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想必大家都瞭解,於1974年成立,總部位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的一家電子專業製造商。該集團多年來致力於研發創新,以核心技術爲中心,包括:納米技術、綠色製程技術、平面顯示器技術、無線通訊技術等。

  就在昨日,北京時間4月3日,某報道發佈消息:富士康旗下Android智能手機部門正在收縮其手機業務,將資源轉向下一代汽車電子業務,以應對行業衰退對二線手機品牌的影響。這些品牌大部分都是富士康的客戶。

  富士康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富智康是全球最大的 Android 手機代工廠商之一,公司去年營收達到了149億美元。但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正將工程師和其他資源從佔其收入90%的 Android 智能手機業務轉移到一個新成立的汽車電子項目上。

  關於富士康具體轉型的原因,有分析人士稱,富士康正加速成爲一家業務廣泛的科技公司,涵蓋汽車、健康和半導體等行業。但是,其中一位熟悉該公司情況的業內人士稱,富士康的Android手機製造業務“慘不忍睹”。

  據查詢資料顯示:富智康客戶包括谷歌、小米公司、聯想、諾基亞、夏普、金立、之前的錘子科技和魅族等。知情人士稱,在這些客戶中,只有谷歌的合同對富智康來說是有利可圖的。去年,富士康淨虧損達到了8.57億美元, 爲2005年在香港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也是該公司連續第二年出現虧損。

  也有人透露:“當前富智康的智能手機訂單不像以前那麼多了。過去,一個團隊爲三個至四個Android智能手機客戶服務。而如今,有三個到四個團隊爲一個客戶服務。”

  況且當前,智能手機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蘋果和三星等行業巨頭一直在奮力應對來自中國競爭對手華爲的激烈競爭。加之許多知名品牌(聯想、夏普、HTC、酷派和中興)都在縮減海外業務。就在去年晚些時候,金立已申請破產。

  綜上來看,一些智能手機品牌面臨的壓力很大。要想脫穎而出並保持在市場中的地位雖然很困難,但是另闢蹊徑也不免是一個生存之道。由此來說,富士康向日益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以外拓展,也是希望能推動公司未來的業務增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