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率爲7.2‰,較2017年下降了0.5個千分點,再度刷新2013年以來的最低。與2013年9.9‰的結婚率相比,2018年該數據已經下降了近三成。

  所謂結婚率,是指結婚對數佔總人口之比。也就是說,2018年每1000人中有7.2對結婚人口。從各省市自治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其中,2018年上海結婚率只有4.4‰,創全國最低,浙江結婚率也僅爲5.9‰,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結婚率同樣偏低。

  資料圖

  與之相對的是,結婚率最高的幾個地區是西藏、青海、安徽、貴州等地區。貴州2018年結婚率達到11.1‰,全國靠前。全國結婚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區,這一數據相差一倍多。

  隨着中國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萬美元,逐步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結婚率卻越來越低,並且越發達的地區結婚率越低。有專家指出,結婚率下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晚婚,初婚時間進一步推遲了。另外,結婚率的下降與人口結構關係很大,隨着老齡化的發展,結婚適齡人口的比重在相應減少,這必然會導致一般結婚率的下降。

  生活成本太高?

  對於專家的觀點,市民們卻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少人認爲,隨着經濟發展節奏的變快,生活成本的不斷攀升成爲不少人在面對婚姻或者擇偶時猶豫不決的主要因素。“結婚是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如果結婚後生活壓力變大,那還不如自己一個人過。”這是當前不少年輕人對婚姻的看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工作狀況、收入情況、是否有獨立住房等經濟因素,對年輕人的婚姻競爭力也有着重要影響。儘管許多人說他們結婚是爲了愛情,但調查顯示,經濟壓力似乎成爲年輕人權衡自己結婚能力或者說意願的一個重要指標。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新生兒數量跌破1500萬,較去年相比,人口減少約200萬。如今,中國結婚率又再創新低,兩則新聞一結合下來,讓不少人擔憂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全國人口出生率、結婚率雙雙下降,有人將矛頭指向房價,網絡上更有不少人高喊:高房價不僅是年輕人的“避孕藥”,還是結婚率暴跌的最大元兇。

  而一二線城市的情況就更加嚴峻了。由於收入高、崗位多、機會大,一二線城市聚集了全國各地前來打拼的年輕人。可對生活在異地他鄉的外來人羣,他們難以在這個繁華的城市裏紮根,無法打破高房價這層阻隔,以致於要麼繼續待在一二線城市躊躇一生,要麼退居至三四線城市,過小老百姓的生活。

  出於種種原因,不少年輕人結婚年齡越來越晚,甚至有不少人傾向於接受終身不婚或丁克的理念。而隨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結婚,人口出生率也將受到影響。有專家認爲,應順應自然規律,在合適的年齡完成婚姻大事。同時專家建議廣泛開展婚戀教育,“婚戀教育非常重要,如今不少年輕人是依靠本能去結婚並維持一段婚姻,他們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應該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樹立正確的婚戀觀”。

  由於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適齡青年往往對結婚往往避而遠之,晚婚晚育已成普遍現象,大齡剩男剩女更是屢見不鮮,成爲社會上熱議的話題。對於這一現象,網友們有什麼想說的嗎?是什麼讓你們選擇晚結婚、不願結婚、不願要小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