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散文的成熟度來看,二位先生的文章都稱得上高峰。朱文端莊華麗,沈文神秀散逸,其好處也只有認真讀過的,才能體會其中的佳妙。純凈無滓,是個人體會。雖然數十年里一直有人對其文章進行疏解點評,包括一些名家也參與其中,對其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主要是針對朱文),但依舊不能撼動其地位。二位大家對於語言的控制均已經到了極高的水平,且都有真性情,因此名篇疊出。其作品被不同的選本使用,甚至進入大中學課本,作為範文被學習,就證明了其散文的水平。因此很難被後世評論者否定,至少目前看到敢於進行負面評論者的散文水平均未能超越二位。很多年前,余光中先生曾對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提出了一些不同於常的看法,兼論及艾青的詩歌水平,幾乎挑動了一次文壇大論戰,甚至有中學生撰文批判余先生,讀過當時的論戰文字,就可以明白是否存在過譽(朱自清散文)——老虎就是老虎!


朱的文字美則美矣,但始終不脫溫室里嬌花的感覺,所謂小家碧玉,清新可人,賞心悅目,故而可以完全不用擔心的作為兒童啟蒙讀物。

只不過美的內涵是極深廣的,朱就這樣自足的美了一輩子,成全了自己婉約赤子的好名聲。但其審美的情趣,卻沒有可見的發展。像郊道旁的打碗碗花常年開著,人們習以為常那淡粉的花在風裡晃晃,可愛可憐的,但也僅此而已,沒什麼大意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