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 ? 南紅入門

今天講的話題是南紅注膠,這個話題對很多南紅愛好者來講都是比較有爭議。

有人認為南紅注膠是一種作假方式,也有人認為注膠是不良商家的行為,不過另外一面的也有,認為注膠是國家允許的加工工藝。那麼南紅注膠應不應該呢?你的觀點又是什麼呢?

今天空空就此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同時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首先,空空先表個態:認可南紅注膠的優化處理方式,反對商家以「南紅注膠是國家允許的工藝」為借口,以次充好。

南紅為什麼要注膠?正常的注膠工藝流程是怎麼樣的?不合理的注膠方式又是怎麼樣的?注膠的南紅又怎麼分辨?問題一大堆,空空給你一一道來。

南紅為什麼要注膠?

由於南紅瑪瑙的形成肌理原因,造成南紅礦物天然有裂,如果不注膠,加工過程中容易造成大的損耗,為了充分應用好南紅礦物,一些南紅經過注膠工藝加工便於成型,屬於珠寶的優化處理。在《中國珠寶玉石標準》中,注膠屬於正常的寶石加工處理辦法。除了南紅加工使用,常見的還有水晶、碧璽、翡翠、瑪瑙等。

那麼問題又來了:注膠殘留膠會不會有毒?注膠會不會改變南紅的本質?注膠是將南紅原石打成粉末在進行粘合?

注膠會不會有毒?不過現在常用的膠為902膠水,在珠寶加工行業使用了近30年,至今還未因為殘留膠而中毒或者導致身體不適。但不排除其他有害膠?

注膠會不會改變南紅的本質?要改變原石的本質,必須是300度以上的高溫,或者長時間在腐蝕性化學溶液中浸泡。而注膠最高溫度不會超過120度,根本不會改變南紅的任何本質。

注膠是將南紅原石打成粉末在進行粘合?這純屬市場謠言,注膠是在80-120度的溫度下,經過高壓將902膠水浸泡到南紅裂痕里,以防止在切割的過程中由於機器的高速運轉導致材料崩裂。

正常的注膠流程是怎樣的?一般從原石加工到成品珠子要注3-4次膠。原石注膠一次;去皮注膠一次;切方注膠一次;最多搗菱再注膠一次。一般都是用在原石與機器劇烈碰撞的工藝流程上。

加工完後,精品和劣質品都有。

大家都知道精品是無裂產品,是廠家精心選切出來的,無裂自然就不存在殘留膠的問題,無裂的瑪瑙是無法注膠進去的,頂多包於表皮,那也早就在加工磨研過程中磨掉了。

那麼,針對劣質品,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帶有裂橫的珠子,會怎麼處理呢?

下面就講到不正常的注膠流程了。商家為了賣個好價錢,會將帶裂痕的珠子再次注膠,甚至多次注膠,將裂痕填充。這種行為容易坑害買家,是不好的行為。

原石無膠處理的有沒有呢?也有!主要是針對南紅品質較高,裂傷較小的原石,採用手工控制,通過挖臟去綹的手法對原石中的小綹裂進行加工處理,一般為雕件,滿足收藏者的高品質作品需求。

那麼南紅珠串市面上就沒有無膠的珠子了嗎?

雖說市場上1.0以內的珠子手串等99%都是用機器磨出來的,過膠必然,不然成品率極低。但是,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現在市場上有無膠的珠子鏈,但都是人工一個個挑出來的沒有裂的珠子,價格相對來講貴些。

第二、2013年以前的珠子,因為以前好的原料很多,用好料磨得。而1.0以上的珠子有大多數都是手工打磨的。

那麼針對那些有膠的珠子我們怎麼識別呢?該不該購買呢?

先講講該不該買吧。這完全看個人財力,因為南紅屬天然產物,有瑕疵是正常,注膠只是一種優化工藝,另外正常的注膠也不會對人體有害,含點膠水的價格自然也會便宜蠻多。

那如何識別呢?

第一、觀察氣泡

真空注膠造假方法有個很大的缺點,由於裂隙微小,灌膠機配的真空泵不好用,不能完全抽掉氣泡,或者膠質在注膠前沒有進行真空脫泡,膠水等原因而導致注膠後裂隙中會有微小的氣泡。因此在鑒別時用放大鏡等仔細觀察疑點地方是否有氣泡。

第二、紫光燈照射

真空注膠造假的南紅瑪瑙在紫光燈的照射下會有熒光反應,這也是膠水與天然南紅瑪瑙質地構成不同的原因所致。

第三、水煮

還可以用一種比較普通的方法來鑒別,就是用開水煮,由於真空注膠南紅瑪瑙在注膠後多需要進行封蠟處理,這樣在開水中煮一下後,如若有封蠟就會脫落,也是一個不錯的鑒別方法。

以上就是真空注膠造假南紅瑪瑙的常用的鑒別方法,當然如果你對這些方法都不是很放心,那最權威的方法就是去相關檢測機構做一個全面的檢測了。真空注膠南紅瑪瑙與天然無裂無瑕疵的瑪瑙價值相差還是很多的,購買時要仔細鑒別。

好了,今天要講南紅注膠篇就講到這裡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