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映的電影《狂獸》是,香港導演李子俊首部知道的影片,這部電影也是演員張晉出道將近二十年來,首次出演男一號,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人性和貪慾的故事,當人的貪慾被誘惑放大,人的獸性就會被激發,但仍要保持最基本的底線並心存善念。

我本人還是很喜歡這部動作電影的,因為片中集結了張晉和吳樾,這兩位武英級(健將級)的高手,在影片中多場打戲非常精彩,不僅有讓人看了十分緊張刺激的巷戰、追車、爆破等場面,還是華語動作電影,首次嘗試的水底動作大戰。

張晉飾演的警察——西狗,也是一改傳統警察形象,一頭金髮,發現犯罪線索,死咬不放,窮追不捨,余文樂在片中飾演反派人物,也是改變了原先型男造型,本片中可以說是毀容級別的演出,而且,片中還請來了,老牌動作明星——倉田保昭,客串幕後大Boss。

這部電影主打的還是動作場面,金牌動作指導李忠志坐鎮,打鬥場面讓人看了過癮,尤其是在片尾,十號風球的海面上,張晉、吳樾、余文樂在船頭甲板上的對決,是近幾年難得一見的精彩場面。

總體來說,電影《狂獸》還是一部不錯的影片,尤其是喜歡動作電影的朋友不應錯過的,另外,美女文詠珊在片中飾演了一位「炸彈專家」,所用到的炸彈也是很特別,很少見的,具體的還要自己去看,去體會了,劇透太多,看著就沒意思了。

希望本次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其他朋友們說說你們想法。


《狂獸》感官的狂,劇本的狷

漁民走私集團頭子江貴成(余文樂飾)指揮手下在大海的特定地點撒下漁網,撈起價值千萬的黑市黃金!重案督察西狗(張晉飾)及阿德(吳樾飾)趕到荒廢漁村,與登岸的貴成等人爆發黃金爭奪戰!貴成棄金逃走,但西狗卻誓要將他繩之於法!西狗兩人憑線索先後於避風塘及街市等多個地點,與貴成展開連場鬥智鬥力的搜捕,阿德在過程中失手被貴成擄走!西狗窮追貴成,終發現對方藏身公海——原來,走私集團的內鬥迫使貴成殺死養父,更失去運送黑市黃金的專利,唯有到公海的賭船上,與操控黃金供應的黑道老大鬼哥(倉田保昭飾)談判,但卻談判破裂... 這次要介紹的是耗資5億台幣打造路上槍戰,水中激斗火爆場面的警匪片《狂獸》。

和不久前吳宇森導演執導的《追捕》不謀而合,由張晉和余文樂兩大男神共同主演的《狂獸》也同樣是一部有著滿滿經典元素的香港警匪片。除了警匪追逐、武打搏擊、飛車炸彈這些港片絕不可少的橋段之外,《狂獸》在場景設計上也相當復古,從漁村、市集到郵輪、賭場都散發著濃濃的港味。但比起吳宇森導演一貫英雄不打不相識到相知相惜的詩意與豪氣,《狂獸》則是呈現了警匪片中幽暗陰冷的另一面。不只在劇情上藉由黃金的誘惑描繪人性扭曲,對於暴力情節的處理,《狂獸》少了《追捕》的吳式美學,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內心糾結、望之生疼的逼真寫實,也因此成功地塑造出不同於警匪片一貫英雄敘事的獨特風格。

而不只有港片的經典元素,透過由倉田保昭飾演,會講日語的大哥鬼哥,文詠珊的化學長才,還有餘文樂介于飛鏢和袖刃之間的獨門兵器,《狂獸》更在港片的老靈魂中注入了東洋忍者和西洋刺客的活力新血。電影不只在開場的大亂斗就讓張晉大展中國武學拳腳刀棍樣樣凌厲的博大精深,鬼哥派出的忍者和余文樂大異於中國風格的嶄新戰技,以及文詠珊巧借戰鬥環境中地利而成的寶特瓶水炸彈,也讓《狂獸》的打戲變得更為瞬息萬變和劇力萬鈞。除了動作設計之外,從海底死斗到颱風中的最終決戰,《狂獸》在武打場面中運用了大量的水來陪襯,這些水珠不只隨著雙方的進攻退守,或定格或潑灑的增強打擊感並襯托出氣勢(張晉的金髮狂飄超霸氣搶眼,余文樂的造型根本水行俠XD),同時滔天怒海中的扁舟決戰卻也像獨立於現實世界之外的一隅凈土,替張晉找回了屬於英雄的詩意。

但比起在動作和美術上的出色表現,紊亂的劇情則是《狂獸》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在劇情的分配上,《狂獸》花了過多的篇幅在刻劃張晉、余文樂、林家棟和吳樾的心境,因此稀釋了警匪追逐的刺激場面在電影中所佔的比例。首先,《狂獸》非常執著於討海人的媽祖信仰,從出海(走私)前的拜拜,余文樂行動前的擲筊失利,到決戰後那幕媽祖玉飾與金塊的特寫,雖然說信仰能作為幫派結社的義氣和精神表徵,但加入了吳樾為了還錢而對黃金鬼迷心竅,最終被金磚砸死完美重現何謂「人為財死」的橋段後,並以張晉誓言將這批害人的黃金消滅作結。以最後呈現的結果論,《狂獸》的勸世意味太過濃厚,卻無法同樣地把每一個角色或成長或墮落的心態變化述說的足夠深刻。

而對於角色,張晉為正義而衝冠,余文樂、吳樾為錢財而獸,文詠珊和張晉的養女也各自為愛痴狂,再輔以廢柴警察林家棟的成長心境以後,《狂獸》其實有著非常多極具發展潛力的支線可能。從片尾張晉帶著養女(小孩當然不是他的沒這麼亂XD)一起去參加新手媽媽課程可以看出,「狂獸」其實是一種不顧世俗眼光和教條,將自身的人性發揮到極致,堅持做自己不後悔決定的概念。可《狂獸》也可惜在電影只單單用力地去敘述他們對將犯人繩之以法、誓言要奪得黃金、堅決守護所愛的那份執念,卻沒有替這些角色建立情感背景,讓說服力大大減弱。電影中的甘草人物廢警察算是唯一有著深刻心境變化的角色,但在他從一個只會動口的文官好不容易踏上前線後,卻又被草草收尾,或許是真實,但就少了些浪漫色彩。

有著獨到的「狂獸」精神,也有著張晉和余文樂兩大男神以死相搏的精湛肉搏對手戲,但在視覺與緊湊氛圍的感官刺激與震撼之外,如果角色能有多一點的情緒鋪排和建立,並且重新調整人性與神佛的敘事比重。在引領觀眾回味港片的絕代風華外,《狂獸》或許還能為港片開創出新的局面。但話說回來,新銳導演李子俊憑藉他在《狂獸》中所展現的一流視覺調度能力,依然會讓人對他的下一部作品抱有期待。

*狂狷:過於激進(狂)與過於保守(狷)的人。語出《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最好的是中庸,其次是以善念為出發的狂者和狷者)

*導演在專訪中有提到張晉身上刺的阿修羅和余文樂身上刺的神佛,其實有想藉由衝突的設定和余文樂那句「其實我們都是一樣的。」,進而讓觀眾反思正義與惡行的界線究竟為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