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第103發、SpaceX第20發,今天凌晨在美國佛州卡角釋出一枚嶄新獵鷹9號。

但出人意料的是,火箭網鰭發生故障,導致箭體墜入海中,而不是陸上著陸區。

不過,這並不影響第16艘貨運龍飛船趕往國際空間站ISS。

  • 發射時間:

北京時間12月6日凌晨02:16,美國東部時間12月5日下午13:16。

這次任務原定前一天發射。原因很罕見也挺有趣:需要臨時更換太空實驗老鼠出問題的食物——餵養老鼠的食物棒發霉了,導致推遲一天發射,否則就會出現24小時雙連發。

  • 發射地點:

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北端的第40號發射台(SLC-40),曾一度用來發射著名的泰坦火箭。

2008年SpaceX啟用後,總計發射38次,成功37次,成功率97.36%。

這是SpaceX使用最多的發射場。截至今天,SpaceX已在卡納維拉爾角總計發射38次。

  • 運載火箭:

一枚高達65米的嶄新獵鷹9號B5火箭,芯級編號B1050.1。

  • 著陸失控,部分失敗

火箭第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後7分鐘,在降落階段,一個鈦合金網鰭出現故障,使得箭體失去姿態控制,不斷旋轉下落,導致偏離著陸平台LZ-1,最終墜入海中。

原本這枚火箭是要降落在陸上著陸平台LZ-1( Landing Zone 1),位於第40號發射台以南約9公里。

  • 為啥網鰭會出現故障?

馬斯克推文披露:是因為控制網鰭姿態的液壓泵失靈了,而這種液壓泵( Hydraulic Pump)只是單根管路,並沒有冗餘備用的。畢竟,在設計火箭著陸系統時,主要考慮著陸環節是地面安全的關鍵,但不是整個發射任務的關鍵。

不過,馬斯克表示:基於這起事件暴露出的問題,SpaceX可能會添加一個備用液壓泵及管路。並打算派出回收船,打撈這枚助推器,獲取更多第一手信息。

所謂安全可靠,總是在事故挫敗中不停地摸爬滾打,一路摸索一路活下來的。

火箭專家給出的結論:Partial Success著陸部分成功。當然也可以說成:著陸部分失敗。

這次火箭著陸回收是SpaceX總計第38次回收。

此前總計成功回收32次,其中20次海上平台著陸,12次陸上軟著陸。成功率84.21%。

先看SpaceX火箭回收各種失敗樣,再看看人家成績單……

  • 發射任務:

這次發射任務代號為CRS-16,即太空快遞一哥SpaceX為NASA提供第16次商業補給國際空間站貨運服務。

2008年簽訂第一份商業補給合同,SpaceX要為NASA提供20次以上的太空快遞。2016年雙方簽訂第二份商業補給合同,SpaceX提供太空快遞期限延至2024年,總計提供26次太空快遞。

這次屬於第16次太空快遞。

  • 龍飛船:

這是一艘二手飛船(編號C112),即第二次使用的龍飛船。曾在2017年2月19日發射,3月19日海上濺落回收。經過嚴格翻新後,這次再度使用。

龍飛船是迄今為止唯一能夠復用的貨運飛船,自2017年6月3日首次復用以來,現已成功復用過5次。

2012年5月22日,龍飛船首次飛抵國際空間站以來,現已成功發射16次,期間唯一一次失敗是在2015年6月28日,獵鷹9號火箭空中折戟,龍飛船(編號C109)卻在爆炸中倖存下來,安全海上濺落並回收。

龍飛船高6.1米,最大直徑3.7米,最大體積34立方米,凈重4.2噸,最大載重6噸,返回地球載重3.5噸。

這次龍飛船運送2.5噸物資飛赴國際空間站,兩天後,即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19點左右抵達,由加拿大機械臂擒獲龍飛船,然後對接和諧號太空艙。

預計停靠5周後,這艘龍飛船再裝載1.8噸物品,飛回地球。脫離空間站5小時後,再入大氣層,將遭受長達10分鐘灼燒後,飛落在加州海岸附近的太平洋海域。

  • 太空快遞有什麼?

除了宇航員生活必需品外,主要物資包括——

全球生態系統動態觀測系統,3D掃描呈現三維地面結構;

智能機器人太空加油測試系統;

艙外高清攝像機系統;

專用於艙外任務的氧氣補給罐;

幾顆立方體衛星,將由微星分配器發射部署。

  • 此次發射刷新重要數據:

SpaceX今年第20次發射

SpaceX總計第71次發射

獵鷹9號今年第19次發射

獵鷹9號總計第65次發射

SpaceX在卡納維拉爾角第38次發射

一級火箭第38次回收

全球今年第103次發射

????美國今年第32次發射(????中國第34發;????俄羅斯第17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