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  蟠龍紋鼎 

 (本品附有國家古文物鑑定證書)

 130戰國蟠龍紋鼎  

高23公分、寬20公分

 

品件展覽紀錄: 

一、200210月台灣台中市文英館(海峽兩岸文物大展)

二、20035月台灣台中市文化中心(中國文物精華特展)

三、2005年台灣台中市文化中心(高古銅文物展)

四、20066月台灣新竹市文化中心(青銅文物特展) 

 

穿越逾二千五百年時光而來,經國家文物鑑定,本品乃東周時代、宮廷之王鼎也,全器以青銅精,器身精緻的滿佈蟠虺龍紋飾,充遠古氣勢、古樸造形,立即將時光拉回了二千五百年前,令神往矣

【不可問鼎‧可知其重】乃千古名語,道盡了商代青銅鼎之地位也,唐宋至明清時期官場有云〔商周青銅一品‧可抵官窯三百品也〕,重寶重器,惜哉、寶哉.

2013.8月20論收藏:  

 諸君們要說到古玉的收藏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在古玉界十年八年可能都還在基礎階段也,要知乾隆爺在位六十年,以皇室之力集歷朝歷代古玉之大成,還自稱自個為「玉痴子」,可知玉在中國人之地位,其遺留之「五福五代、宜子孫、子孫永寶等等」都明確指出玉乃傳家寶,傳國之重器也,但是以乾隆爺數十年之經驗,從故宮典籍之記錄來看,乾隆本身也常常看走眼也,也要和識玉及懂玉之大臣們互相考證,以正其正確之認知也。
 
    夫識玉者更要勇敢的追求真相及真品也,隨時更正自己的收藏知識,以追求真品為目標,這樣的收藏也才有意義也,老故宮委員那志良先生有句話:「十年八年能收到一真品之千年古玉,也就值得了」,真正道盡了古玉藏家的心聲也。現今當紅炸子雞的上等和闐玉、明清、乾隆品及清三代品件,在國內外拍賣場也炒翻了天,該更有價值也。只是朝代久遠,鑑識困難及各說各話者多,真正識玉懂玉者少如鳳毛麟角也,不是你看過幾本書,摸過了多少玉就能瞭解的,本人以超過30年之收藏經驗及心歷路程,歷經開店、展覽、出書,其跑遍了各大博物館,看遍了數百本國內外藏書及各墓葬的出土紀錄及參考影片,歸類出了八大鑑定方向及經驗法則,已經在本私藏山房網站幾年來陸續發表諄諄告之也,願諸君們真能夠識玉知玉也,而收到了一品真正的傳家寶物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