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pg

 

微笑的眼從新聞得知台南又有新景點啦!於是趁著8/26星期天雨有暫停的感覺,趕快熱血來去衝一波囉!^^

微笑的眼想讓大家了解創作者的創作概念,所以文字的資訊皆是引用自【街道美術館PLS】,整理如下:

展期|2018.08.18 - 2019.08.18(海安路作品將展至2020年)

 

城市伸展台|中正路(忠義路至康樂街)
城市的聲音|海安路(府前路至民族路)

【貼心小提醒】因為每件作品的說明牌都設計有QRcode,讓自由行的你透過智慧手機掃描,也能聆聽最原味的藝術家創作理念。而且所有裝置藝術旁都會有這個小指示牌,上頭會寫著編號、創作者、材質以及說明等項目。

 

DSC_0223.JPG

 

這個作品是在海安路與中正路的交叉口,旁邊就是大馬路,行人跟車子來來往往,

在這大十字路線上佈滿二十多組藝術家,為台南量身打造最貼近城市特質的40多件裝置藝術,讓中正路與海安路風華再現,更讓城市生活充滿創意與無限可能。

 

 

DSC_0446.JPG

【原色時代-慢光】

光傳遞快速,速度與時間的流動幾不可逆,僅在穿透透明介質的過程中稍稍減速,如果有一種介質可以慢下一道光,甚至可以捕獲它,是否會像三稜鏡一樣,留住一道虹彩光譜。以旋轉中的三稜鏡光柱,慢慢轉動,運轉起海安街區不同的光景變遷。

DSC_0442.JPG

【原色時代-光柵】

一條條虹彩光柱,遠近高低漸變排序,以光切割虛實交錯的世界,經由一面光的屏柵與移動變化視角觀看時產生的視覺錯動,反映著地區產業光影十色的豐富樣貌,象徵留駐的繽紛的沙卡里巴時期與文化。

 

DSC_0439.JPG

【漣】

站在海安路的中間,怎樣都想不起來兩側連綿的屋脊是如何被這筆直的道路給取代,而第11座通風塔便位於大街的最末端。〈漣〉在通風塔間,再現出一片如水的簾,波光粼粼的,它隨風盪漾著,繼續講著海安路的過去與未來。

 

DSC_0459.JPG

【光電獸】

將街道上的車聲、人聲、喧嘩聲轉化為波光粼粼的聲響與燈光變化,呼應地景的轉變也呼喚出市場裡喧囂的場景。整點燈光秀之外,也透過電腦運算現場聲音的變化,有雨天的輕盈和夜晚的活力,讓音樂不間斷,像是一首演出長達兩年的街道交響樂。

DSC_0226.JPG

【厚禮】

大紅色給予人的感覺就是喜氣洋洋,聽說台南人以前嫁女兒嫁妝要一牛車,所以台南人給予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厚禮數】

 

DSC_0227.JPG

 

台灣昔日民間喜慶,如訂婚、結婚、敬神、謝神等儀式,都用謝籃來當節慶裝禮品,《厚禮》就是以謝籃為創意主題,在南大美術系師生團隊合作下,加入福、祿、壽的圖案,把作品放大為4.45公尺寬、6.68公尺高,變成一項藝術創造。

 

DSC_0449.JPG

 

晚上打上燈光後,非常的搶眼好看,有種在看放大版剪影的感覺,

 

 

DSC_0465.JPG

 

【記憶重量】

創作者將海安路被拆除的舊涵構材料重新轉至到現場,讓人們知道這段曾經的歷史。「電線」溝通了居住空間與城市公共空間,它卻常常被隱藏;創作者將電線捲成五層同心球體,安裝在兩座通風塔之間,讓人重新體會這顆「記憶之球」的重量。

微笑的眼想不到用電線捲成的球體,竟然在打光之後,呈現出一種特別的時尚藝術感,

 

 

2.JPG

【漂浮之塔】

古典雕塑與當代雕塑最大的差異是基座的有無。在本作品中,藝術家把通風塔和古典雕塑做類比,企圖將基座去除掉,透過鏡面反射來造成視覺上的錯覺,把水泥基座給消除,讓通風塔就像漂浮在這個城市之中。

微笑的眼覺得通風塔因為鏡面反射的關係,真的有一種飄浮在空中的感覺耶,這樣的感覺非常的奇妙!^^

 

DSC_0481.JPG

【海安五條】

台南中西區因五条港生成,不管是物產、廟宇、巷弄,進而有今日的生活習慣,後因河道淤積與都市規劃演變至現在的街區樣貌。透過作品將今日之街道與過去的渠道套疊,中央走道象徵海安路,並搭配陣頭、電子花車、傳統北管等遶境的聲音,以及從廟宇擷取色彩製作的萬花筒來彰顯此區域的歷史厚度,讓民眾與作品互動之餘,能認識此區域的歷史發展與地理景致變化的關聯性。

建議大家白天來拍色彩會比較鮮豔吸睛喔!

