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以後蝙蝠食咩?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Bristol University)的一位科學家聲稱,飛蛾已經進化出厚厚的「隱形外套」,以防止牠們的捕食者蝙蝠聽到飛行的發出聲波。飛蛾是蝙蝠的主要食物來源,蝙蝠靠發出聲納,再經障礙物反射,去捕殺獵物。

設計圖片

雖然有些飛蛾已經進化出能夠探測蝙蝠聲波呼叫的耳朵,但有更多的飛蛾對聽蝙蝠的聲音是「聾」的。進行是次實驗的托馬斯·尼爾博士(Dr Thomas Neil)發現飛娥已經進作出牠們的所謂的「隱形塗層」,可用為隔音罩。他說,飛蛾數百萬年的被動防禦機制已經進化,以抵抗牠們的主要掠食者。

設計圖片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飛蛾的胸部和翅膀關節上的皮​​毛如何減少它們對蝙蝠的聽覺。他解釋飛蛾胸部的皮毛在所有生態相關的超聲波頻率下,也有效隱身。

設計圖片

牠們的胸皮毛能充當輕質多孔吸聲器,有助於偽裝聲效,並提供生存優勢。從蛾的胸部去除毛皮使其檢測風險增加了38%。尼爾博士使用聲學層析成像來計算蝙蝠在捕食「聾蛾」時迴聲強度,以及兩種隻蝴蝶被捕時發出的迴聲強度。

在蝙蝠的食物中,比較去除胸毛的昆蟲去效果與那些沒有去除的效果時,博士的研究小組發現,它們的胸毛決定了飛蛾的聲學偽裝,與物種無關。

設計圖片

他說:「我們發現飛蛾比蝴蝶更厚更密的毛皮,這些參數似乎與它們各自皮毛的吸收聲音的性能有關。飛蛾的胸部皮毛能夠吸收高達85%的聲能。而蝴蝶最大吸收率僅為20%。」

尼爾博士的研究可以為超薄吸聲器和其他噪聲控制設備的仿生材料的開發做出貢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