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猴, 我是憤怒的調音師,最近老在搞我的高級課程沒寫東西,今天抽空跟大家聊聊神馬叫做信噪比。

信噪比概念很簡單,「信」代表的就是有用的信號,「噪」代表就是噪音。信噪比就是拿有用的信號除以噪音得到的比值。

這個那得到這個比值有毛用啊?

毛肯定有用啊,這個比值越大,表示信號中含有的「有用信號」就越多,「噪音」含的比例就越少。我們好多時候,都需要提高信噪比,儘可能讓有用的信號多一點,噪音少一點。

當然,我們一般也不會去測這些數據,然後算下信噪比具體是多少,所以信噪比更像一個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要儘可能地提高信噪比!

下面我們就為了這個目標,把影響信噪比的可能都找出來,努力提高我們的信噪比。

但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所有的設備都會有的底噪,無論你是低級狗調音台(digico),舒爾話筒,還是BSS的周邊設備,只要你是電子設備就會有底噪,這種底噪一般表現為高頻斯聲,是由電子元件產生的。

而且你還無法去掉它,它就好像男人好色一樣,只要你是男人,你就一定好色。所以我們無法去掉這個底噪,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提高信噪比,盡量地抑制這些噪音。

那在調音台上,信噪比跟哪個東東最密切相關?

木有錯,就是增益旋鈕!

它可以放大輸入信號,它是有用信號的源泉。要知道我們每個調音通道也是有底噪的,假如我們擰的增益不夠大,那有用的信號就最有一丟丟了,醬紫這個通道的信噪比就很低了。

假如每一軌通道都醬紫,那我TM幾十軌通道疊加起來,底噪不就起飛了?

所以為了提高信噪比,我們需要一個合適大小的增益,但矛盾的是在你擰大增益的同時,也把話筒的實際收音距離變更遠了,會提高嘯叫的風險,所以你得找到一個度。(這個「度」跟後面說的增益架構,傳聲增益等等都密切相關)

除了增益,推子也對信噪比有非常大的影響,例如你會發現你把推子超過0dB刻度後,底噪就大起來了?所以增益不夠,你的音量不夠,你用推子推大,信噪比進一步降低了有木有?

當我們這些信噪比不高的通道信號匯總到主輸出後,這裡又有一個新的信噪比問題了,調音台應該輸出多大的信號給下一級設備?

現在我們先把周邊設備給忽略,只討論功放和調音台,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你的功放旋鈕跟你的調音台輸出電壓密切相關!

這個在以前的文章有單獨講過

沒看過的童鞋

點這裡

功放旋鈕 打到最右可能會讓你的音箱原地爆炸!【憤怒的調音師】

你會發現,在你音響功率足夠的情況下,如果你想要獲得同樣的音量,你的功放旋鈕擰得越大,那你調音台能輸出的電壓就越小了。但反過來你的功放旋鈕擰得越小,那調音台需要輸出的電壓就越大。

說那麼多,這個功放旋鈕擰大擰小跟信噪比有毛關係啊?

肯定有毛關係啦,假如你功放旋鈕擰到最大,那不就意味著調音台輸出的電壓就得小一點了。假如我們調音台輸出的電壓太小了,這調音台的「有用信號」太小了,那加上調音台的底噪 ,再加上前級設備層層疊加的底噪,不就意味著調音台輸出信號的信噪比很低?

反過來,假如你調音台輸出的電壓大一點,功放旋鈕擰小一點,是不是意味著調音台輸出信噪比提高了?

假如你長期把功放旋鈕擰到最大,你可能會發現,當你在小場地演出的時候,音響系統功率大於場地需要,你調音台的輸出電平很小,而且伴隨很大的低雜訊。

但隨著你把功放旋鈕不斷地擰小,調音台輸出電平不斷地提高,你發現底噪不見了,音響變得更加乾淨了,當然聲音的動態和細節都更好了。

這裡已經涉及所謂的增益架構問題了,所謂增益架構其實就是保證在各級設備不過載的前提下,讓各級設備傳送的信號大一點,提高信噪比和動態。最後以把合適的電壓送入功放的放大電路,獲得足夠的功率驅動喇叭振動轉化為音量。

我們剛剛說到的就是這個增益架構其中兩個節點,調音台的輸出和功放的旋鈕。除了這個兩個節點我們還有其它的地方也涉及信噪比問題,例如處理器,雖然我們調音台輸出大一點的電壓可以提高信噪比,但是你不知道下一級設備能承受多大的電壓啊?

所以我們還得保證在下一級設備不過載的前提下提高信噪比,而且下一級設備輸出信號時,也必須要有良好的信噪比。例如有些處理器或者周邊設備上面會有一個0-10dB的工作電壓切換按鈕,假如你按下了-10dB按鈕後,你會發現整個系統的信噪比又低了,因為這個按鈕把送進來的「有用信號」衰減了10個dB,然後疊上了這個設備本身自帶的底噪,那是不是信噪比又硬生生被拉低?

