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赫頓】

  她想擁有得不多,只是一生都沒有得到。

  “我要的不多,哪怕只是一個貧窮溫暖的家。”

  這是Barbara· W· Hutton晚年的自白,

  她說的那麼誠懇,

  聽起來一點也不像是曾經身價20億

  全球最富女性之一說出來的話語。

  不過這應該纔是她的真心獨白,

  因爲財富並沒有給予她應得的愛。

  7次婚姻與高額的贍養費

  讓她越來越參悟不透這世界上的愛,

  以至於看遍了世間冷暖的芭芭拉·赫頓

  最後與那些彰顯身份象徵的珠寶爲伴,

  她相信這些物質上的財富,

  纔是最忠誠的守護者。

  Woolworths百貨

  芭芭拉·赫頓出生於1912年11月14日

  是美國Woolworths百貨公司創始人的外孫女,

  她的父親是紐約投資銀行

  E·F·Hutton聯合創始人,

  這樣高配的出場方式註定着

  芭芭拉·赫頓不平凡的命運。

  芭芭拉與母親

  父親的花心讓母親飽受煎熬,

  在芭芭拉5歲時候母親選擇自殺,

  小芭芭拉親眼發現了母親的屍體,

  這使她的心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她總是覺得美好的一切都是不可靠的,

  缺失的安全感使她一生都不知道

  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

  也正是因爲母親的離開

  她開始了“貧窮”的一生。

  父親在她母親離世後

  沒有將她留在身邊撫養,

  小芭芭拉被保姆帶着

  輾轉在幾個親戚的家中,

  生活上無處的可依的她,

  內心充斥着對家的渴望。

  7歲那年芭芭拉得到了

  2800萬美元的信託基金。

  雖然她的爸爸不是個好父親,

  但他卻是個好的投資銀行家,

  21歲生日時信託基金的遺產

  已經達到了4200萬美元,

  在當時5美分能買一張電影票的年代,

  這已經是個天文數字。

  搖身一變芭芭拉·赫頓成了名副其實的富豪。

  鉅額的身價也藏不住一顆無處安放的心,先天缺失的愛用金錢也無法禰補。18歲的時候芭芭拉·赫頓遇到了格魯吉亞王子——亞歷克西斯。

  作爲“三無”的落魄貴族,亞歷克西斯明顯覬覦着芭芭拉的財富。世人也對這段感情並不看好,無論是兩個人的出身背景,還是考慮到亞歷克西斯還是有婦之夫。

  亞歷克西斯當然不能坐以待斃,

  他設計讓大家覺得芭芭拉與

  同性戀的表哥關係曖昧不清,

  隨後站出來拯救,

  奈何懵懂無知的芭芭拉怎麼能

  抵住這英雄救美的戲碼,

  兩人火速的結婚。

  這是芭芭拉·赫頓第一次舉行婚禮,也是人生中最隆重的一次,她收到了父親在卡地亞定製的翡翠項鍊。這條項鍊對芭芭拉有着深刻的意義,也讓“翡翠”在內心中埋下種子。

  後來她在舊金山寶石專家的建議下,她重新定製了鑲嵌紅寶石以及鑽石的黃K金與鉑金的鏈釦,紅與綠的碰撞更突顯翡翠的柔美。2014年香港拍賣會上拍到了2.14億港元,刷新了翡翠首飾的世界拍賣紀錄。

  婚後一年,王子就花掉妻子數百萬美元,

  但是芭芭拉·並沒有在王子的身上得到愛,

  相反她買到的是無邊的折磨。

  當時芭芭拉·赫頓得厭食症時,

  王子連探望都懶得去,

  並且說:一切都是看在錢的份上。

  天道好輪迴!後來亞歷克西斯死於車禍。

  芭芭拉·赫頓與伯爵

  缺少關愛的芭芭拉·赫頓抗拒孤單,

  即使是用錢換來的假象,

  她也渴望有人來陪伴。

  摻雜着金錢的感情無法純粹,

  因此同年她又落入同樣的全套,

  雷芬特羅夫伯爵出現在芭芭拉的世界中,

  兩人結婚誕下一子,

  他是芭芭拉·赫頓唯一的兒子蘭斯。

  騙局早晚會被揭穿的,

  卷錢做非法的生意、家暴、

  逼她放棄美國公民的身份…

  三年後,這段關係還是以離婚收場,

  兩人還爲撫養權問題弄到了法庭。

  芭芭拉·赫頓依然沒有意識到

  她是因爲內心的缺失,

  才把每一根橄欖枝都當作救命稻草。

  4年後,27歲的芭芭拉遇到了

  她的第三任丈夫——加里·格蘭特。

  他是當時好萊塢黃金時代最受歡迎的影星,

  兩人閃婚受到了當時媒體極高的關注。

  公衆戲謔的稱他們是“Cash and Cary”,

  這令格蘭特很不舒服。

  當時芭芭拉身邊還包圍着一羣寄生蟲,

  正像格蘭特所描述的:

