解释过:

知乎用户:科普一些关于现代前沿物理领域的知识是否真的有意义?

这类科普,要讲也不该是通常定义下的那种「科普」。它只适合面向物理专业本科生以上教育基础的人。或为以后选择科研领域提供参考,或为有一定相关性的其他小领域物理研究者,产生交叉领域的合作。所以,语言上不必对文学性、趣味性要求太高,多用一些本学科术语,这样在语言能力并非极强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信息传达的精准性。多用低年级的基础物理概念为例子,借此阐述更高级、更抽象的概念为好。

3)其他有趣的新知识或行业内较为经典的基础知识

比如某种鱼长得很萌很奇怪,某历史人物的有趣小故事,妹子的马尾辫为什么是那个形状,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之类,主要应面向高中知识水平以上的学生群体。他们有一定教育基础,且求知欲旺盛,其中一部分还可能成为未来的科研力量。

这类科普,在风格活泼前提下,不必讲太多第一类科普中极为基本的常识,信息量密度适中为好。

先讲到这,想起再补充。


1.泻药。我所做的不是「科普」,因为我要普及的并非是科学,而是人文学科的一些知识和简单的方法论,当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姑且写出来作参考。

2.首先的困惑是这样的:一个信息、观念正确与否,要看其所处的语境,即context。

譬如我参与的某个电视节目,要介绍二里头文化的开始时间,我电询了二里头考古队的专家许宏老师,许宏老师的观点是公元前1750,不过他认为在一个电视节目上来说,说3800年前也是可以的。当然,在学术论文中,可能还会有更精确的年代。那么什么语境下精确到什么程度,可能就首先会是一个问题。这里就需要普及者对语境有个基本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有时候会带有主观性。一旦没有共识,也会形成争论。

再延伸一步,假定一个普及者使用了过时的学术范式,或者错误的跨界发言,应该如何面对,也会成为问题。

3.其次是学术争议的处理问题:如果这个学术问题我是「圈外人」,那么我做一个学术综述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就能比较好的处理;要命的是如果某个问题我是「参与者」,那么我要如何处理我的观点和其他学术观点?

在知乎,最开始我坚持我自己的观点,当然会和持其他观点的人发生争论,而网上的争论很容易会造成不愉快;之后我考虑到普及要更加客观,可能「抽离」一点会更好,于是在之后我会介绍一下其他观点,但是却被不理解学术范式的以某种形式「挂」出并且攻击。

这也延伸出另外一个问题,在学术语境下,因为新材料的出现、新理论的出现甚至自己的变化,而导致学术观点也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普及领域,这种变化很可能会被视为某种「不科学」。

4.再有是如何处理争论。在和受过学术训练、有学术背景的人讨论时,由于大家都理解学术争议,所以能够把争议局限在学术谅解的范畴之内。但是有些人则是观点先行,往往代表著社会上的某些不正常思潮,这样的人善于「挑事儿」,而且具有「信徒」,一旦发生争论,要消耗很多时间。

再有就是如何面对一些「伪科普」,这些内容往往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甚至还会引用某些经济学原理,但是并不适用于所讨论的问题,而且方法论有明显错误,作者还往往是「大神级」人物,点赞数很高。一旦发生争议,也会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

5.最后就是普及的伦理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及是带有克里斯玛意味的。绝大多数受众没有判断内容正确性的能力,而只能依靠对内容提供者来源的好感来进行判断,少部分人可能会看逻辑,但是这部分人不具备专业逻辑能力。所以普及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单向的,具备一些信仰特征的,这也是我觉得普及工作更难的原因之一,学术研究还有学术共同体可以进行学术批评,而现在普及几乎与造神无异,面对粉丝的崇拜和信仰,普及者会不会「变质」,如何确定普及的伦理?这也是我反复思考的事情。


