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給部落的孩子上課的關係,粉圓來到卑南鄉的達魯瑪克部落

這是一個頗有規劃的部落,沿著大南橋頭進來,沿著河堤(應該是河堤吧)

就有不少壁畫和導覽地圖(不過,是在牆上的壁畫,沒辦法拿著走...)DSCN2436.JPG 

達魯瑪克發源於中央山脈南端肯杜爾山的巴油池(小鬼湖)一帶,就是那絕美的巴冷公主與蛇郎君相戀的地方

經過幾次遷徙之後,定居於現址

是唯一支在台東的東魯凱族

DSCN2495.JPG

到處都可以看到百合花的身影

百合,象徵著純潔、神聖

DSCN2494.JPG

還有一個跟實際牌坊一抹一樣牌坊

DSCN2439.JPG

DSCN2441.JPG

粉圓走的是觀光客路線,所以路線與其他網路上介紹大致是一樣的

部落大門前,有一戶這樣的屋子

先經過部落大門

DSCN2443.JPG

然後看到達魯瑪克守護神

DSCN2444.JPG

便是火災紀念碑.... 和其他瘟疫、水災一樣,這是歷史的一頁

DSCN2446.JPG

部落裡,五十歲以上的人應該都記得,粉圓在找文獻資料的時候,獅爸虎媽也都說這場火真的很大

民國58年的中秋節,艾爾西颱風帶來相當強烈的"燒風"

據說當時已經有人事先提醒要小心,也有人前往另一處蘇巴陽去躲避

DSCN2447.JPG

文獻上繫帶當時居民的口述:

那天傍晚的天空是紅的,燒風從山上灌下來

有一戶人家一位煮豬食,大意未能將火完全熄滅,晚上11點的時候風勢最為猛烈

當時部落居民的房子都是茅草屋,便釀成大禍

有些人全家被燒死,有些人是被悶死,也有幸運逃離火災的,便回憶當時的慘烈

DSCN2448.JPG 

當時部落裡唯一一座水泥建築,是這座天主堂

40多個人跑進來躲避

有些人受不了悶熱,赤腳跑出去,沒想到部落剛鋪柏油,在受不了腳底的灼熱和炙熱的空氣,紛紛倒在地上DSCN2490.JPG

東園一街、東園二街以西都被燒毀,長老教會也被燒掉

現在的長老教會,是居民重新蓋起來的

DSCN2452.JPG 

老師們跟小朋友說:這是你們的老祖宗從河裡挑石頭,一顆一顆蓋起來的(真的)

DSCN2453.JPG

達魯瑪克部落裡,除了魯凱族人,還居住著漢人、外省人

從屋子的樣貌,大致上就可辨別

族人的屋子,都會有魯凱族的圖騰

DSCN2450.JPG 

從這張看來,部落就依靠在中央山脈下

不難想像當年颱風時候,焚風可怕的風勢

DSCN2456.JPG

看起來,這戶人家是滿富裕的家庭

DSCN2458.JPG

DSCN2451.JPG

有些戶也蓋得很有特色,居民大多喜歡坐在庭院裡聊天

DSCN2455.JPG 

說是麵之屋,但是怎麼看都不像捏~

DSCN2488.JPG

 

這樣的磚牆,應該是漢人居住的房子吧

DSCN2457.JPG

粉圓每次來,最多就是到教會,鮮少往裡面走

沒想到竟然還有個天馬登山步道,下次的冒險有目標了 

DSCN2459.JPG

往祖靈屋的方向走,有一面東魯凱族遷徙的過程

從肯杜爾山發跡,一路往東遷移,在卡帕里瓦(Kapaliwa)的時候居住有上百年,勢力達到顛峰

後來發生霍亂、瘟疫,勢力衰微後

DSCN2460.JPG

頭目的家,看來頭目是大戶

DSCN2474.JPG

頭目家旁邊豎立著傳說故事

DSCN2461.JPG

(原來)真部落時代是荷蘭人佔領台灣的時候,是在400多年前的明朝

DSCN2463.JPG

近代史的時候,就是經歷洪水、以及日本人佔領台灣的時候了

DSCN2464.JPG

最後一幅圖畫,是七月小米豐收的時候

DSCN2467.JPG

祖靈屋

裡面放著魯凱族神聖的物品,只有頭目有鑰匙

而且頭目要進去,還要先問過祖靈

DSCN2476.JPG

原住民的屋舍,有不少是這樣石板疊起來

DSCN2477.JPG

這石板真薄啊,簡直跟年輪蛋糕一樣

DSCN2478.JPG

有人在曬竹筍干

部落裡,很多人家都會曬"......乾" 

DSCN2482.JPG

再往前走,就到了豐年祭的場地

DSCN2485.JPG

三根竹竿裡起來的,就是鞦韆了

部落裡的青年男女都在這裡定情,接受眾人的祝福

而且第一根竹竿一定在東邊,因為太陽從東邊來,頭目便從那邊過來DSCN2484.JPG

 

一邊走的時候,我們遇到頭目

頭目說:小朋友記住比較重要

確實啊!

粉圓不是原住民,只是工作關係有所接觸,發現已經有學者將原住民的口傳文化用文字記錄下來

但在這個高科技時代,不免強調跟得上時代電腦、網路、和許多世俗誘惑

但是每個族群都有故事,這是他們的根

 

雖然只是短短的時間,但... 希望能一些些的幫助他們,找回這個族群誠懇正直的精神

願神祝福 這浴火重生的東魯凱部落!

 

參考資料:http://www.walkingtaiwan.org/content/county/city_poi.asp?bid=8&jid=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