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今天,想說一說眼鏡。

對,就是現在十個人中有八個都會戴的眼鏡,現在眼鏡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應該是還是近視眼鏡。

我們都知道近視大多是因爲長時間過勞用眼造成的,在當代,多是爲手機電腦之類的電子產品所累,那麼在靠油燈和蠟燭照明的古代,會不會有近視患者呢?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古代也有近視

其實近視古來有之,只是古代患近視眼的人羣比例是遠遠低於近現代,當然原因都不用多說。

古代有一個詞叫“聞墨”,就是說讀書的時候貼着書看,腦補一下那個畫面就會知道,其實就是因爲近視,只有湊近了纔看的見,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讀書勤奮,想來也有點扎心,眼睛都近視了,得有多用功啊!

正如上面所說,古代的近視人羣除了少許來自於職業、環境和遺傳等客觀影響之外,絕大多數都是讀書人,並且多發於家境不錯的讀書人身上,因爲他們有錢買書,也有錢買蠟燭,窮人就算有了書,哪怕是晚上囊螢映雪、鑿壁偷光來看書,也會因爲白天在戶外幹活而使眼睛得到休息和修復。

所以說,在古代,近視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富貴病。

北宋司馬光就是近視眼,他曾經自述:“素有眼疾,不能遠視”,除外,爲我們熟知的還有周文王姬昌、歐陽修、紀曉嵐等人,但那時醫學條件受限,近視眼都被統稱爲“眼疾”,明代《景嶽全書》中將其稱爲“能近怯遠症”,相比如今的“近視”,在表意上倒有七八分相似。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是“病”就得治

患上近視,極爲不方便,南宋《石林燕話》記載:

歐陽修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

讀書都要靠別人讀給自己聽,這多影響效率。

《史記》中記載,周文王“眼如望羊”,後來《釋名》中解釋說,“望羊”就是“遠視茫茫”的意思,這和我們當今戲謔近視所說的“十米開外,人畜不分”大概是差不多的意思。

既然古人認爲近視是一種“疾病”,自然就要想辦法醫治,智慧的中國人就開始從各個方面入手,以減輕“怯遠”症狀。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1.自制“護眼燈”

讀書人就直接從燈油上入手,宋代的《養病漫筆》中寫道:枸杞子榨油,點燈觀書,能益目力。

將燭光變爲柔和的綠光,能讓眼睛久視而不乏,這大概是如今市場上各種護眼燈的鼻祖了。

2.外洗

根據史料記載,大文豪蘇軾曾因寫作過勞患上了目痛,通過用熱水或者藥水外洗的方法而得以痊癒。

這實際上和如今的一些眼藥水舒緩眼睛乾燥,減輕疲勞如出一轍嘛。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3.中藥調養

《景嶽全書》中記載:不能遠視者,陽氣不足也。也就是說古人也經常用藥補的方法來調理眼睛。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多種有明目功效的藥材,比如蕪菁花“主治虛勞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槐實“令人可夜讀書,延年益氣力”,蒼朮“治目盲,燥脾去溼宜用”等等。還可以藥補加上食補。各種醫學典籍中也記載了不少方劑用於治療眼疾。

4.養目

劉禹錫在《閒坐憶樂天以詩問酒熟未》詩中提出:“減書存眼力,省事養心王。”就是多多讓眼睛休息,也可以減輕眼睛勞累的症狀。

但其實,上面這些方法只是適合一些眼睛疲勞的人,當近視之後,這些方法,見效並不明顯。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從放大鏡到近視眼鏡

其實在眼鏡出現之前,中國人民已經發明瞭讀書必備利器:放大鏡。

國內現已發掘的最早的鏡片是東漢王室劉荊的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鏡,該鏡直徑1.3釐米,嵌水晶直徑1.1釐米,邊厚0.2釐米,中間厚0.3釐米,可以放大物體5倍。

可這放大鏡,終究是不方便,對於近視來說,只適合看書,而看稍遠的地方,依然無濟於事。

而近視眼鏡,最早是英國學者發明,大概在元明兩代年間傳入中國。

在萬曆年間,開始有了眼鏡的記載,田藝蘅在《留青日札》中說:

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近視眼鏡的雛形便有了。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眼鏡成爲身份和時尚的象徵

直至清代,眼鏡開始大量流入中國,但卻並非尋常人家所能買得起,一度成爲了身份的象徵,從下面這劇照中也可看出來。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清代的《閱世編》中詳細記述了當時眼鏡的價格:

眼鏡,餘幼時偶見高年者用之,亦不知其價,後聞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銀四、五兩,以玻璃爲質,象皮爲幹,非大有力者不能致也。

除了近視眼鏡,也開始衍生出了老花鏡、墨鏡等,宮廷裏面也會安排工匠專門爲眼鏡製作華美貴重的匣子,後來還設置專門的機構來修理和製作眼鏡,以滿足日益增多的需要。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雍正對眼鏡可謂是愛的深沉,他的眼鏡無處不在,每到一地都隨手可取,他不僅將眼鏡作爲封賞大臣之物,還指示工匠爲宮廷內的工人特製防灰塵的保護眼鏡。

到了乾隆時期,眼鏡已經頗爲普遍,但乾隆一直堅持不佩戴眼鏡。他對眼鏡的效果十分清楚,“能助目昏備……老年所必須,佩察秋毫細”。但他堅決排斥眼鏡的原因,一是因爲材料,他認爲西洋的玻璃眼鏡對身體有所損害,不如傳統的水晶鏡片:“玻璃雲害眼,水晶則無弊”,“玻璃者過燥,水晶溫其性”;二是因爲習慣佩戴之後,就難以擺脫,人爲物役:“一用眼鏡,則不可舍,將被彼操其權也。”

這或許折射的是當時社會的一般心理及對於未知尤其是西洋器物的態度。

趣說眼鏡:古代人近視怎麼辦?一口氣看完眼鏡的前世今生!

但其實,從康雍時期開始,在當時文人和官員的羣體,以及後來在大衆羣體之中,眼鏡已經逐漸成了一種實用又時尚的物品。嘉慶、道光時期,文人和官員中流行在身上佩戴眼鏡盒,可見眼鏡在個人用品中的重要性。

起初,戴眼鏡者多是讀書人,時間既久,眼鏡也就成了讀書人的標誌。當時文人風氣漸盛,不少人戴上眼鏡裝斯文:眼鏡戴來裝近視,學他名士老先生。

眼鏡也是時尚的象徵,年輕人逐漸成爲佩戴眼鏡的主流羣體:近視人人帶眼鏡,鋪中深淺制分明。更饒養目輕猶巧,爭買皆由屬後生。

當然,眼鏡也並非是文化人的專屬,清代李行南有詩句:少年不盡風流態,靉靆斜窺紅粉妝。少年把眼鏡一戴,得窺世間紅粉風韻,那一刻,在眼前開啓了一個新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