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傾向性神經質的實質與治療(森田正馬著)學習筆記精神的傾向性可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外向型精神活動的目標經常受外界對象的支配,而內向型的卻經常把注意力拘泥於自身的內部,即自身的心身現象。森田先生認為,精神的傾向性是由各自氣質的不同而產生差異的,神經質(性格)是一種內向型氣質,而歇斯底里是一種外向型氣質。精神時常向內活動從而封閉在自我心身內部的人容易成為神經症,而精神經常向外活動的人,往往不容易得神經症。

內向型的人偏重於自我內省,對於自己心身方面的不快或異常或疾病等感覺特別注意、關心,從而對所謂的異常感覺表現出敏感,在精神狀態較差時,也容易將外界(如周圍的人)的負面刺激與自身作沒有依據的牽連(即對負面刺激作沒有依據的自我牽連並敏感)而受到打擊,再加上其情感受刺激後不易恢復,因此,就容易出現錯誤的認知和做法,由於憂慮和擔心(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疑病。這類人常抑鬱、自卑並以自我為中心。

外向型的人精神常趨向外界,追逐現實,目的明快,有時因勃然而起便忘乎所以而出現輕率的表現。這類人常因事業上的追求而無暇關注個人心身狀況或疾病。由此可看出,精神的傾向性偏向明顯時都有不利之處,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心理健康的人,是兼有內向和外向的協調與平衡的。(由此可見,過度的內觀也可能會有不妥,須記住:凡事物極必反。)

一個人精神傾向的形成,有其先天性素質的基礎(森田先生認為這是最主要的),但也有其後天養育或者機遇性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嬰幼兒期的教養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