从丁香医生到混乱博物馆,这几天一口憋在心里,闷的慌,很想以此来写一些看法。

提问者强调要少谈什么是科普,多聊聊现有科普的长短处,继而提出各种措施,恕我直言,这就是缘木求鱼,违背了最起码的科学精神。科普作为一个具有宽泛内涵和外延的概念,没有在具体语境下定义,就要讨论其优势劣势,这本身就很不科普。

所以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科普读物爱好者来说,科普在我看来可以这么定义(不喜请喷,基于事实或者富有逻辑就行)

如何定义科普

顾名思义,科普拆开来,「科」指的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普及。「普」是由专业性的科学工作者,向非专业人群的普及(包括其它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和非研究性人群)。

科学知识首先立足于最接近真实世界的观察和解释,要求从业者具备科学精神和基本素质,掌握科学方法,这是第一层,然后才是面向非该知识生产者群体的传播,这要求传播者(很大程度上不是研究者本人),也具备相应的科学素质和写作技能,既可以准确把握传达知识,又能够引起受众兴趣。

可以列出三个点 真实 转述 传播,

三个主体 生产者 传播者 受众

事实上我觉得科普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和全面,应该适当扩大其外延,约定其内涵,称之为基于牛顿自然哲学后现代知识体系的传播。

这么一分类,科普就不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分成了不同层次的传播,目前科普的长处和短处也就出现了。

先分类。我眼中的科普最起码有三个层次

1.受过学术训练,具备基本科学精神的,大框架学术共同体内的知识传播,这一个层面内,科普知识只具有它本身的含义,写作和分享也更接近学术圈。这里的科普不包含科学精神,一般只涉及知识和知识背后的一部分方法论。

2.由专业性科普工作者向在校学生和一部分有兴趣人群进行的知识普及活动,其目的在大体上有扩大后备学术共同体人群,传播知识,改善社会环境等等,这里的科普也是过去这么多年里,日常印象中科普的样子

3.由专业科普工作者或者非专业的,向现有条件下很难再具备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精神的人群,普及基础科学常识,是常识!常识!常识!重要的地方说三次

举几个栗子,云舞空城这类,大体介于第一到第二类

混乱博物馆第二类

快手戴维老师介于第二类到第三类

丁香医生的101条就是第三类

我对以上栗子都很尊重,也很佩服他们付出,但也不会因为这种敬重去给大可的行为做辩护。

可我依旧要说,各位科普工作者除了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归纳总结外,在价值层面上做的也许就不是同一件事情。每一类科普活动的做法放到另一类,可能会水土不服,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热情会被繁琐的流程抵消,传播效果也基本会和知识体系的严密程度相抵牾,更何况还有各种利益相关,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道德问题,而是实际操作问题。

科普科普,无论怎么看,都是一种带有启蒙性质的称谓,这又和互联网这种天生自带平等的传播媒介相抵触。

回到这个问题,目前科普有什么长处短处,我个人觉得从已有的科普来说,大家可以多一些能力评价,少一些道德批判。从未来来说,不管是硬体软体投入,还是社会关系调整,比如科普工作报偿与付出,科技崇拜等等,路还很长。

水平有限,想到哪写到哪,就这些吧

2018.11.25


一位初中生物老师给自己班上40个学生,讲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异,算不算科普?

一位成名已久的生物学家以7到12岁左右的孩子为目标读者,撰写科普文章,并由专人配图,出版成图书,算不算科普?

一位农村出生,前往大城市读社会学专业的的大二学生,将自己在课上学到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讲给村里的中学生听,算不算科普?

一位牙医正为一位需要补牙的患者介绍补牙的原理,这算不算科普?

