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明

各位知友好,我是這個問題的提問者,由於看到提問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有些失望,因為對這個提問的回答充滿期待,不過很可能是由於自己的提問存在清晰度不足、深度不足、趣味不足等等不足造成。而目前(2018/10/06)我能想到的是,起碼自己盡我所知來回答這個提問。

至於我有多麼期待這個提問得到大家的回答,請看下一點 (≧?≦)?

二、初衷與憧憬

1.二八法則的存在。

二八法則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中,往往抓住關鍵的少數,可以帶來多數的收益,這在學習中也是存在的。

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為例,在筆試中,「選詞填空」每空僅3.55分,而「仔細閱讀」則每空14.2分。如果知道考試的分值分布、重點難點送分點等,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練習,投入更少的時間,而收益更多。但不少人連四六級考綱都沒有看過,甚至連題目的分值分布都不清楚。以至於抓不住考試重點,導致部分時間精力可惜了。

2.初學者的尷尬。

不少初學者由於缺乏對所要學習的新事物的了解,不能分清楚哪些學習內容是主要,哪些是次要,同樣會導致投入所得的收益偏少。

這樣很容易給初學者帶來打擊,使他們逐漸喪失對學習的積極性。這點可以從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中,許多受挫的小學生看到。

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講,「好老師」的重要性之一,體現在指導學生將寶貴的精力集中在關鍵的學習內容上,提高學生的收益,從而促進學習對學習的積極性。

3.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也許你也同我一樣,小時候也曾納悶——「為什麼課本上那些數學公式、科學發明,幾乎都是外國人弄出來的?」

後來上了中學,又遇到「李約瑟難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再後來讀吳軍寫的《文明之光》中對「歐洲陶瓷為何能超越中國」的描述時(見文末),覺得算是找到了對小時候的疑惑的一個合理的解釋了:

因為歐洲人做事講究記錄數據,使後人能夠在前人基礎上繼續發展;而中國人講究感的「口傳心授」,導致許多技藝失傳且難以被後人傳承。

說了這麼多,終於要到重點了!!!

我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關於「快速入門」的提問,便是受上述內容啟發——想匯聚各位知友的聰明才智,記錄於此,供我們以及後來者借鑒學習。

我從接觸知乎以來的大約3年中,逐漸受益於各位知友無私的分享——每當我遇到一個比較有挑戰的事物,總會下意識地去查找相應的信息作參考。而知乎,便是我的一個重要參考來源。而這背後,得益於無數知友們的幫助。在這裡要說聲——謝謝你們,各位知友!

不禁想到知乎創始人周源所言:

我們相信一點,在垃圾泛濫的互聯網信息海洋中,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是絕對的稀缺品,知識──被系統化、組織化的高質量信息──都還存在於個體大腦中,遠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個產生、分享和傳播知識的工具,我們鼓勵每個人都來分享知識,將每個人的知識都聚集起來,並為人人所用。

最後便是牛頓大大所的話: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也許我們都算不上「巨人」,但無數知友們的智慧匯聚在一起,無疑可以讓「後人」,站在我們的肩膀上!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Predecessors:這是我的個性簽名)

希望大家一起幫助,將這個提問打造成精彩的回答區 (~ ̄▽ ̄)~


三、我所已知的「最少必要知識」(MAKE)

「前戲」終於做完了,可以好好答題咯!

說明:

這將會是一份長期更新的回答(不意外的話),而回答的內容主要來源於我個人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體驗出的「最少必要知識」(MAKE)。希望能夠對正在閱讀的你,有所幫助。

首先搬個磚,用「最少必要知識」——MAKE一詞的創造者「李笑來」的例子來回答,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識(MAKE)」,可供快速入門?

