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鼎國聯公司的鋰電池生產線

  春日暖陽下,成都醫學城忙碌而充滿生活氣息。醫學城B區,公路上各式各樣的車輛川流不息,人行道上衣着不同的人們來來往往,道路兩旁的綠道、綠地裏樹木林立,鮮花盛開,超市、美食店鱗次櫛比,咖啡廳、書吧聚集了不少商務洽談或閱讀的年輕人……怎麼看,這裏都像是充滿現代氣息的城市社區。實際上,這是成都佈局建設的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

  從傳統工業園區向產業功能區轉變,成都醫學城是我市衆多產業功能區的一個縮影。堅持人文標準、人本邏輯、人性尺度,遵循“一個產業類別就是一個主題城市社區”原則,成都的66個產業新城,正根據特定人羣的偏好,合理配置商業、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功能,打造功能配套完善、彰顯文化風貌、體現生態宜居的新型城市產業社區。

  成都着力打造高品質產業社區,圖爲建設中的淮州新城人才公寓

  A、難題

  重生產發展

  輕生活服務

  破題

  讓產業功能區

  如同生活社區

  一年多前,長滿雜草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綠裝,花草樹木錯落有致,亭臺樓閣坐落其間,3座山丘間的谷地,經過整治變成了湖泊,蓄上了水,輕風拂過,微波盪漾,環湖綠道上游人漫步其間……這一幕,是記者在簡州新城着力打造的簡州人才公園中看到的場景。“人才公園以簡州歷代英才爲脈絡,結合綠道和景觀進行集中展示,以新時代新人才觀爲主題,激勵各類人才。”簡投集團現場項目負責人說。

  無獨有偶,在成都醫學城,也有一座以“人才”命名的公園,雖尚未舉辦開園儀式,但已成爲周圍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迎着春日盛開的桃花,人們在園內的人才健康綠道上跑步、健身。“人才公園內同時準備了大量與人才相關的元素。”醫學城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規劃了一道人才典故長廊,講述“三顧茅廬”等與人才相關的故事,展現出醫學城對人才的重視和尊重。

  從產城人到人城產,人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第一位,人才公園的建設,也是我市各個產業功能區着力打造高品質產業社區的現實寫照。

  在淮州新城,風景絕佳的半島地段,留給了人才公寓——奔流千年的沱江,在此拐了個接近90度的大彎,這裏將是淮州新城未來的城市核心區。正在加緊建設的人才公寓,按照現代化、國際化的標準進行設計建設,考慮了從青年人才到專家公寓等5種戶型,人才可直接拎包入住。

  創新創業人才最爲關心的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簡州新城與石室中學達成合作,建設一座由石室中學領辦的K12學校,同時與市醫療投資集團、市二醫院共同推進簡州新城醫院項目的建設;在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郫都區),將啓動北部新城學校一期等9個教育類建設項目;在成都醫學城,作爲園區的重點教育配套設施,成都東辰外國語學校項目已全面完成20萬平方米的主體工程,建成開學後,這裏將可容納約8000名學生就讀;在歐洲產業城,“蓉歐”智谷總部大樓、人才公寓、三甲醫院、“一帶一路”職業培訓學院、國際社區及商業配套規劃和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產業功能區就是要通過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吸引集聚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協作,形成集生產、研發、居住、消費、服務、生態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新型城市社區。”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郫都區)工作推進組綜合部部長、成都現代工業港管委會主任景碩看來,將產業功能區打造得如同生活社區一般,這既是市委建設產業功能區的要求,也是如今大家在實踐工作中的共識。

  B、難題

  重項目數量

  輕企業協作

  破題

  以龍頭企業

  串起上下游企業

  一座座樓宇拔地而起,一排排廠房鱗次櫛比,研發設計、總部辦公等項目和餐飲、酒店等配套正加速引進和建設……2017年10月才正式獲批,距今僅18個月,歐洲產業城實現了從“白紙畫圖、平地建城”到13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這背後,是青白江區引進總投資100億元的華鼎國聯動力電池產業園項目的一招妙棋。這個投資100億元的龍頭項目,將鋰離子電池主要產業鏈條包括的三元正極材料和動力電池兩部分都佈局於此。華鼎國聯動力電池產業園項目是入駐歐洲產業城的首個重大項目,隨着該項目的建成,引發了產業城的“聚變”——巨石高性能玻璃纖維先進製造(出口)基地項目、天馬高端軸承智能製造基地等諸多項目都相繼前來。

