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方向感一般是依靠參照物形成的,在森林的樹都差不多,沒有參照物,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除非選擇了固定的目標作為嚮導,否則,人們是會迷路的,因為彎曲的道路、茂密的森林、遙遠的距離會遮住目的地。

避免迷路的方法:

1·你必須隨時隨地觀察周圍的地形,以確定方向。儘可能遠地目測一下這一地區,確定左右各種固定的目標嚮導,如山峰、絕壁、寺廟、大樹等。

2·出發前要對你營地周圍那些突出的目標有個清楚的記憶,以使在你返回時,能用這些目標作嚮導。

3·當你離開一條道路,一條小溪,一條小徑,一條河流,一個山峰或一座寺廟時,要記住是從哪一邊離開的,把這些作為基本路線。

4·記住來時與返回時你經過了多少溪流,旅途經過了多少山峰,多少叉道。將自己走過的路畫一個線路圖。


人在沒有參照物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偏離方向,回到剛才走到的地方,而人在發現自己迷路之後,會更心慌,更難以辨認。


森林迷路容易打轉轉,這個問題也適合在沙漠、草原上,歸納而言,就是在缺少參照物的地形上容易走圈圈。

到了森林以後,因為置身樹林中,看不到遠處,缺少參照物,所以就很容易打圈。

解決之道:

1.看地形:最好是能到一個高處,看清地形再行動。看清地形後,再決定是順山脊走還是順山溝或溪水而下。

2.要學會野外辨向,照一個方向走。當然這個是建立在你缺乏相關工具的基礎上的。

3.沿途留下記號,折個樹枝,擺幾塊石頭,用來指示方向,避免轉更大的圈子。


這種情況不僅在叢林里,在荒郊野外也有,特別是晚上。因為失去了方向感,越走不出去越著急,越著急越走不出去,這是俗稱的鬼打牆。一般這種情況有兩種破解,一是天亮後找到了方向,二是遇見別人指點迷津。


老家的房後是一大片樹林,據老媽說,當年生我的時候接生婆在樹林里繞了大半天也沒找到路,幸虧我爸等不及了去找的。我覺得我能活著很慶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