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祕聞錄①:謝霆鋒陳冠希吳彥祖你選誰?它說全都要

  今年的春節檔可謂是格外熱鬧,不但有各類喜劇助陣,還有王牌大佬周星馳和成龍的加盟。

  兩位大佬的作品《新喜劇之王》和《神探蒲松齡》都有IP保駕護航,《新喜劇之王》延續了《喜劇之王》的故事內核,講述了龍套演員的演員夢想,算是藉着經典之作《喜劇之王》的懷舊風潮;而《神探蒲松齡》本來就是取自大IP《聊齋志異》中《小倩》的故事,上映之前,都被認爲是“穩”的電影。

  但兩部電影的表現讓觀衆開始質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首先,兩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集體翻車,尤其是新老《喜劇之王》的對比,簡直不要太慘烈;而《神探蒲松齡》則是直接被歸到了爛片集中營中。

  在負面評論的聲潮中,兩部電影的票房成績也沒有達到預期。

  因爲排片量低,《新喜劇之王》甚至申請停了76家影院的密鑰。

  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同在2月,周潤發憑藉《無雙》提名金像影帝。對於提名,周潤發甚至表示因爲太久沒被金像獎提名所以非常忐忑,一度睡不着覺。畢竟,距離上一次周潤發拿影帝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

  曾經的“勁敵”漸行漸遠,香港電影也逐漸衰落,不僅讓我們懷念“雙週一成”的黃金時代。

  一、港片屆的TFBOYS

  “雙週一成”指的是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這三位是上個世紀8、90年代最有票房號召力的香港影星。他們三個的作品,霸佔了1985年至1997年整個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票房冠軍。如果用現在的娛樂圈作比較,“雙週一成”堪比TFBOYS,三個人成就了一個“帝國”。

  1.成龍打出一片天

  上世紀70年代,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三兄弟是香港電影成績單上的尖子生,每年的票房冠軍作品都出自他們之手。

  1979年,成龍的《笑拳怪招》以544萬的票房奪得冠軍,這是他首部奪得票房冠軍的電影。次年,《師弟出馬》再次幫助成龍奪得年度票房冠軍並且打破了香港票房紀錄,以1102萬的票房成績,成爲香港首部過千萬的影片,這部電影奠定了成龍在香港電影界的位置。

  成龍在自傳中曾經多次提到,走紅後的自己很膨脹。他二十幾歲成名,很快成了千萬富翁,80年代片酬已經是480萬港幣。有錢後他去英皇老闆楊受成開的錶店買手錶,帶了50萬現金,一次買7支,每天換着帶,還約以前做武行的朋友吃飯,一見面就故意把袖子捲起來。

  成家班的兄弟買車子,成龍出大頭,小兄弟們象徵性出一點,然後一模一樣買了16部,加上他自己的,每次出門,17輛車一溜排開,他覺得很氣派。成龍每天身上必須帶着10萬現金,那時候刷卡要填表,他沒讀什麼書,字都籤不明白,所以也不用卡。

  這些聽起來有些好笑的故事,恰恰從側面佐證了當時成龍的爆紅程度。

  2.發哥大哥車輪PK

  1985年,成龍的成績最爲亮眼——《福星高照》《夏日福星》《警察故事》《龍的心》包攬了當年票房榜單前四名。

  而此時,在電視劇圈風生水起的周潤發卻淪爲“票房毒藥”。

  周潤發本來是“電視咖”,從訓練班畢業後拍攝了《奮鬥》《強人》《網中人》《親情》等劇作。在1980年,他和趙雅芝合作的《新上海灘》風靡全國,在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評選中名列第一位,許文強成爲了很多少女的夢中情人。

  但電視圈的紅利卻沒有延續到電影圈。周潤發轉戰電影圈的成績非常差,被稱爲“票房毒藥”。他在採訪中曾經回憶起那段歲月,說從來從不介意自己早期自己被說成“票房毒藥”。

  “每部戲都有命,不一定表現得好觀衆就喜歡,可能一部戲演得很爛他們也喜歡。我演過的爛片佔百分之九十,好的不到一部兩部。雖然很多電影不是很好,但作爲演員我盡了本分,因爲很多時候要跟導演配合,把導演的要求演出來,收工才能拿到薪水。演得爛但演得很好,因爲爛的戲很難演,要演得爛是很難的。”

  1986年,周潤發遇到了同樣處於低谷期的吳宇森,兩個“票房毒藥”相遇了。原本小馬哥這個角色定了別人,後來因爲周潤發按天計算片酬、而且不會漲價,處於窘境中的吳宇森選擇了周潤發,由此成就了經典之作。

  當年,《英雄本色》不僅票房奪冠,周潤發還憑藉小馬哥的角色拿下了金像獎影帝,周潤發穿着便衣上臺領獎,還打趣說:“我提名了三屆,我穿了禮服三屆,我等了三屆,爲何等到我今晚沒有心理準備,穿着很隨便的時候纔得到這個獎?我很遺憾。”

  憑藉《英雄本色》崛起後,周潤發乘勝追擊,成周兩人在1987-89年展開了車輪戰。而這一階段成龍作品優質數量減少,暫時處於下風。

  3.星爺崛起

  成龍和周潤發“鬥”了五年,“雙週一成”的另一位成員周星馳卻遲遲沒有出場。

  1982年,周星馳進入第1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夜訓班學習,次年成爲無線電視臺的簽約藝員。但是他沒有立刻成爲名角,而是像《喜劇之王》中展現的那樣,過着到處打醬油的生活,還曾做過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主持人,直到1986年才擁有了第一部擔當主角的作品《哥哥的女友》。

