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正在與波蘭磋商,力爭出口下一代核電站反應堆“高溫氣冷堆”。日本共同社11月4日報導稱,雖然尚在研發階段,但波蘭謀求獲得相關技術,原子能機構則希望在福島核事故後日本國內對核能的不信任升溫的形勢下,在國外繼續研究。不過目前課題堆積,磋商或出現波折。

  熱源

  “希望到2050年向國內引進10至20個高溫氣冷堆”,8月赴日與原子能機構會談的波蘭能源部諮詢委員會主席Grzegorz Wrochna這樣回答共同社採訪。

  據稱,波蘭計劃2020年代建設1萬千瓦的研究堆,2030年代啟用16.5萬千瓦的商用堆。還描繪了今後自主研發商用堆,培養成出口產品的藍圖。

  據原子能機構介紹,日本商用堆的主流“輕水堆”使用水來冷卻核反應堆,但高溫氣冷堆則使用氦氣。據悉其特點是不會出現福島核事故中發生的氫爆。

  原子能機構2004年在全球首次成功取出了高溫氣冷堆“高溫工學試驗研究堆”(HTTR)中加熱至950度的氦氣,開拓了將其作為熱源利用的可能性。

  Wrochna表示,波蘭依賴煤炭火力發電。為了作為全球變暖對策推進削減二氧化碳,首先作為熱源,考慮把化工領域等使用的老舊煤炭鍋爐替換為高溫氣冷堆。

  實證堆

  福島核事故後,輕水堆的安全對策費大幅增加,曾獲得日本政府核能預算大量撥款的快中子增殖原型堆“文殊”(福井縣)被決定報廢反應堆。在此種背景下,高溫氣冷堆開始受到關注。

  雖然推進研究需要“實證堆”,但福島核事故導致對核能的不信任升溫,難以製定計劃。某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吐露心聲說,“先在波蘭發展技術,將來引進到國內來”。

  由於尚在研發階段,高溫氣冷堆在日本沒有實際的發電成果,存在無法正確把握成本等課題。此外,中國被認為也在研究高溫氣冷堆,還計劃啟動實證堆。如果獲得成功,或許也可能影響原子能機構與波蘭的磋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