  1. 掌握「設計」的最少必要知識:簡潔、留白;
  2. 開私家車的最少必要知識:慢;
  3. 掌握一門外語的最少必要知識:認識字母、認識音標、會查詞典、懂基本語法、會查語法書、會用Google搜索引擎。

然後繼續搬磚,順手開個「搬磚專區」。

【搬磚專區】(來自他人的見解)

1.入門尤克里里的MAKE(最少必要知識)是——四和弦G/D/Em/C

(來源於《關鍵20小時快速學習任何技能》一書的作者Josh Kaufman)

理由:Josh Kaufman發現,絕大多數經典的流行音樂都由四和弦構成,比如甲殼蟲樂隊、Adele、Lady gaga 等等。所以他決定先著重學習四和弦這個關鍵知識:G/D/Em/C,這個選擇讓他在10天後的彈唱演出大獲成功。

PS:

  • 對「20小時快速學習任何技能」感興趣的知友,可以看看這個TEDx視頻:Josh Kaufman:20小時學習法則
  • 對這個方法運用得好的知友,推薦知友的這篇: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 白詩詩的回答

2.入門Python的MAKE——理解4個概念「數據」「函數」「條件判斷」「循環」

(來源於@麻瓜編程 的《讓小白學上癮的 Python 入門課》)

理由:在理解了這四個點之後,你就能夠基本理解計算機和程序要做什麼,然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初步的模仿與學習了。


【個人區】(我個人在學習成長中的體會)

1.入門PS的MAKE——理解「圖層」

理由:理解了「圖層」的概念,就可以清晰明了地在不同層上布局繪製,再將其組合成一個個驚艷的圖片。

進一步:

我們所看到的所有平面的圖片,其實都可以在PS中通過「一層層」地疊加多張圖片組成,而且能保證在疊加的過程中不增加厚度(計算機的牛逼處)。進一步講,Photoshop圖層就像疊在一起的透明紙,可以透過每個圖層的透明區域看到下面的圖層。

更重要的方便是,這樣「多張」疊在一起的透明紙,可以方便地移動、修改。這也是為啥不用一張紙畫完東西,而要用多張紙的原因。

可以想想呀,如果你在一個本該畫在上面的東西,不小心畫到下面了。而這時你發現,你可以直接把這東東「移到」上面,那該多好呀!不!用!返!工!了!

關於圖層的比喻「透明紙」可以看看官網的這張圖(或者更詳細的說明:Photoshop 圖層-Adobe文檔 )

圖層上的透明區域可讓您看到下面的圖層

再舉個例子——用我畫的一幅畫來說明「圖層」的概念。

答主的數字繪畫

這張圖片看起來是「一張」圖片,但在PS中是由許許多多張「圖片」(圖層)組合成的。

當初畫的時候,許多圖層就來幫我啦:一層負責畫線稿、一層負責上主色、一層上次要色、一層高光、一層陰影……一層龍貓、一層小女孩……

有時發現畫錯了,小女孩「升天了」(被畫得離開地面了),草地「失重了」,糟糕,難道要重新畫過嗎?——不不不,幸虧有「圖層」在,畫高了,就把圖層往下移一移;畫低了,就往上走走。於是故事的最後,我和「圖層」共同誕生了這幅畫。

最後,邀請大家幫助我,一起將這個提問打造成精彩的回答集,多謝你閱讀到此句 (^▽^ )(此回答會隨我的學習成長而更新)


附錄:

上文第二點的第3點中提及的對「歐洲陶瓷為何能超越中國」的描述時摘錄。

摘抄自:吳軍,《文明之光》(第一冊),第六章 人造的奇蹟——瓷器,215頁

歐洲人在瓷器製造上超越亞洲人,則是整體科技進步和工業化的成果。

歐洲人較早地掌握了現代的科學研究方法,擅長定量分析和比較實驗,因此完全弄清楚了瓷器的成份和燒制的原理。在研製過程中,他們保留了全部的原始數據和實驗報告,這樣,每取得一點進步,後人都可以直接受益。德國的伯特格爾把上萬次實驗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了,這種做事情的方式被英國的韋奇伍德繼承了,他研製出碧玉細炻器,做了5000多次實驗,都有記錄。這種科學研究的方法是歐洲人取得長足進步的基礎。