  “搖着尾巴追逐在芭芭拉身邊的人,

  有戴着歐洲王子頭銜的,

  再加上酋長,一個軍事家,

  和幾個操着法語的英國人,

  如果再多加一個假伯爵進入這個房子,

  我真的會窒息而死。”

  這段婚姻如大家預料的那樣沒有走到最後。

  加里·格蘭特按照婚前協議那樣

  沒有拿她一分錢,

  他成爲了唯一一個沒有要贍養費的丈夫。

  芭芭拉越來越多的遊戲人間的態度,

  讓她已經看不清世間的感情,

  財富與利益帶來的讚美

  矇蔽了她美麗的雙眼,

  燈紅酒綠往往與紙醉金迷是相伴的。

  隨後芭芭拉·赫頓又開始貴族“集郵”,lgor Troubetzkoy算得上是俄羅斯王子、而且還是法拉利車隊的F1賽車手,伊戈爾對待芭芭拉耐心有加,他帶她去看最好的醫生,芭芭拉毒癮發作時他也陪在身邊,任她“折磨”。

  即使百般關愛,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她也無法適應伊戈爾四處漂泊的生活。兩人感情出現裂痕後伊戈爾提出了離婚,而芭芭拉選擇自殺的方式作爲迴應,極端的態度與崩潰的內心,讓她像一輛失去駕駛員的賽車,一頭猛進,不知方向。

  波菲里奧與芭芭拉

  生活還在繼續,悲劇也還在循環,

  之後芭芭拉·赫頓遇到了花花公子波菲里奧、

  德國網球明星運動員戈特弗裏德,

  芭芭拉冠名了渣男收割機的稱號,

  許多段戀愛都是開始的轟轟烈烈,

  結束的悽悽慘慘。

  芭芭拉的心也打磨的越來越硬,

  也包裹的越來越牢。

  《貧窮的女富豪》

  也許她只是想找到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人,可是她的丈夫卻一個個的離她而去,婚姻中誰對誰錯很難去評判,而芭芭拉·赫頓心中愛的缺失和認爲金錢可以換來一切的觀念,可能就是問題的癥結點。

  正是因爲這些,以芭芭拉·赫頓爲原型的電影,會取名叫做《貧窮的女富豪》,貧窮在內心,富有停留於外在。

  《貧窮的女富豪》劇照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1972年她的獨子死於空難,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無法讓人感同身受,

  去世前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的蘭斯,

  成爲了壓塌母親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個時候芭芭拉·赫頓窮的只剩錢了,

  心酸與痛苦在心中盪漾。

  芭芭拉·赫頓與兒子

  此後芭芭拉·赫頓開始瘋狂的花錢,

  彷彿只有永不停歇的消費,

  才能讓她忘記心中的傷痛,

  什麼貴買什麼,

  珠寶、古董、服裝奢侈品堆積如山。

  芭芭拉·赫頓從不離身的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帕夏

  (Pasha Diamond)

  芭芭拉·赫頓佩戴帕夏

  芭芭拉·赫頓的收藏中有兩個是最著名,

  一個就是上文提到的父親贈送的

  卡地亞定製的翡翠玉珠項鍊,

  另一個就是帕夏(Pssha Diamond)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圓形鑽石。

  帕夏當輾轉到芭芭拉手上時比現在還大,

  是一顆40克拉重的八角形鑽石,

  不過由於不喜歡它的形狀,

  芭芭拉命人重新切割去掉了2克。

  爲了搭配父親送的項鍊,

  芭芭拉讓人設計了一款鑲嵌着

  紅寶石的翡翠戒指。

  芭芭拉的“翡翠情結”當然不會止於此,

  她還一擲千金的購買了

  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翡翠項鍊,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

  項鍊領頸處可以拆分,

  下方的祖母綠水滴吊墜也可以拆分,

  這就滿足了芭芭拉出席不同場合。

  羅曼諾夫王朝的翡翠項鍊

  最後的歲月裏芭芭拉每天

  穿着晚禮服,戴着名貴的珠寶,

  坐在酒店套房裏與友人聊天,

  這樣她最後的歲月還留存一絲溫度。

  不得不說上帝爲她打造了

  一個令萬人羨慕的開篇,

  她還給人們一個極具戲劇性的故事。

  芭芭拉的收藏品

  七段婚姻七段失落,

  再回首已是枉然,

  金錢帶來的財富固然迷人,

  但這喧囂背後的矯言僞行

  身在其中很難參悟的透徹。

  若讓芭芭拉重新選擇一次開場方式,

  可能她不會再讓金錢與孤單充斥着自己,

  即使沒有那麼多的財富,

  即使沒有萬人僞善的嘴臉。

  她想要的大概只是屋檐下的一捧幸福。

  蕭條的收場拉下了帷幕,

  多少唏噓的聲音伴隨着芭芭拉離開而離開,

  回顧她的一生有太多的可喜與可嘆,

  喜的是上天賜予的無限財富,

  嘆的是這無限的財富被太多功利化摻雜,

  她的故事還是如珠寶一般的璀璨不竭,

  而終其一生最長久的陪伴

  還是來自那些冰冷的寶石。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