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作爲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必需品,下雨天可以用來擋風遮雨,大晴天可以用來防曬遮陽,人人都需要一把傘。而傘的質量好壞也是大家所關注的,在衆多雨傘品牌之中,有一個國內製造傘業脫穎而出,甚至在海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要問現在中國雨傘哪個品牌最著名,那天堂傘是當之無愧的冠軍。杭州天堂傘集團是目前國內數一數二的專業制傘企業了,它成立於1984年,至今已有35年的時間。在經過35年的時間打磨後現在天堂傘在國內傘業佔有的市場份額是十分高的,大概在80%。而能用一把傘創造出奇蹟的背後竟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

  這位傳奇老人就是王斌章,他在60歲退休後纔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一般人在退休後會享受生活,選擇安逸的、舒服的生活方式去度過自己的晚年,沒事到處旅遊,或是約着三兩老友喝喝茶、下下象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而這一位卻不是這樣選擇的,王斌章退休後並不甘心每天虛度生活,毅然選擇了創業,可見他真不是一般人,無論成功與否都是令人傾佩的。所以從他開始拿着2000塊錢走上制傘創業之路的時候,大家並不是很看好他的企業。

  那是在80年代,傘作爲杭州的四大特產之一,而杭州的制傘企業多如牛毛,像西湖傘廠、杭州傘廠在那時已經聞名全國,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在這樣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很多制傘企業都在打價格戰,壓低價格,最後一把雨傘的價格不足兩塊錢,這樣的利潤也是很低的。而王斌章並沒有這麼做,他清楚的知道在大家都以低價來銷量時自己並沒有多大優勢,如果以同樣的方式絕對是以卵擊石,想要脫穎而出必須是靠質量打通銷路。王斌章把眼光投向了中高端市場,用好的技術跟好的材料打造出優質的雨傘,最後一把傘賣到了7塊錢。從此,天堂傘也就一直定位在中高端市場,如今年銷售額已達20個億。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需求也有了變化。以前傘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擋雨,而現在很多人,特別是女士會用傘來防曬。而研發傘來擋紫外線的第一人便是王斌章,他有一次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夏天女士們總是擔心被曬黑,皮膚會有曬斑,於是便想到如果能設計出一種傘可以擋紫外線的豈不很好?在經過了數百上千次的研究與實驗後,終於在1996年,太陽傘誕生了,一進入市場便暢銷全國,王斌章還爲此申請了國家專利。

  天堂傘的成功創立當然是離不開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前的人們購買所需物品都是需要憑票購買的,買糧食需要有糧票,買油需要有油票。而在80年代初,社會正在發生着變革,結束了這種購物方式。所以在那會只要你有東西賣,都能賺到很多錢,也是創業的一個好時機。剛剛從工廠退休的王斌章便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機,放棄安享晚年的好生活開始日復一日的辛苦創業。

  創業不分早晚,王斌章的成功離不開時代的背景,也離不開他的努力與獨特的眼光,據說就是這樣一位老人他在創業期間每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可見是多麼的拼,要論現在很多年青人都比不上他,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成功是輕而易舉得來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如今天堂傘的創始人已經與世長辭,享年91歲,而現在天堂傘的管理者是王斌章的幾個子女。一把傘已經傳承給了第二代人。最初他的幾個子女也並沒有看好這個制傘企業,以爲就是退休後的小打小鬧,幾個子女還是被硬拽着加入到天堂傘集團的,沒成想做到了如今制傘行業的龍頭企業。現在他的四個公司分別由幾個子女掌管着,一人一個公司,家族企業成功繼承。

  王斌章是杭州人,說到創業成功,杭州的還真有不少。而最先讓人想到的便是創立阿里巴巴的馬雲,他倆是老鄉。而相比馬雲來說,王斌章的成功更爲不易,大家不免會用大器晚成這四個字形容他。如今天堂傘雖依舊佔據市場最大份額,但時代所帶來的變化也讓一些新興企業贏得了市場,天堂傘要做的就是如何讓這樣一個35年的老牌變成潮牌,緊隨時代的步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