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獲得授權,來自微信周衝的影像聲色(ID:zhouchong2017)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之前聽過一句很混蛋的話叫,我知道很多道理,卻無法過好這一生。

很多人信了。

但其實,過不好這一生,恰恰證明了你不知道真正的道理。

或者說,你以爲的道理,

只是你的幻想、臆測、偏見、短視、負面情緒,

以及對自己的幻想、臆測、偏見、短視、負面情緒的合理化。

你看不見廣闊的現實,更看不見事情運行的規則,和所做的決定的後果。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比如當下頻繁辭職的90後,他們的認知是:我的工作必須要讓我感覺有趣、有錢、有時間、有意義、沒壓力。

凡事以“我”爲中心,就會封閉在“我”中。

這種認知導致的情緒是:一遇壓力與不順心,就百般不爽,對公司充滿怨恨,覺得都是公司的錯,制度的錯,而自己是一朵正在被壓榨的盛世白蓮花。

這種情緒導致的結果是:一次次衝動離職。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但是一個成熟的職場人,他的認知是:“沒有一種工作能兼具有趣、有錢、有時間、有意義、沒壓力。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其他的,則是自己必須攻克的現實障礙,和心理障礙。

也就是說,他會看見他人,看見合作,看見責任。

這種認知導致的情緒是:不論面臨什麼,都能調整心態,穩定情緒,告訴自己,“這依然是我最喜歡的工作,不足與錯誤,我都該自己來調整,不能怨懟他人。”

穩定的情緒,導致執行的高效。

高效的執行,導致漂亮的結果——

他在公司直線成長,迅速做出成績,被提拔,被升職加薪,比同齡人遠超一大步。

你看,想法不同,就這樣指向了不同的人生。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傅盛曾經說:認知,幾乎是人和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

“人和人比拼的,是對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對行業的洞察。執行很重要,但執行本質是爲了實踐認知。”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再舉個人人皆知的事情爲例。

張雨綺是出了名的任性。一直自視甚高,覺得很多事情都明白。

但楊天真在《我和我的經紀人》裏,就以非常犀利的語言,指出張雨綺的問題。

“不,她不明白。她以爲她明白,其實她不明白。真正明白了,就會知行合一。”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知行不合一,恰恰是因爲她的認知不到位。

她以爲沒違反道德,所以任由自己亂來。

她以爲自己可以做到80歲,所以貪玩、關係混亂。

按張雨綺的邏輯,這都是行得通的。

但真相是,她對道德、對人心、對傳播,都瞭解不透。

她以爲是A,其實世界的邏輯是B。

她看不見。仍按A行事,於是產生了C後果。

而這個C後果,就是楊天真說的,“創造一個機會,又迎來一個困境,一直在給她填坑”。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現如今,張雨綺的商務都停了,沒有人來諮詢,也沒人有商務合作意向。

這對於一個藝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爲商業價值下降太多。

但倘若張雨綺的認知到位了,真正明白了,許多錯誤都不會發生。

至少,她的試錯成本不至於那麼大。

代價更是不用沉重到覆水難收。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真正指引一個人行動的,不是資源,不是錢,不是關係,是認知。

再以當下最熱門的大劇《都挺好》舉例。

我們都覺得,明玉很成功,職場白骨精,出手闊綽。而她成功是因爲遇上了一個好老闆。

不是的。

離開了蒙總,明玉依然會成功。

甚至她破了產,公司垮臺,一無所有,團隊散盡,她仍能重頭再來。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爲什麼?

因爲她對市場、對銷售、對管理的認知遠超於常人。

就憑這點認知,明玉無論種植在哪片土壤,都能擁有金色的收穫。

她的別墅依然有,豪車照開,戶頭上照樣數字驚人。

也就是說,你外部擁有的硬資源,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內部擁有什麼樣的軟資源。

這纔是一個人的王炸。

就像史玉柱,從巔峯跌落,憑藉超人的認知,又奇蹟般重立山頭。

也像褚時健,不論如何被打入低谷,依然在70多歲時,再創一個商業神話。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之前聽過一個故事。

講兩個少年做了件好事,精靈爲了感謝他們,讓他們各自許一個願望。

第一個少年想要的是財富。

第二個少年希望擁有的是智識。

擁有財富的少年獲得了鉅額財富,可是,德不配位,智不配財,幾年不到,破了產。

擁有智識的少年,卻成了時代的鉅富。

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但啓示已在其中。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我相信,你也和我一樣,正羨慕着朋友圈裏的某個人,他比你更成功,更有魅力,人際關係更好。

而你也發現,他其實並不是富二代,沒有牛逼的背景,和嚇死人的學歷。

但是他比你優越的地方是:認知更先進。

  • 他結交到帶路黨,拓展視野,獲得最有用的信息。

  • 他會執行,“不做,永遠都是問題。做,纔是答案。”

  • 他不恐懼錯誤。因爲,恐懼纔是失敗之母。而試錯,纔有可能成長。

他知道你知道的,也知道你不知道的。

而你,還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纔是最可怕的地方。

當你不知道自己的無知,就會固執到底,油鹽不進,不斷在低配的選擇中消耗時間,消耗意志力,最終平庸又忙碌,貧困又愚蠢。

而下一代,還在繼續你的人生。

因爲你低段位的認知,在“拼爹”的時代裏,根本拿不到上場權。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周衝,2015年離開體制,放棄公職,從事自由寫作。出版《我更喜歡努力的自己》等多部暢銷書。本文經授權轉自微信公衆號“周衝的影像聲色”(zhouchong2017),這是一個文藝而理性的公衆號,以文藝的筆調,以理性的思維,剖析人間事與人間情。

(編輯:咖啡糖)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延伸閱讀

看書吧

張雨綺又陷危機:認知水平越低,人生越被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