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MBA題目


(⊙o⊙)哇,這個問題往大了說是個課題。往小了說就是怎麼掙錢怎麼來!

我見過有把江西,江蘇的水泥往福建運的。為啥?當地水泥廠少,用海運從外地運到福建照樣有利可圖。水泥的保質期遠遠高於混凝土,水泥在海上瓢倆月還能用,混凝土別說瓢倆月,兩天就成實心船了。倆小時才是混凝土的保質期。

還有一方面是產品附加值。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熟料。混凝土的成分更多一點,水泥,礦粉,粉煤灰,沙子,石頭。這裡面最貴的就是水泥。然後水泥的佔比不多。一方混凝土大概兩噸多重,石頭佔一半,沙子佔小一半,剩下的才是水泥礦粉粉煤灰。石頭沙子就是附加值非常低的天然材料。

不用強調沙子石頭現在緊張的局面。緊張是因為價格便宜。漲到三百一噸,你看這沙子石頭還會不會緊張。水泥一噸掙十塊,外地運費五塊,往外地銷大不了純利潤低點。混凝土一方掙十塊,往外地銷運費十五。賣一方還虧五塊?你說為什麼混凝土不能漲價?因為當地攪拌站也可以生產啊,人家運費低,你想高價賣,得先問問買家答應不答應。如果某個地區國家限制禁止建設攪拌站,想要混凝土只能從外地買。那周邊地區的混凝土就算是外銷了。

總而言之,混凝土不外銷就一個根本。賠錢的買賣沒人干!


既然是MBA那就從經濟的角度分析,水泥主要成分以硅酸鹽為主(大部分),那麼硅酸鹽的產地分布就已經是地域性的,其他無資源的空白地區又不得不需求,所以全國銷售,但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砂石和水泥,如果做成乾粉裝就是把砂石和水泥預混再銷售,有的地方很運費比材料成本還高,也沒有什麼技術屏障那麼運輸成本大大提高,本身的附加值沒有單獨的水泥附加值高。所以本地加工主要是成本,其次就是加水混合後的材料有一個初凝時間,那麼從時間成本損耗上也是大大提高,所以混凝土全國銷售的運輸成本高於材料成本本身就只適合當地銷售。水泥受原料限制又是建材類必須品,擁有絕對的資源優勢控制著上游採購,所以可以供給空白市場,而空白市場只需要購買水泥,當地即有砂石,說到砂石這個本身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當地生產,建築用砂只能是河沙,所以這個你看看地圖就知道資源也是區域性分布有限,綜合混凝土材料裡面兩個都需要區域採購成本,不說凝固的問題,那麼剩下的水這種材料都要異地採購的,更不要說保證初凝的混凝土運輸車的成本增加。所以從經濟成本上混凝土和水泥比不適合全國銷售。


水泥也只是區域性的啊。一個水泥廠的覆蓋範圍也是一定的。大的水泥集團也是通過在不同區域分別建立生產基地來實現市場佔領的。

混凝土是現做現用,時間到了會凝固。其實水泥也是,磨好也就個把月時間,時間久了會影響質量。這也是為什麼每到旺季水泥磨需要加班加點才能保證供應的原因,因為不可能淡季生產多點囤起來。

唯一能囤的,也就是熟料了,大水泥廠都是建大點的熟料庫,既可以不同基地之間調撥,也可以作為自身的庫存。

這個題目感覺不嚴謹。實際上隨著環保壓力,水泥廠和混凝土攪拌站的分布本身就是前者遠離市場,後者靠近市場,而且水泥銷售大宗買家,還是混凝土攪拌站,大型工程可能會有自己的攪拌站,但分布來說的話,也是靠近市場的


為爛大街的MBA回答一個水貨問題吧。找一份混凝土開盤鑒定看看,原材配合比,初凝時間,終凝時間等主要參數都有,很不幸,後兩項都是以小時為單位記錄的。水泥保存完好,質保期是以月為單位。在大北京,也沒人敢跨一個區採購混凝土的。砼一遇到堵車基本就廢了。


謝邀,

這個問題學術上的分析我不懂,但是實際的情況我了解一些。

你別說全國銷售,就是同在一個城市,也不是你想賣到那個工地就可以賣到哪個工地,你公司拉沙石混凝土的車輛,有一幫人可以威脅司機不讓車輛從某條路上路過。實際上,各派勢力早已劃分好了勢力範圍了。

你坐在家裡查資料+思考這些問題,可曾走訪企業了解過?


從MBA的角度回答,混凝土是需要短時間內使用的產品,而水泥保質期比較長。從時間效力上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來售賣區域的劃分是合理的。


混凝土是濕的,保存期短,如果從河南運到北京相當於啦一車石頭。水泥只要不幹哪裡都能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