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蟬   殷    受沁白玉

 高52mm    體26mm   厚8mm

 

玉料為白色,原呈雞骨白,而後漸泛紅暈。正面為蟬形,大而圓之雙層眼圈位於平頭頂端兩側,頭部以粗陰線滿飾。兩翼下垂合併,中以平行陰線之弦紋帶分隔頭部與翅膀,翅膀與蟬體部分,均以陰刻卷雲紋裝飾。蟬體中央有對穿圓孔,孔中留明顯台痕,洞口外緣則以密集陰線圍成一圓圈包圍洞口。背面為蟬之腹部,分為二層,底層為蟬之本體形狀,隱起的一層則為略帶強度的雞心形狀,表示腹部。上有陰刻卷雲紋滿布,其紋飾似乎有著巫術上的意義。此蟬造型奇特,世不多見,實為殷代玉蟬之極品。

    從右圖冠蟬之正面觀之,蟬眼位於頭頂之兩側,大圓而稍微外突,此為殷蟬琢製上慣用形制。洞孔設於中央,也曾於河南安陽小屯村墓葬出土玉蟬見之。陰線琢刻工法,為斷續之短線銜接而成,與殷代"折鐵線"工法相同。蟬體中央靠左部位,白玉質之原色清晰可見,其餘部位則是雞骨白表徵,未經盤玩而泛紅,為真沁之自然變化。且表面顯現出橘皮狀腊脂收縮老化痕跡,弦紋帶陰線,部分已漫漶不清,故可斷言為殷代玉蟬。此蟬腹部形制特殊,其雞心形式,不知是否與西漢時期之韘形珮(雞心珮)有所關聯。若有所連繫,則雞心形式之出現,將又往前推進許多。洞孔設於蟬體中央,作為佩飾之器較不合理,且蟬腹帶有弧度,定為冠蟬,較合邏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