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介紹的是UQ BEL下面的一個為公益組織出謀劃策的項目,Community Engagement Program,簡稱CEP。這個活動每年會開放申請兩次,完成時間是一學期。澳洲有非常多的公益組織,他們服務的對象各種各樣,有退伍軍人,病童,無家可歸的人等等。大家都知道,做公益往往經費有限,很需要一些同學幫忙出謀劃策做研究。BEL作為中間人,聯繫各種組織,了解他們的需求,而我們作為學生,就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這些任務。參加CEP不需要自己組隊,只需個人報名。在開放申請時,學院會放出多達二十多個項目,他們屬於不同的組織,有的需求偏向marketing,有的偏向數據分析

等等。只要你選出自己心儀的,就等著學校分配了。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參與的好處——

學習和不同的人合作

能夠有機會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這個經驗是很寶貴的。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未來工作的時候很可能會遇到各個地方的同事。那麼你準備好了嗎?在這個項目里,你有機會和不同國家的同學組隊,彼此說著不一樣的語言,不同的處事方式。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學院的項目負責人提到,在分配組合的時候,她故意會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在一起,因為她想這樣更能鍛煉大家的溝通能力。

看到澳洲不一樣的公益文化

眾所周知,澳洲有很強的公益,志願者文化。這些組織有大有小,他們服務著不同的人群。我想這也是我留學澳洲期間一個重要的學習。當社會有不同的公益組織,人和人之間互助,更多人就會等到幫助。比如說,這邊有一個叫做Orange Sky的組織,就是幫助無家可歸的人洗衣服,是很細分的公益對象了。當我們以後回國,是不是有可能將這些經驗也帶回國呢。

實現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大學生,其實是有能力為社會提供幫助的一群人。要幫助需要的人,可能你想支教,到山區服務這些對你太遙遠,那麼CEP這樣利用課餘時間為公益組織做策略的項目就非常適合你了。主要還是在學校里完成,有時候會跑跑外面見見公益組織的負責人。


這個學期,我參加的項目是為一個幫助病童的組織的年度籌款日製作市場營銷策略。從7月份開始,5人一組。我們的小組有本地生,有留學生,大家讀BEL的不同專業,有本科生,有研究生。儘管已經有任務大綱,我們還需要走訪公益組織的經理了解切實需求。持續三個多月的項目,我們需要做presentation,寫報告……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組織的負責人邀請我們去兒童醫院看他們真實的工作環境。作為留學生,如果不是這個項目,我大概沒有機會去到澳洲的兒童醫院。在那裡,我看到了醫院裡一個很大的活動室,是專屬於各個慈善組織的,有Starlight, Radio Lollipop等等。生病的小朋友在醫院是很容易孤單的,他們的爸爸媽媽要上班,還得照顧家裡的其他兄弟姐妹。而這些慈善組織的存在,能讓小朋友還能有些歡樂。爸媽也能放心交給志願者,因為這些組織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如果我們做的事情,能讓這些小朋友住院期間過得快樂一些,那就很有意義了。

回到項目本身,三個月的過程其實對於我來說是很寶貴的學習經驗。我們每個人都為這個小組貢獻自己的技能想法。因為我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會使用不同的APP,不同的軟體,再加上各自的專業知識。有時候真的會感嘆哇太厲害了,如果不是在小組裡我一定做不出來。經過了三個月的「革命友誼」大家已經凝聚成了一個相熟的小組,這些是無可替代的。

我們做的小成品

下一學期的CEP也快開始申請了,只要是BEL的學生都可以報名(只限BEL學生)

詳情請參照網站:

bel.uq.edu.au/community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