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時事政治

一、國內部分:

  1、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1月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努力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11月30日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2月1日發布: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7%,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該指數最近兩月上升明顯,指數水平達到2014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值,高於去年同期2.1個百分點。綜合來看,當前經濟運行態勢良好,企穩基礎進一步鞏固,向好發展態勢更為明顯。

  4、習近平近日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5、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12月2日至3日在京舉行。習近平講話強調,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我軍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關鍵一步,是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邁過的一道關口。全軍要站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戰略高度,抓住機遇,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深入實施改革強軍戰略,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推向前進,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新的更大步伐,以嶄新的面貌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6、12月4日,在第三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

  7、習近平12月5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總結謀劃好改革工作,對做好明年和今後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要總結經驗、完善思路、突出重點,提高改革整體效能,擴大改革受益面,發揮好改革先導性作用,多推有利於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於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

  8、中共中央12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萬里同志誕辰100周年。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當前,我們黨正帶領人民走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老一輩革命家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和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實現。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範,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新業績。

  9、12月6日,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客箱船「海藍鯨」號在山東威海順利下水。

  10、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11、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要求,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要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善法治建設,改善投資環境,釋放消費潛力,擴大開放領域,積極吸引外資。要繼續做好各項民生工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12、中共中央12月6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習近平強調,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越是情況複雜,越是任務艱巨,越要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希望同志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落實上來,強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國家經濟社會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

  13、國家統計局12月9日發布的2016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3%;PPI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

  14、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有效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

  15、12月11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5周年的日子。得益於加入世貿組織紅利,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資國、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同時,「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也讓中國為世界經貿發展貢獻了力量。

  16、12月11日零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風雲四號衛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三軸穩定定量遙感衛星。

  17、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2月11日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華融、長城、東方)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作。

  18、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12月12日在京舉行。習近平親切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19、中共中央、國務院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2016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20、12月15日,我國第一個海外陸地衛星接收站——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北極接收站(簡稱「北極站」),在瑞典基律納通過現場驗收並投入試運行。

  21、12月17日,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落下帷幕。在這次大會上,中國成功獲得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辦權,這將是中國首次承辦這一會議。

  22、北斗行動計劃的核心成果——國家北斗精準服務網已為317座城市的多種行業應用提供北斗精準服務,全面實現北斗「百城百聯」,並推動北斗落地應用。

  23、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發布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事實證明,安全事故是經濟社會發展最無情的驗收員。安全紅線是發展必須堅守的底線,也是貫穿《意見》全部內容的軸線,是指導我國安全生產工作改革發展的大方向、大邏輯。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產品,「安全第一」是最廣泛的社會共識。

  24、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且國產機器人的生產數量也在快速增長,2016年1到10月產量就已比去年全年的產量增長了71.5%。隨著當下的市場擴容和產業升級,我國的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春天」。

  25、習近平12月20日在京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他強調,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來。我們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決定我國發展未來的重大戰略。航天科技是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領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標誌。航天科技取得的創新成果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創新信念和信心,為全社會創新創造提供了強大激勵。

  26、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強調,要始終重視「三農」工作,持續強化重農強農信號;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優化產業產品結構;要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適應,使強農惠農政策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要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更好引導農業生產、優化供給結構;要尊重基層創造,營造改革良好氛圍。

  27、國家郵政局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300億件,繼續穩居世界第一。這第300億件快件產生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是當地一位茶農通過中通快遞遵義湄潭網點寄出的茶葉。

  28、國務院同意浙江省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浙江成為全國唯一獲批的省份。目前,全省擁有節能地方標準54項,服務業地方標準53項,農業地方標準373項。國際有3個標準技術委員會、全國有46個標準技術委員會落戶浙江。下一步,浙江要加快標準化領域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政府效能。

  29、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2月2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研究「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等工作。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涵,對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至關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30、12月22日3時22分,我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碳衛星的成功研製和後續在軌穩定運行,將使我國初步形成針對全球、中國及其他重點地區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監測能力,填補了我國在溫室氣體監測方面的技術空白,其成果對我國掌握全球變暖的變化規律和全球碳排放分布、提高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話語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31、全國老幹部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3日在京召開。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代表黨中央向大會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向全國廣大老幹部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指出,老幹部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力量。老幹部工作承擔著黨中央關心愛護老幹部的重要任務,是一項需要付出、需要奉獻的重要工作。

