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電影

微米是認真的

開篇直接說明一下,不說廢話:看今天這部《大人物》,進場五分鐘之前,小編才知道它是翻拍的2015年的韓國黑幫片《老手》。

《「大」人物》

《老手》這部片子小編當時15年剛出來有資源的時候就看了。說實話,勉強算個中等偏上吧,在韓國同類題材裡面算還不錯,但是說它是什麼絕妙的神片那是差的遠的。

《老手》劉亞仁

比如說,真正的在小編心中8.5分以上的片子,小編看過一遍基本上可以記住很久。但是《老手》的情節,現在過去三年小編就基本上沒太大印象了。可見《老手》在豆瓣上7.6分這樣一個中等偏上但不算特別優秀的分數還算比較靠譜。

《老手》

但是當小編知道《大人物》是翻拍《老手》的時候心裡的感覺就不太妙。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坑爹審查制度,《老手》裡面的很多比較暴力血腥的情節和一些有點敏感的權錢交易什麼的應該是絕對不可能呈現出來的。

然而小編心想,《我不是葯神》的文牧野導演說過,審查是審查,但是審查不能作為全部的借口。拍不出好片,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態度和能力。這樣一想,小編又覺得,還是抱點期望比較好。

結果從電影院出來,小編嘆了口氣。

還是不行。太不行了。

而且是已經不能用審查做借口開脫的那種程度的不行。

豆瓣昨天看分數還是7.0,今天降到6.9,小編覺得都還是高了,頂多也就6分了,還是看在國產片的份兒上。這要是沒有嚴格審查制度的日韓或者歐美片,小編分分鐘一個5分就打過去了。

《大人物》的基本情節,小編沒記錯的話應該和《老手》差別不大,人物設定也是差不太多的。都是正義刑警對抗混蛋富二代。

刑警孫大聖是一個富有正義感,但是經常不按照規章制度衝動執法的刺頭刑警,近年來破了不少答案,在警界頗有名氣。

孫大聖一直在老婆的督促下忙給孩子弄學區房的事兒,但是搞不定。一個朋友帶他去見了泰華集團的小公子趙泰,泰華集團就是孫大聖要弄的學區房的房地產商,也是濱海市乃至全國的商業巨頭。

沒想到孫大聖和趙泰見面的第一面就發現趙泰是個本性極其殘暴荒淫的混蛋富二代,此事不了了之,二人不歡而散。

沒想到,沒過多久,孫大聖熟識的一個修車工陳勇強遭遇非法強拆後,選擇在泰華集團大樓跳樓自殺。隨著刑警孫大聖調查的深入,發現這場看似簡單的民事糾紛背後其實另有隱情。

隨著嫌疑目標的鎖定,趙泰和助手崔京民為代表的反派集團被盯上後,公然藐視法律挑釁警察。面對反派集團金錢誘惑、頂頭上司的警告勸阻、家人性命遭受威脅,孫大聖帶領警局同事們頂住壓力,堅持不懈,終於將壞人繩之以法。

上次不記得在哪篇推送里和大家說過,是不是好片,大部分情況下五分鐘開局,頂多十分鐘,就差不多心裡有數了。這部當然也不例外。

在小編看到一開場,王千源飾演的警察叫孫大聖的時候,心基本上已經涼了一半。起這麼個名字,就是擺明兒了不想往正經方向拍了,擺明兒了想加上搞笑元素了。

然後再看到開局那個假的不能再假的,和玩兒一樣的抓人過程,小編心全涼了,當時簡直就想直接出來不看了……因為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這部片子就那樣了。

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是改編的不倫不類。明白審查制度的壓力,無法做到R級的血腥,但這麼悲慘的案件,基調是很陰鷙的,搞什麼動作喜劇!明明應該很燃很爽的動作戲,一下子就被插科打諢泄了氣,原本那種懲惡揚善嫉惡如仇的勁全沒了。

為了尬笑,連人物的刻畫都非常失真,現實生活中的警察和罪犯都不會那個樣子的,看到三個警察吵架非常煩,特別尬!為了過審,可以換個方式,也不該台詞生硬表忠心,靠著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過審,觀眾怎麼可能願意買賬。

導演想在緊張刺激的犯罪片動作片里營造出一絲幽默詼諧,結果不倫不類的不知道在講什麼。前一秒正經台詞看透人生,後一秒嬉皮笑臉掰扯西東。

電影節奏感很弱,鏡頭一切就是下一段關聯性不強的畫面,沒有過渡,就這麼推搡著讓故事繼續下去。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電視劇片段,拍成電視劇細化人物性格和內容可能會出彩一點。

插一句話,本片的導演是五百。很多人應該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小編巧合之下,三四年前看了他導演的網劇《心理罪》,當時被譽為國產網劇良心,也確實還可以吧。如果沒記錯,國產網劇良心這種說法好像還就是從《心理罪》開始用的廣的。

然而電視劇和電影終究還是不一樣。網劇對演員,燈光,剪輯,攝像等方面的要求比電影低太多了。所以顯得《心理罪》拍的還算可圈可點。然而真正到了大熒幕上經歷考驗,導演的功力就差得太遠了。足見為什麼大眾一直默認電影比電視劇網劇更高級,也還是有原因的。

導演和編劇的弱勢使得全片的人物對話突出不了重點,嚴肅的場面顯得很「假大空」沒有代入感。

其實這部電影集結了許多優秀的電視劇演員。但小編只能說「浪費人才」。

王千源作為影帝,演技真的沒展現出來,劇情和台詞影響太多發揮。包貝爾飾演偏執變態的富二代還是擺脫不了喜劇色彩,想展現兇狠的演技卻顯得病態畏縮。

很多人調侃他演這個角色是本色出演,小編只覺得趙泰和原版《老手》里把陰狠演到骨子裡的劉亞仁差太遠了。當然這也有編劇和導演的鍋。

劉亞仁憑藉《老手》里的出色表現在演藝界異軍突起成為新生代演技派

王迅也是同樣道理,台詞根本沒有突出人物的性格,是幫凶,是走狗,還是管著愚弱少爺的老媽子?

還有中間包貝爾不知道死記硬背了多久才硬背下來的那段英文……這麼說了又有人要噴小編崇洋媚外揪著自己同胞發音不放,但是你一個海歸,英語說成這樣,反而是在摧毀角色設定,不是嗎???

小編從來不會對現實中英語說的不好的人有任何偏見,但是你立了一個海歸的人設然後英語說成這樣這不是你自己不尊重自己的電影角色嗎?

原版電影中的沉鬱頓挫,被翻拍成了插科打諢,但是笑料又是那麼的尬,讓人皺眉。所有本來給人印象還不錯的演員也集體滑鐵盧,一起來演一部群魔亂舞的警匪片。導演真是在浪費好材料。

真誠建議所有電視劇網劇出身的導演,多磨練磨練技術再殺入電影界。大熒幕上的東西,真的禁不起水分,什麼水平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要說起來,全片最佳,居然是潘粵明友情客串的那半分鐘,氣場氣質全面在線,把小編迷暈了兩秒。這樣一想,也是相當無奈了。國產刑偵片的春天,估計還得等上一等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