广义上看,只要是传播科学知识,那或多或少都算「科普」。传播给1人也算传播,传播给100万人,那也是传播。写书是传播。制作音频或视频节目,也是传播。

传播皮亚诺公理,这是数学科普。传播人类肾脏的结构与功能,这是生物学或生理学科普。传播斯金纳的鸽子实验,这是心理学科普。传播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这是哲学科普。传播标准模型,这是物理学科普。

科学知识几乎无处不在,真要细究,恐怕也没什么知识不算科学知识了。所以,广义的知识传播,都可以算科普了。

从非本质主义的角度看。「科普作品」这个概念没有本质定义,也就是没有充要条件。一段信息算不算科普作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和目的。「科普」、「聊天」、「教育」、「研讨会」、「组会」、「读书会」、「讲座」等等,并无泾渭分明的分割线。

所以,接下来我给出的建议,不一定限于「科普过程」。就广义来看,算「信息传播」过程吧。

科普作品,或者广义地说,各类信息,无非分为有用和有趣两大方面。有用就是求真,有趣就是求美。放在科普上,大概可以对应科学性和娱乐性。

一段信息是否有娱乐性,就像一个人是不是美人一样,一看便知,无需多言。如果有了争议,那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共识强求不得。

一段信息是否真实,就要分情况讨论了。给出理据的结论,看理据是否能支持其结论。如果能,看是演绎推理的必然性支持,还是归纳推理的或然性支持。不过,这要求科普对象具备一定的方法论知识。否则,普通人看到一大堆专业名词就束手无策了,哪里还有能力关心结论和理由之间的逻辑关系?同行评议的目的就在于此。许多专业过深了,不是同行,往往没有能力评议。

没有给出理据的结论,对于内行人来说更难分析了。不过,对于外行人来说都一样,反正给了理由也不大能看懂。所以,此时基本上就只能看信息传播者的专业性动机了。或者,看「声誉」也行。

如果信息传播者专业能力过硬,没有撒谎的动机,那这样的信息姑且可信。如果有多位专业能力过瘾且没有撒谎动机的人给出了同样的信息,那么这样的信息就更可信了。

比如,假定有一段天文学科普信息,我们一看作者是天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且没有发现此人有什么刻意误导受众的动机。那姑且可以认为其可信。如果还发现另外的天文学专家,也给出了同样的说法,那么这样的信息,就更加可信了。

最近译Facione的书,里面提到了值得信任的信息源的12条特征,可供参考:

1.learned in topic X

2.Experienced in topic X3.Speaking about X4.Up-to-date about X5.Capable of explaining the basis for their claim or their advice about X6.Unbiased7.Truthful8.Free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9.Acting in accord with our interests10.Unconstrained11.Informed about the specifics of the case at hand12.Mentally stable

要满足这12条,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说不难,无非是要把那个知识真正搞懂,然后再做传播。这样就算满足前5条了。

可惜,人类总是以无知为耻,不肯轻言「我不知道」或「我不确定」,否则就显得自己不够专业,无法无所不谈,博不得浅人敬佩了。所以,人类常有不懂装懂的倾向。这是人之常情,不是什么大错。

不过,误人子弟,总是不好的。既然不懂装懂算是恶劣本性,那有什么办法,制约这一本性呢?

办法也简单,开放接受大家的批评,那就很好了。

以前在网上看到个有趣的帖子,说的是怎么从网上引诱高手免费提供复杂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分3步:

1.先在各大社交网站上提问。

2.然后换个账号,在那些提问帖下给出错误答案。

3.坐等各路专家打脸。

只要凡是一门求真的事业,无论是法律、刑侦、科研、教育,亦或是科普。只要开放接受各路批评,热切欢迎他人打脸,那往往就能越做越好。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愿意听取他人批评。没有批评,何来进步?

具体拿科普杂志来说,通常是作者负责完成初稿,审稿的编辑做第一步的审查,也可以叫「打脸」。通常可以通过,因为组稿时就选的是相关的专家写稿。如果不能通过,那就挑出不合适的地方,发回给作者修改。修改完觉得好,那就通过。新科普作者往往要在编辑手里修改多次,老科普作者则几乎不用修改。而如果是读者发现错误,可以联系编辑。编辑一般会在下期杂志中注明上期杂志哪里出了错误,做出致歉声明。

现在是网路时代,用新媒体渠道做科普,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一大好处,就是有无数网友替你承担「编辑」这个角色。虽然有一大堆劣质编辑总是瞎出馊主意,不过也会遇到优质编辑给出金玉良言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