  32、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下午在中南海瀛台會見了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聽取了他們對香港、澳門當前形勢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工作情況的彙報。

  33、習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推動這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和成效。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歷史使命、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勝利、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意見》,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補齊黨建方面的法規制度短板,力爭到建黨100周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4、我國林業產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總產值已由2001年的4090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5.94萬億元,15年增長了13.5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林業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和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消費第一大國。

  35、習近平日前對神華寧煤煤制油示範項目建成投產作出重要指示,這一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對我國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是對能源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發展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成果。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油品405萬噸,是目前世界上單套投資規模最大、裝置最大、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

  36、我國自主研製的在線交易處理性能最強的單機伺服器系統——浪潮天梭M13,正式上市,使我國成為美日之後,全球第三個掌握最高端主機核心技術的國家。

二、國際部分:

  1、聯合國安理會11月30日一致通過涉朝鮮的第2321號決議,譴責朝鮮9月9日進行核試驗,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並決定對朝鮮實施新制裁措施。

  2、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12月1日發布的《2016年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概覽》(年終修訂版)稱,在全球經濟疲軟、貿易增長乏力、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中國引領亞太地區經濟平穩高速增長,為全球經濟提供了穩固支撐。

  3、美國國會參議院12月1日通過決議,將即將到期的《對伊朗制裁法案》有效期延長10年,至2026年年底。

  4、美國白宮12月2日重申,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長期政策立場沒有改變,美國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5、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比利時駐華大使館12月4日在京舉行招待會,慶祝中比建交45周年。

  6、12月5日早晨,義大利內政部公布的最終統計數據顯示,在4日舉行的義大利修憲公投中,共有59.11%的義大利選民投出反對票,僅有40.89%的選民投票支持此次憲法改革,這宣告了由現政府發起的憲法改革遭遇失敗,總理倫齊本人也因此辭職。分析認為,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將因此獲益,義大利政治生態的變化呈現不確定性。

  7、歐洲央行12月8日宣布,為刺激歐元區經濟復甦和應對通縮壓力,決定繼續維持歐元區現行的零利率政策不變,同時將原定於2017年3月到期的購債計劃延長至年底。

  8、英國下議院12月7日晚投票,以461票贊成、89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支持首相特雷莎·梅此前提出的英國政府將在2017年3月底前啟動「脫歐」談判程序的計劃。

  9、韓國國會12月9日通過彈劾總統朴槿惠的議案,被稱為「決定韓國命運的表決」最終塵埃落定。韓國總統朴槿惠從即日起停職,國務總理黃教安代行總統職務。

  10、歐盟與古巴12月12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簽署了首份雙邊關係框架協議,以推動關係全面正常化,為歐盟及其成員國與古巴開展全面經貿合作掃清障礙。

  11、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日前發布數據,稱2016年航空業凈利潤預計將達356億美元。數據顯示,2016年將是航空業利潤創紀錄的一年,凈利潤率為5.1%。

  12、歐盟及其成員國領導人12月1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舉行峰會,主要討論英國「脫歐」、難民危機等議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重申「脫歐」談判三大原則,即四項自由不可分割、權利與義務對等以及「不接到通知不啟動『脫歐』談判」的原則。

  13、12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開始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這是2010年以來俄羅斯總統首次訪日,也是普京時隔11年再次踏上日本土地,引起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俄日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領土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分析認為,日本希望俄羅斯能在領土問題談判上有實質性進展,而俄羅斯只想加強與日本的經濟合作,以打開西方國家制裁的突破口。兩國各有所求,雙方關係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

  14、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12月19日在安卡拉出席一個展覽開幕式時遭到槍擊身亡。槍手身著西裝領帶進入展廳,被誤以為是大使的保鏢。事發後警方在交火中將槍手擊斃。

  15、12月19日,挪威外交大臣布倫德對中國進行訪問,中挪兩國就雙邊關係正常化發表聲明。此舉標誌著在挪方就未來如何處理對華關係做出明確重要承諾的基礎上,兩國關係重歸正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