  直到1990年,周星馳憑藉山寨周潤發經典作品《賭神》大放異彩,這部《賭聖》只拍了1個月零7天,票房卻高達4132萬港幣,不但斬獲當年票房冠軍,也創下了當時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從那時起,周星馳和“無厘頭”搞笑風格異軍突起,稱霸90年代的香港影壇。

  直到1995年,成龍憑着票房5691萬的《紅番區》重新奪回了票房冠軍寶座。此時,香港電影的成績已經不侷限在本土,同時追求內地和美國票房。比如《紅番區》就在美國獲得了3234萬美元的票房,幫助成龍成功打入好萊塢。

  而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票房慘敗,卻成了他在內地推廣“無厘頭”文化的利器,同時也把“無厘頭”的受衆從男性延伸到女性——畢竟沒有人可以拒絕至尊寶的告白。

  1996年,拍完《和平飯店》之後,周潤發離開了香港去好萊塢發展。“雙週一成”三人,剩下周星馳和成龍兩人爲戰。

  周星馳和成龍兩人雖然都以喜劇見長,但風格不同。有趣的是,《喜劇之王》在西貢片廠拍攝的時候,隔壁棚正在拍《玻璃樽》,兩個劇組沒事就坐着聊天。所以後來周星馳過去《玻璃樽》客串了一個鏡頭,然後成龍在《喜劇之王》中也客串了一下。

  但周潤發“退賽”開始,香港電影就已經開始從輝煌走向衰落。2000年之後, “雙週一成”和其它影星一樣,來到內地發展,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雙週一成”的時代也已終結。

  二、多元化的香港電影

  “雙週一成”制霸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十餘年,與他們獨特的作品風格是分不開的。成龍擅長打,周潤發擅長演,而周星馳則是擁有強大的創作能力。

  成龍出身於七小福,以動作戲見長。他以搏命冒險風格著稱,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員”。

  但對比與功夫巨星李小龍,他的動作片中融入了很多喜劇元素,角色也再不是一向偉光正的英雄形象——他有弱點有軟肋,也會受傷會受委屈,這樣的英雄反而更接地氣。

  成龍主演的電影全球票房超250億元,獲得了17次華語片全球票房年冠,7次香港年冠。

  儘管成龍票房成績亮眼,甚至2016年拿下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成龍卻從來沒有拿過金像影帝,只有“最佳動作設計”垂青於成家班,這也印證了坊間“武星無影帝”的說法。

  周潤發則是以演技出神入化聞名,很多香港影星都是周潤發的粉絲。余文樂在節目中也曾經對發哥表示欽佩。他說,演員在演開槍戲的時候會下意識地閉眼,但是爲了帥、演員通常要克服閉眼睜着眼睛開槍。

  爲了不閉眼,發哥在拍攝時會叼着一根牙籤,每次開槍就用嘴發力,自然而然就克服了閉眼這個習慣,也成就了小馬哥的經典造型。

  還有靚靚袁詠儀,一直期盼可以和偶像周潤發合作,她說周潤發可以把自己帶入各種角色。

  但周潤發不但可以很快帶入角色,也可以很快抽離,合作和他搭檔多次的鐘楚紅評價周潤發是“來得快收得也快”。

  在採訪中,鐘楚紅說:"和發哥演愛情戲太難了。他的眼神太厲害,看得你幾乎要以爲這不是在演戲,所以……" 記者立刻追問:"所以有時也動真情了,對嗎?" 但鐘楚紅立刻否認:"不會,發哥眼神來得快,收得也快,鏡頭拍完,就像沒事人一樣了。"

  有時周潤發也會跟鐘楚紅開開玩笑:"阿紅,我們在戲裏老是戀人,生活中卻不能夠,好悲慘喔!" 說完,哈哈一笑他就走了。出道這麼多年杜絕緋聞,周潤發真的做到了。

  比如少有緋聞的周潤發,周星馳顯然有太多的紅顏知己,就像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他的自行車後座到底坐的是誰,我們永遠也無法弄清,到底有多少港圈大美女鍾情於這位才子。

  周星馳的才華是有目共睹的,他在創作時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出演《大話西遊》的至尊寶,他放棄了當時普遍流行的戲曲式演法,反而融入了金·凱瑞在《變相怪傑》中的表演方式,開創了一條新的路。

  他的創作能力在轉爲幕後時更加發光。從《功夫》到曾經創下華語票房記錄的《美人魚》,周星馳強烈的喜劇風格已經浸透到每個演員的每句臺詞和表情中,濃濃的無厘頭風格成了幾代人的青春回憶。

  然而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並沒有爲周星馳贏得金像獎的金盃,直到2002年,周星馳才憑藉《功夫足球》拿下了金像影帝。對於周星馳和金像的糾葛,有影評人覺得是因爲當時的正統學術專家認爲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是小打小鬧,難登大雅之堂。

  而性格尖銳的星爺曾經在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諷刺過這件事。在電影最後的頒獎環節有一句臺詞說:“你剛剛的表演略顯做作、表情浮誇”“那些都是世俗人對我的看法,你該不會也不識貨吧!”看來星爺的對這件事也有一些不滿。

  如今,“雙週一成”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我們卻很難忘記他們三人的黃金歲月。明天裘裘將爲大家繼續帶來金像獎祕聞錄,細數像成龍一樣與金像獎多次擦肩的影帝影后們,敬請關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