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八號上午八點國行發售,八點零三購買成功,二十號上午到手。整個過程十分流暢,我在寫這份體驗的時候HomePod也在播放著聲音。

外觀怎麼看都恰到好處

第一次拿起HomePod時,驚訝這玩意兒比想像中要重,外部包裹著網眼織布,柔軟且有阻尼感。通體黑色,除了有一個電源線,完整無介面,頂部屏幕和底部與網狀織布嚴絲合縫,我把它放到過客廳、廚房、書房和卧室,不僅放到哪都合適,還給房間增添一種優雅的感覺。頂部屏幕顯示Siri和音量??,喚醒Siri時顯示的圖像很現代比在手機上看著更賞心悅目。

聲音效果是亮點

HomePod開始在家播放音樂,其中很深刻的感受就是音樂如水一般充滿整個家的任何一個房間。一百多平米,客廳的HomePod開始放歌音量百分之六十,所有房間門打開,每個房間都環繞著音樂,和平常揚聲器單純放大聲音使每個房間都聽得到不同,那種感覺彷彿每個房間都有一個獨立的發聲體,效果與在客廳聽大致相同只是有一些音量的削弱。 這主要是因為它的空間感知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它會首先釋放一到聲波來偵測自己的位置,之後就不斷發聲通過牆壁反射充滿房間,讓你在哪個地方聽都相差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低音,在播放_all falls down_時副歌部分的連續低音,震的整個客廳都在顫抖。

交互體驗

我覺得體驗首先來自於HomePod需要插入插座來進行供電,作為擁有藍牙音響(jbl pulse2)的用戶,我深知藍牙音箱對於我的一個弊端——需要開關機和充電,需要開關機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你要主動的進行開始和停止音樂這個動作,那麼你的流程是這樣的_想到一個音樂??打開音響??播放音樂??聽完關閉_,那如果音響一直就是打開的狀態呢?你的流程就是_想到音樂??播放音樂_。這樣很多場景就變得開始有意思了,可以在睡前聽音樂並設置好音樂停止時間伴著音樂入眠,可以想到一首歌就開始播放,可以把音樂作為一個家的背景聲。 能夠持續供電的好處很多,比如增加HomePod內部的揚聲器使音質提高,增加麥克風數量來更好的採集聲音,採用A8晶元來實時處理……

hey Siri更好用了

HomePod 內置六個環形排列的麥克風,用來捕捉房間內的各種聲音。有了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再加上回聲和雜訊消除功能,你只要說聲「嘿 Siri」,HomePod 就會聽到你的呼喚,即使你正在房間的另一端,家裡還大聲放著音樂,也無需特地提高音量。 在實際使用上,把HomePod的音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這個音量已經屬於擾民音量,我在房間另一側正常音量喊hey Siri,我估計即便是和我同處一個房間的人都可能聽不到我的聲音,但是Siri可以聽到,非常順滑。這個體驗要比在iPhoneX和iPad Pro9.7上要好很多,無論是識別率還是反應速度上都是相當滿意的。

結尾

HomePod對於家庭的改變是巨大的,它很容易融入家庭,現在我爸媽(非蘋果用戶)已經熟悉了它的交互方式,早上起來,我爸開始:「hey Siri播放我和我的祖國。」我媽在做飯時候也不只是單純的油煙機的聲音。我可以讓它隨便播放點我喜歡的音樂,apple music在我的訓練下,推薦的都是我蠻喜歡的音樂。家裡可以時刻充滿著音樂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妙的聲音,這時候HomePod的廣告語『家的新聲』就顯得十分貼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