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最近兩天在各個新聞軟體上看到多地發生地震的新聞 感覺地震發生有點頻繁


太平洋板塊進入活躍期,帶動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查閱歷史可知,地震活躍期在以前也有發生過


最近一個月的地震是在吉林松原市寧江區、台灣花蓮、印度尼西亞、斐濟群島等等地方,從中國地震網上拿出的地震分布圖中可以看到,主要分布的地方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震級在6級之上的有26個,6級以下的有75個,最高震級是8月19日發生在斐濟群島的8.1級地震,最低的是同一天發生在中國唐山的2.1地震。看分布圖,中國地區的地震比較多,只不過震級都比較低,畢竟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剛好這個地震帶在全球三大地震帶中是比較活躍的,所以相對多一點也沒多大問題。那麼我們再往後看一年全球的地震數量統計圖

我們不難發現每個月的地震次數都差不多,三級地震居多,這隻能說明我們地球的地殼活動還算活躍,最近的地震數量多只能說明媒體對這方面的關注度較以前來說相對高了,以前也是差不多的地震數量以及地震質量。為什麼突然會關注高了呢,大概就是斐濟群島那邊發生了一個較大的8.1級地震,比較讓人同情,以及最近國民中很多關於汶川地震的故事在流傳,感動了很多人,所以大家的目光不知覺的就會轉移到這裡吧。

個人來講,這事屬於正常現象,我們不要太擔心,地震這玩意有這麼多的國家地質部門的大佬們盯著呢,一旦有什麼比較危險的地震預測,都會及時通知到的。要是一下來不及通知,就發生了地震,我們也不要驚慌,有條件的就有序撤離,保護孩童老人,沒有多大條件撤離的就找桌角牆角抱頭蹲著,可以最大程度保護自己。被困了也不要慌亂,要相信自己會被救援,盡一切辦法存活求救,終會得救的,我們國家這麼多軍隊戰士,可是很牛逼的。

個人解答就是這些,希望對你有用哈。


地震是自然世界的規律,一般來說受人類影響小,說最近有點多我覺得稍微有些欠妥,如果把時間跨度拉長的話,地震是受人類活動影響還是有的,比如地下掘井,煤礦開採,還有高樓大廈的爆破等,這些都會刺激地震源的神經。謝謝邀請,謝謝!


如果你關注微博上的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就會發現中國經常會有3級左右的小地震 ,這都見怪不怪了


地理上講,中國地大物博,加之處於板塊交界帶。

概率上講,全世界更加地震頻發,只是你沒看到相關新聞。


抖個機靈,可能是因為地球最近太熱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