  華鼎國聯動力電池產業園項目的一招妙棋,下活了歐洲產業城發展的全局。關鍵環節上,龍頭企業和公共服務平臺對於產業鏈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對此,成都醫學城(科技園)管委會主任王家泉深有同感,他告訴記者:“一個龍頭企業,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將分散在城市間的上下游企業‘串’在一起。”

  “過去的產業園模式下,往往注重項目數量,容易忽視產業協作。”王家泉說,此前溫江雖然已經分佈着衆多“三醫”企業,但由於在產業鏈條上缺乏關鍵環節和關鍵配套,園區內要素之間還難以形成高效流動和緊密協同。

  破解“重項目數量、輕企業協作”難題,在成都醫學城基因治療公共技術平臺落地之前,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就是龍頭企業——藥明康德的引進落戶。作爲成都醫學城重點龍頭企業,藥明康德生命健康產業園不僅投資高達100億元,還與溫江一家醫院設立GCP臨牀試驗中心,可開展生物等效性研究。“這意味着以後生物等效性研究可以直接在溫江做,再也不用跑到省外,會節約很大的研發成本。”記者在成都醫學城採訪時,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員還是藥企管理人員,談到藥明康德都非常興奮。這樣的公服平臺,在成都醫學城已有6個建成投運,對於藥企管者而言,他們還期待着這一數字繼續增加。

  C、難題

  重地理集中

  輕產業集聚

  破題

  強鏈補鏈提升

  產業集羣競爭力

  “今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將超過一億元,今年四季度3D玻璃中試線將會投入運行,研發人員也會擴大到100多名。研究院研發的數款新技術產品,將在明年陸續進行成果轉換,投入商業化的生產。”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郫都區)花園式的辦公環境裏,拓米(成都)應用技術研究院的中外科技人員正在聯手攻關,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在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郫都區)採訪,記者聽到的一個高頻詞彙就是“招強引優強鏈補鏈”,而拓米(成都)應用技術研究院正是重大強鏈補鏈項目。依託“一屏”龍頭企業——京東方,郫都區引來了衆多配套項目,拓米(成都)應用技術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其公司拓米集團是國內光電顯示行業的主要配套供應商之一,該企業在國際光電顯示行業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技術研發能力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已經建設多年的產業功能區注重強鏈補鏈,新建的產業功能區則從一開始就強調產業的集聚效應。

  在簡州新城,看似其貌不揚的路燈,卻暗藏玄機。這裏每個路燈的內部都預留了信號接口,未來將爲園區內的智能網聯汽車提供全方位、無死角的信號支持。特殊的路燈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環,簡州新城同時還打造了覆蓋整個新城的地下管廊、通訊光纖,覆蓋地面和地下通道的5G信號,供無人駕駛汽車試運行的專門場景……“一張白紙好畫圖,這些企業自身很難創造出的應用場景都通過簡州新城的提前規劃和佈局而成爲現實,從而爲大量企業提供難以抗拒的吸引力。”簡州新城管委會產業發展局副局長付亮說,“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搭建中國‘未來汽車’的神經中樞。”

  在成都通航產業新城,金堂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文博告訴記者,目前正全力推進以通航會展中心、通航主題公園爲代表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以產業綜合體、通航機務區爲代表的生產要素供給建設,以通航商務中心、通航公寓爲代表的城市功能配套建設。“產業綜合體、社區服務中心、通航公寓、通航生態公園等項目,正在陸續開建。根據預期,今年底就有望打造成高品質通航產業社區。”

  以產業新城爲核心,成都正通過匯聚各種要素資源強力推動產業集聚,並催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通過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觀產業生態鏈,以產業鏈垂直整合提升產業集羣競爭力,集成構建爲產業生態圈,推動產業園區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生產、服務、消費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經濟轉型,從而集聚和釋放產業新城的巨大能量。

  來源:成都日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