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二戰時期,發生過一起巴頓將軍怒斥降落傘廠商的軼事。1944年1月,巴頓因在北非戰場的優異表現,被任命爲美國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並受命前往英國,參加諾曼底登陸。這場登陸作戰,關係着第二戰場能否成功開闢,也關係着戰後的國際格局。盟軍高層對此戰極爲重視,總司令艾森豪威爾親自下令,徵召巴頓前往英國。

  巴頓是有名的悍將,粗魯,野蠻是他的代名詞,美國的潘興上將,甚至把巴頓稱作是美國軍隊中的匪徒。不過僅憑這一點就認爲巴頓是一個只會喊打喊殺的將軍,那就大錯特錯了。巴頓尤其重視戰前的準備工作。當年在北非戰場,也是由於足夠重視軍需,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傷亡。所以這次抵達英國後,巴頓首先過問的,也是第三軍的軍需。

  這天巴頓正在查看以往的戰報,突然他發現三軍下屬傘兵部隊的軍報有些異常,這支傘兵部隊的傷亡比例,遠遠超出了以往戰爭的傷亡比例。而且諾曼底登陸之前,這支部隊只是執行了一些偵查任務,並沒有參加大規模作戰。這樣的傷亡比例顯然很不正常。最後通過詳細的調查才發現,陣亡的傘兵除去一部分死於敵軍炮火之外,還有一部分是由於降落傘質量問題,跳傘時摔死的。

  看到這份調查結果,巴頓怒不可遏,當即帶兵去了這家降落傘供應商。工廠的老闆名叫考文垂,他面對前來興師問罪的巴頓,趕忙辯解道,自家降落傘的合格率達到了99.99%,已經是世界最高水平了。以現有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到100%。看到巴頓憤怒的眼神,廠商又不忘加了一句,我們正在狠抓質量問題,爭取達到100%。

  聽了廠商的辯解,巴頓突然笑了,廠商本以爲安全過關,沒想到巴頓突然隨機挑了一個降落傘包,要求考文垂親自去跳傘。考文垂聞訊大驚失色,但正處於戰時,將軍的話,他又不敢不聽,無奈之下,只好膽戰心驚的上了飛機,親自做了一次實驗。好在巴頓手氣不錯,沒有選到那0.01%殘次品,考文垂得以安全返回。

  此時的考文垂已是一臉疲憊,但巴頓仍沒打算放過他,而是下達了一道命令。從今天起,我會不定期來這家工廠,要求你像今天這樣親自實驗,希望你能做好準備。然而,巴頓並沒有履行諾言,他再沒有來過這家工廠。但神奇的是,降落傘的質量從此上了一個臺階,巴頓的士兵也再沒有發生跳傘傷亡事故。

  這段巴頓將軍的軼事流傳很廣,但巴頓的回憶錄中,並沒有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那麼這件事是真是假呢?首先,降落傘是軍需品,即使有瑕疵,也不會造成大範圍的傷亡,否則不需要巴頓,英國政府也不會放過這家工廠。其次跳傘是需要專業培訓的,廠商沒經過訓練貿然跳傘,無異於送死。巴頓是一個粗中有細的戰將,他肯定不會這麼做。所以這應該只是一個歷史故事,藉以諷刺那些忽視產品質量的生產者。但無論是真是假,巴頓對待問題廠商的態度,還是可取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