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初期就覺得很茫然,看了一些朋友推薦的書,也有自己上網查資料,加上產檢時一點一點從醫生及護理師的叮嚀、囑咐了解的知識,才讓我和懷孕這件事中間的濃霧稍稍散去了一點。
但是,還是有很多疑惑啊!例如⋯
怎樣算是「劇烈」腹痛?
怎樣算是「發燒」?(有一次體溫37.5,被醫生送回說:沒事、孕婦體溫偏高,這還可以)

在孕期諸多的細微身體改變中⋯到底哪些才是警訊?!

就在上星期和家人去的那一趟埔里輕旅行途中,我先是出現了鼻子過敏的症狀——打噴嚏、流鼻水,過了一夜難眠之後,不知是過敏原就在民宿房間內,又或著冷氣房太乾冷,我的鼻水變得越來越濃稠,喉嚨則是痛到不行。到了傍晚,在回家的路上,我感覺全身痠痛、體溫升高。回到家以後,量了體溫⋯38.5度。嗯⋯這比上次高了一度,而且這次還有全身痠痛,是不是該去掛急診了呢?

補充說明一下,我平常對付感冒的方式就是「睡一覺」,有記憶以來沒有掛過急診⋯也很少發高燒。但是,成為孕婦之後,突然覺得每個決定都要很小心,好像一個不注意就會釀成憾事。

我左思右想也做不出結論,只好傳訊息給生過孩子的表姊們求救⋯為了不要顯得太小題大作,我細細斟酌遣辭用字,解釋完身體的情況還有自我評估後,小心翼翼地說⋯其實是用文字訊息,所以小心翼翼的情緒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總之,我說:「所以,我該去掛急診,還是再觀察看看?」

「觀察個屁啊,去掛急診!」

獲得了強而有力的回覆。於是,我媽就載著我去掛急診了。

到了急診室的掛號櫃台,護理人員先要了健保卡、確認我的基本資料、詢問掛號原因(這時候一定要記得說明自己是孕婦)。主述完畢之後,他們幫我量血壓、體溫,這時的體溫是39.1。那天急診室有點忙碌,走道上也都是病床,但是所有的護理人員仍然冷靜且態度友善的了解我的狀況,讓我覺得相當欽佩。

或許因為我是孕婦、或許因為我發燒39.1度,我幾乎沒有等待太久就聽到了我的名字。
醫師重新確認了我的身份、詢問了我來看診的原因、聽了我的胸腔、檢查我的喉嚨,並且從我的鼻黏膜採樣要做流感快篩,此外,還給了我一個杯子和試管⋯要做尿液檢查用的。留好尿液之後,醫生開了兩顆退燒藥給我,並且讓護理師幫我抽血、打點滴——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打點滴。

等待篩檢結果的過程相當漫長,我不停地跟肚子裡的寶寶說話——沒有説出聲音,只是在心裏想⋯至少我記得的是這樣xD。我告訴寶寶,我很愛他,希望他健康長大,希望媽媽這個笨蛋沒有讓自己染上什麼會傷害他的病。
如果你懷孕過,你或許就能了解,賀爾蒙狂飆的孕婦腦中小劇場是可以很瘋狂的。

手上的點滴留得非常緩慢⋯感覺好像過了一百年那麼久⋯

終於,醫師走向我的床邊,告訴我:「不是流感,但是你的扁桃腺發炎了。待會給婦產科醫師檢查一下寶寶,沒問題就可以回家了。」

不知道是這句話,還是前面那兩顆退燒藥終於奏效了,我突然覺得身體輕盈許多、痠痛漸漸消失、頭痛不見了,灼熱感也退了。那天最後,婦產科醫生仔細地用超音波檢查後做了結論:「胎兒沒有明顯異常。」
我才終於放下心,回家的路上一直打瞌睡。

懷孕之後才體驗到,原來你可以不用見面、不用聊天就瘋狂愛上一個人,為那個人如此牽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