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型是四六級考試中最容易得分的題。

不知道你有沒有研究過,隨便哪家試卷真題給出的答案。仔細看一看,你就會發現真題出題的位置,都在段落匹配材料的首句或者末句(大多),當然也是有出在材料中間的,你得往中間看,我告訴你,這是少數。這句話我不知道我表達清楚沒有。

不信你自己看好了。其實很明顯,給出的答案解析里,這些出題位置一般都給你下劃線標出來了。你一看就能看見。

說完出題位置,就不用我再多說了吧?每次看段落材料,不需要把整段看完,你只有需要看第一句和最後一句。如果有,你勾上寫完便是,如果覺得不像,沒有,或者把握不大,你可以先跳過。這樣下來你其實可以做完一半,甚至六道七道。

然後你選完的這些,全都別再看,當然它有幾率一個選項出兩次。這也是低幾率,記住,我們是要得高分,不是滿分,不要為一個選項糾結。四六級考試中,時間很重要,這個時候,就是回來看肚子,就是中間你上一步沒看的部分,這個步驟完之後,我敢說你能已經做完九道題了。

最後一道題在哪呢?隨緣。

千萬記住一個原則,就是2+1。兩個原詞重現,一個同義替換。這是定位關鍵句的關鍵。當你發現段落材料的定位句和題干2?1匹配上時,你就可以很自信的選上去了!包你對,你不對,你來找我,我給你考好不好?其實我覺得當你就算哪怕不確定的時候,你發現有同義替換的這個詞之後,而且你又認識這個同義替換,我覺得你都應該在考場上高興的跳起來,因為這就是他出這個題型的目的。懂了吧,打敵人就要打在他的點上。

關於題目中的定位關鍵詞怎麼選,那就是首先考慮用名詞來選擇它,如果整片材料講的就是那個東西(某一個名詞),那你就不要用它定位了,定位的你會發現滿篇全是,總的原則來說,題干!題干里出現三次的名詞就不要用了。

最後這個題是很容易拿滿分的,拿不到滿分起碼也要拿到九個題。

最後,祝你們考試加油。不要再在12.15考試的時候買套真題來練習了。四六級不難,不要重在參與。晚安。


剛考完六級,這回聽力是真的難,作文出卷的挖了坑,personal interest是個人利益的意思,很多人都按興趣愛好的意思來寫的,包括我(捂臉)。對了對答案,不出意外的話,段落匹配應該是全對。其餘題目血崩。。。言歸正傳

這道題按道理是不值得花十幾分鐘以上的,頂多十五分鐘,並且寫完趕緊填卡上,不要再看,這題我花了大約十五分鐘,其實有點過了,不過我個人覺得多花幾分鐘保證一下正確率也好。

網上很多都是先看後面的語句然後再去文章中找的,但是這種於我壓根不行。。因為我看一眼到對應段落找的時候我就已經差不多忘了那句話講啥了,然後又翻過去看句子,再回到段落看,這樣十個選項下來,其實時間浪費很多,反正我是這麼認為的,後來我就試了一下反過來,先不看後面的句子,直接看原文,比如先看第一段,將你認為的跟段落主旨有關的句子或者關鍵詞(比如人物引言這種通常表示觀點)畫出來(這個技能無他,只能多做來獲得),然後再去後面的句子找相同意思的,或者你可以再之前先過一遍後面的句子,過一遍就行,不要耗太多時間。回到匹配這裡,這時候你如果找到了一句話跟段落主旨相似,能確定就選了並在這個段做個標記代表匹配完了,不能就繼續看下段,如果確認沒有跟段落匹配的句子,趕緊跳下一段,別猶豫。這樣一趟下來,一般來說可以解決7-10題,此時時間大概也是7-8分鐘,然後你只要再為數不多的段落匹配為數不多的句子就可以了,做完大概是十一二分鐘的樣子,這方法我個人覺得很好,你可以親自試一試。


我覺得做這個題眼力一定要好,另外就是同義轉換的能力要強,可能題目僅僅把句子中的某個單詞用同義詞給替換了,但是就不認識了,或者原文可能是用動詞在表述,題目中換成了名詞,另外就是多練,熟能生巧。


我真的要講一個超好用的技巧,是在一本小書里看到的(雖然我之前一直覺得閱讀沒什麼實用的技巧。)但這個真的對我很有用:

1閱讀前五段,勾畫你認為關鍵的單詞(新詞,反覆出現的詞,斜體等)或者句子(中心句,轉折句等),了解每段的大概意思

2閱讀所有問題,邊讀邊勾畫關鍵詞,與前面五段作比較,但凡有所懷疑的都標上。

3從第六段開始繼續閱讀,勾畫關鍵詞,與問題作對照

4後面段落重複3

over


一點微小的經驗:

做長篇閱讀時的技巧:首先看10個選項,找出每個選項中的關鍵詞,劃線畫圈做記號然後讀原文,不用每句話都看懂,大致意思懂就行,因為文章很長,沒有那麼多時間把每句話都弄明白,而且整道題分值低,花太多時間不值得。

在讀原文的過程中就要

1.根據段落主題縮小查找範圍,感受出段落大意。

2.或者運用「同義變換」原則快速判斷(詳情可見華研的書)。

3.你也可能在讀的過程中碰到十個選項中的原句,那麼就是要選的段落了在找到答案時,快速在段落中把包含答案的句子下劃線,並打個小勾,表示這就是答案,方便後面有時間檢查把答案緊靠著寫在10個選項句子的後面有些段落可能會選兩次,有的段落也可能選不到,選到兩次時不要感到奇怪,自己能找到依據就沒錯。建議這道題在10分鐘內完成,如果文章太難或者看不下去時,考試時放到最後來寫附上我按這個方法寫的一道題。一起加油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