 

DSC_0436.JPG

【聲繭】

繭的裝置源自一個對未來住屋的天真想像,以仿生自然繭的形態想像人們居住在自然的繭屋裡,開啟聲音、藝術、住民、城市與環境間的想像力。 採集各種屬於台南在地的聲響,後製編輯之後成為台南獨特的城市音景,建構與召喚回屬於五條港的歷史想像和海安路的生活記憶。

 

DSC_0489.JPG

聲繭不是只有一個喔!在海安路一段跟二段,總共有六個,播放的聲音都不一樣,正等著你去探索,

 

DSC_0591.JPG

【喉光普照】

公雞總在破曉時分肩負起報時的角色,牠是農業社會最可靠的品牌,全年無休。當社會轉型,公雞的時序和本能漸漸錯亂,趾高氣昂的形象淪為憑弔晨光的幻影,劃過天際的長鳴成為普照時空的象徵。

微笑的眼記得小時候只要聽到公雞的啼叫聲,就知道天亮了,準備要起床上學了,真的堪稱是古早版的免費鬧鐘呢!

 

DSC_0495.JPG

 【TAG海安&愛的OS】

DSC_0493.JPG

海安路街區曾是古代運河的碼頭所在,船上的旅客與貨物在此交會,並且被檢查登記,就像是現在的海關機構。

藝術家以竹篾做立體3D版的對話雲,民眾能拿起手機來借位拍照,並在照片上的對話雲裡輸入文字之後「打卡」留下停泊的證據,同時也讓自己成為台南城市的美麗焦點。

 

DSC_0492.JPG


對話雲燈光的變化,真的很美、很夢幻,有心儀女孩子的人,可以在這裡拍照,然後加上溫暖的文字,很適合拿來告白^^

 

DSC_0550.JPG

【亮亮雲&亮亮海安 | 朧雲&朧海安】

 

DSC_0538.JPG

 

過往時候五條港渡頭迎送著來往的船隻,作品使用燈塔的形象來設計街道傢俱,並且紅白相間的搭配就像復古髮廊一樣引起遠方人們的注意。燈塔就設置在有雲妝點的通風塔旁,燈光像是呼吸一般漸明漸滅,形成一片溫暖的風景。

大家可以坐下來跟造型可愛的小燈人一起合照,充滿童趣的畫面是非常適合拍照的場景,

 

DSC_0552.JPG

 

結果微笑的眼走到另一邊,發現上面還有一個小燈人,感覺好像在跟大家說嗨^^

 

DSC_0564.JPG

【划水仙-光之渠】

「划水仙」是早期船員向水仙王祈禱的一種方式。此作品鄰近水仙宮與清代的南勢港,即今日的水仙宮市場。

〈划水仙-光之渠〉藉由光為媒介,串聯虛實空間,呈現有如於浩瀚無盡的汪洋中划水前行的意象,並以互動形式讓參與者體驗身歷其境的空間經驗。當參與者與裝置互動,通風塔外部的燈光將由明轉暗,而內部燈光逐漸亮起的同時,串聯兩座通風塔的光帶將呈現如水浪波動的效果,當(轉動划桿)速度越快,裝置的燈光效果將愈為顯現。

 

3.JPG

 

微笑的眼覺得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會有一種跟自己對話的奇妙感覺,而且後面有超多分身的,也超適合拍搞笑照的耶!^^

 

DSC_0579.JPG

【搖曳水影】

為〈划水仙-光之渠〉的系列互動燈光裝置,民眾可坐於如椅凳般的裝置上,以身體的搖動力使裝置產生相應的光影效果; 彷如行者乘著小船,搖曳的船身划破水面, 波光粼粼、水影生姿。

 

我們那天去拍照的時候,剛好是下雨的天氣,所以無法拍坐在椅凳上的畫面,明天開始天氣會開始轉晴了,大家可以試看看坐在燈光裝置上搖動身體時,產生的投影效果一定很有趣

 

4.jpg

這次很可惜的,我們只拍到海安路上的藝術作品,錯過了位於中正路上的藝術作品,回來寫文查資料時才發現,如果大家有去台南旅行時,可以順訪這個最新景點喔,微笑的眼推薦給大家囉!

【附近景點】正興街市集、神農街、藍晒圖創意園區、蝸牛巷、台江國家公園

【台南】蝸牛巷~鬧區中的幽靜山谷~跟著蝸牛的足跡~細細品味巷弄中的文青氣息~

【台南】正興市集/6公尺高巨型扭蛋機/莉莉冰果室/漁光島~走走晃晃超愜意~

【台南】全台唯一水上高腳屋~就在台江學園/台江國家公園~白色系建築群搭配俐落幾何線條~最新IG打卡景點~一拍照就完全停不下來啊!^^

 

以上文字內容參考資訊:街道美術館官網https://www.smoa.art/booklet

 

 

有些旅遊資訊、小景點或美食訊息,會提前在粉絲專頁發佈, 不一定會每篇都寫成文章喔! 想知道最新訊息,可加入粉絲專頁隨時追蹤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