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吧,這三部作品對於型月的影響力都是很大的,沒必要計較誰的成就最高。fate是現在型月最熱門的IP,其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空之境界與月姬,在型月早期也是起到了居功至偉的作品啊,只是因為作品已經完結,不能與fate以及其衍生的一系列作品這麼單純地去比較的。

空之境界在劇場版動畫中取得輝煌的成績,這也是型月與ufo的第一次合作產物,之後雙方多次進行了PY交易,製作出fz、ubw這種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而且空之境界是ufo動畫製作公司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都只是參與一些動畫的製作,也沒取得很好的成績,直到其社長近藤光決定製作空之境界,以劇場版的形式展現給觀眾,原作做成了七部,後面還推出了三部番外。

《月姬》是成功的同人作品之一,與《寒蟬鳴泣之時》及《東方Project》合稱日本同人遊戲界的三大奇蹟(此處的同人指的並非是原作的衍生物,而是「非正式商業性的」之意,即非商業遊戲)。由於大受歡迎,TYPE-MOON又製作了一款資料片歌月十夜以對月姬的世界觀進行補完。後來,TYPE-MOON在商業化時,將月姬本篇、歌月十夜和月姬PLUS-DISK(包括一些設定集和音樂)打包於稱為「月箱」的合輯中,以此宣告TYPE-MOON作為同人團體活動的中止。其它月姬相關作品包括:Melty Blood(月姬格鬥,包含3個版本,使用類似Guilty Gear的系統)和GBA版月姬(非TYPE-MOON製作的同人遊戲,但故事與Arcueid路線差不多)。由於月姬的成功,TYPE-MOON成功的轉型為商業公司。商業化後首次推出的作品Fate/stay night是2004年日本最暢銷的美少女遊戲。可惜一直沒有月姬重置的消息,恐怕是有生之年了啊。。。。

fate就不用多說了,在二次元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存在了,型月的成功絕對不僅僅是fate的作用,是在其世界觀下一系列作品之間的聯繫和魅力,才讓大家喜歡上型月的,所以真的沒有比較去比較這幾部作品,每個人的喜歡也不同,就型月作品,那也有很多派系。。。整天黑其他的作品,這樣真的顯得很不成熟,當然吐槽就不一樣了啦,不聽不聽,我反正最喜歡空之境界~~~最後抱起未娜就是一個百米衝刺,祝福兩儀與干也這對模範夫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