相比之下,中國工匠更多的是具有對制瓷工藝的感性認識,他們靠「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將經驗代代相傳,而徒弟是否能超越師傅,則完全靠悟性。中間即使有一些發明和改進,卻因為沒有詳細的過程記載,或許是出於保密故意不記載,很多發明和改進都無法傳世,比如宋代五大名窯的製作工藝大多失傳了。

這樣,後世常常不得不重複前人的失敗,使得瓷器製造技術進步緩慢。這其實不是中國瓷器製造特有的問題,而是中國古代很多手工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掌握攝影的入門的一個最主要的名詞:曝光,

都說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把錢用光),所以曝光肯定是入門攝影的最基本的單詞,

曝光往下細分可以分出三個細緻點兒的但是也是相當重要的名詞:快門、光圈、ISO

圖是百度上扒拉來的,出處見那個非常不清楚的水印

見過太多的小白、在晚上馬路邊想拍路燈、晚會想拍舞台,看得出來想法很好,但可惜沒有一點兒手動控制一下曝光的想法,全憑(手機)相機自己,拍出來不是黑咕隆咚一片就是噪點糊一屏,

拍照的時候稍微考慮一下曝光,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測光、手機沒法很方便的調整曝光三要素,那麼就可以通過點擊畫面中的亮的位置或者暗的位置,讓手機自動測光調整,下面來幾張圖片演示一下

先來兩張手機自己測光拍攝的,手機是iPhone 6S ,開的HDR

這張是拍的日落,可見高光(就是亮的那部分)已經完全失去色彩信息成為一片死白了

這張是同一天,雖然陽光的光線正好,但還是有點兒稍微過曝,這種強光比的情況下最好欠曝一點,因為後期時往亮了拉比往暗了拉要方便很多

然後自己調了一下曝光(iPhone的相機對焦框旁邊的小太陽可以向下拖動跳曝光),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往暗裡調了一下,效果如下

的確,後期的時候稍微的拉了一下飽和度,是的畫面看起來更舒服了一點兒,但是這其中,欠曝一點帶來的那一點點兒的額外的光信息讓我在後期的時候不用那麼的吃力,如果是手機自己曝光的話像第一張圖片里那樣天空大部分都是一片死白,再往下拉也是一片白,根本不會有藍色和紅色的信息存在,

在我個人的理解力,稍微進階一點兒的名詞,就是飽和度了,拍了照片以後能把照片放到某個軟體里調一下效果的,說明是對照片最終的效果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但是這些人中有一大部分剛開始接觸的小白很容易暴力無腦拉飽和度和鮮艷度,讓整個照片顯得很艷麗很艷麗,從而顯得很假,(其實我個人也剛從那個階段過來)

如果想好好玩攝影,把拍照當作一個認真對待的愛好來發展的話,那必備的知識就是ps了吧

ps全名Photoshop,會用或者說正在嘗試著去用的人應該就是愛拍照的人群中比較專業的那一波兒了(僅限於學生群體,畢竟我就是個學生,經驗都來自於校園,社會中有多少大神什麼水平真的不了解)主界面什麼的百度就可以了,需要具備的理解的基礎名詞:圖層、蒙版、acr濾鏡(我個人超喜歡)

稍微詳細一點兒的把右面那幾個名詞搞懂,你基本上就算入門還是入的不錯的了

你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在某個領域中,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尋找並掌握到這個領域知識的最初核心。這個最初核心有兩層意思,一層為它是這個領域知識的核心,缺了它,就玩不轉。再一個,它是為這個領域知識的繼續增加提供最為牢固的根基。

說真的,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抓住了最少核心就等於完全控制住了所有的把戲。

對外炫耀吹噓可能會有作用,畢竟面對的都是門外漢,圖個熱鬧,假裝專業就可以了。

但是真的想要沉浸其中,這種速食主義其實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因為這種「一勞永逸」的想法是站在「一元中心論」的角度上說的。可是明顯,這個世界,包括不同的領域知識,並不是絕對一元中心論的情況。

雖然這種「趨極」的想法很好,也確實可以抓住事物的核心。但是所抓住的,只是你認為的在此時此刻下的事物的核心。

不同的人,經驗不一樣,思考出發的角度不一樣,利益傾向不一樣,「趨極」作用下得出的核心也就不一樣。

當然了,這是往複雜的說。要是往簡單的說。無非就是想要花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大的成效,抓住核心,就是這種需求快速達成的不二法門。

這裡就有這樣幾個前提條件,

1、所要學習的具體領域是什麼?

2、找一個靠譜的已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小成的人。

核心需要高屋建瓴的總結,小白怎麼從下到上也總結不出來的。

總結的核心,只是他覺得的核心,是不是你覺得的核心,還要你自己去驗證和修正。

回到最初,從別人那裡得到的核心,即最少的必備學習知識,進行迅速的入門。迅速入門的過程,就是檢驗這種核心是不是你認為的核心的過程。直到認可,或者進一步修正它,讓它成為自己認為的最少的必備知識。而這種自己經過驗證或者修正的最少的必備知識和最初想要「一勞永逸」「屢試不爽」的初衷,其實又是違背的。


你具體是向入行哪一個具體行業?嚴格來說,只掌握最基本的知識是不夠的。


翻譯-好像不存在這樣的,因為所有都得弄懂,沒有快速入門說法。


題主這個問題很寬泛啊,認真說,每個行業的基礎或者必要最少知識都不太想同,因此哈姆雷特也是每一個都不一樣,那這裡我給說的也比較寬泛吧。

首先,沒有人會嫌棄知識多的,題主的意思是在最短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成為行業大牛所必備的一些基礎知識

to be honest 現在很多行業都是互通的,或者說很多都是複合型人才,具象的知識可以抽象出來再進行排列組合,形成一個新的思想或者層級,這個也就是一個人所謂的能力

那我們再來看看專業或者領域,基本知識是必備的,不用說,那麼還是跑不掉一些大多數領域適用的經驗,資源,人脈。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裡不必多言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也就是你的經驗

水漲船高,身邊的圈子也更高級

想起一句名言:

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還是山

當你是一個小白的時候,你覺得這個行業肯定有最少必要知識

當你剛混成一個經理時,你會覺得這個行業有一些最少必要的規則需要遵守

當你混成一個boss的時候,你會想在社會,國家層面,我做什麼才符合最基本的大勢所趨

再高,我還達不到

反而言之

當你是一個小白的時候,不找個師傅,多學一點東西,怎麼知道哪些必要,那些重要

當你剛混成經理時,不去問大老闆或者請教同行,甚至碰碰釘子才知道有哪些禁區

當你混成boss,恭喜恭喜

(??ω?)?嘿嘿嘿


經濟。成本收益。

謝邀,進一步解釋的話。

學經濟從理論學習上,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兩門課是基礎,從大學的初級到研究生學中高級到博士高級,要學三遍。微觀一上來學的兩個概念,效用與成本。效用是個主觀性很強的東西因人而異,可以理解為收益。成本,經濟學中成本考慮的是機會成本。

這樣由於資源稀缺的客觀性,人的偏好不同,效用不同,就會產生選擇,選擇依據機會成本來選,選擇後又會產生歧視,等等。後面的福利經濟學也是收益減成本。初級微觀中幾大廠商理論,原理就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MR=MC

中高級微觀內容相似,也逃不過收益成本

當然,宏觀經濟理論中,更多的研究經濟增長了,就比較一言難盡了。

生活中的…只要你做選擇就是經濟問題。也就是衡量你的收益與機會成本,沉沒成本,和邊際成本。


設計領域,

換位思考,權衡利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