所以你發現這個信噪比跟增益架構真的密切相關,各級設備傳輸信號就好像水管送水一樣,每一級設備的水管大小不一樣,所以我們要保證每一級的水流大小都不能超過水管的容量,而且水流還不能太小,太小水管自帶的雜質比例就多了,水就不幹凈,信噪比就太JB低了。

那除了上面說得這些搭建系統會遇到信噪比問題,還有沒有其他的地方會遇到信噪比?

當然有啊,話筒拾音!我們拿話筒拾取聲源的聲音,這些聲音不就是「有用的信號」嗎?

那神馬是噪音啊?聲源以外的所有聲音都TM是噪音!

例如架子鼓Overhead話筒(吊頂話筒)的擺放高度,話筒放高一點跟放低一點有什麼區別?

話筒與聲音源的距離變化了!如果我們擺的話筒距離架子鼓越近,那拾取到「有用的信號」不就更多了?那些架子鼓以外的噪音不就更少了?那信噪比不就提高了?

所以你會發現話筒拾音距離越近,拾取信號的信噪比就越高。但是有利必有弊,隨著拾音距離越近,話筒拾取到的空間就越小,拾取聲音也越不完整。

所以在樂器收音的時候,我們調整拾音距離,不但要考慮信噪比,還得考慮空間、近講效應等等這些問題。

當然,還有些情況你考慮信噪比同時,還TM要考慮傳聲增益!

例如搞學校大合唱,好多朋友都覺得很難搞,我覺得最致命的原因是沒有考慮這個信噪比問題。

大家別老以為自己在搞什麼專業合唱演出,其實不就是一堆傻不拉幾的學生站一起唱歌而已嘛。而且這些學生壓根就沒打算用力唱, 你還把話筒擺一米?兩米?三米開外?

三米開外收音你話筒能收到多少有用的信號?你話筒拾音的信噪比有多少?你拾取到主擴音箱的聲音比學生唱歌的聲音還大!

結果合唱話筒音量不夠,一推就嘯叫。這是因為你的傳聲增益本來就不高,你話筒拾音的信噪比又低,你能有音量么?你能不嘯叫么?

那腫么解決啊?很簡單啊,提高話筒拾音的信噪比,直接把話筒塞進去學生嘴巴裡面不就行了。

那拾取到的人數不夠,空間感不夠腫么辦?

人數不夠話筒數量搭救懂不懂,多丟幾個話筒上舞台收音不就行了。

但話筒的增益要合適,也就是前面說的那個「度」了

度在下面這篇文章

增益到底是什麼東東?【憤怒的調音師】

假如你每個話筒拾音的信噪比都很高,你怕毛嘯叫啊?但如果你怕嘯叫,所以話筒不敢放多,所以話筒又得放遠遠的,這TM是個死循環。

但無論你用多少個話筒,你都可以通過調整話筒擺位,找到信噪比和空間的平衡點的,但前提你得知道它們的存在。

特別是在傳聲增益差的系統,很多時候你得犧牲空間感和聲音的完整性,儘可能地提高話筒拾音的信噪比(就是話筒死命靠近聲源),才能在主擴音箱獲得足夠的音量。當然這些樂器所在的舞台位置,也同樣影響著你話筒拾音的信噪比。

那除了話筒拾音還有跟信噪比相關的東東嗎?

有,就是雜訊門的閾值了!

例如頭戴話筒,我們一般可以用一個帶濾波的雜訊門來去掉頭戴呼吸聲,這時候雜訊門的閾值設定就很JB重要了。首先頭戴話筒的收音距離和收音角度,影響著頭戴話筒的信噪比。所以我們就得根據頭戴的信噪比,調整閾值了。

例如有個逗比把頭戴話筒戴歪了,拾取的人聲少了,那我們是不是要跟著調低雜訊門閾值,避免雜訊門把人聲給擋了?

又或者觀眾進場後,各種打架聊天,這時觀眾噪音就非常大了。那對於剛剛我們調的這個頭戴話筒來說,接到的這些噪音是不是也跟著大了?

這些觀眾噪音有可能會一直衝開雜訊門,那頭戴話筒的雜訊門就白費了,所以我們又得調高雜訊門的閾值,避免雜訊門一直被沖開。

在上面我們說的都是信噪比的問題,你會發現從增益旋鈕到功放旋鈕,從增益架構到傳聲增益,這個信噪比都影響深刻,它不單純是一個判斷噪音大不大的指標,它更像於我們一個追求的目標,一個可以我們可以利用的手段。

只有真正理解這個「信噪比」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增益架構、傳聲增益等等這些看似高大上的概念。當然文章也沒有把我們音響可能遇到的信噪比問題都提出來,假如你看懂了文章,那麻煩你在文章下面留言區,把其他的信噪比問題給補充一下,順便裝個逼。

惡補了這個信噪比的概念後,我們後面可以接著繼續說說增益架構和傳聲增益的事了,敬請期待。

憤怒的調音師

七點半樂隊御用貝斯手

2019.1.2

廣展班招生啦!

時間:2月21.22.23.三天

地點:廣州番禺

電話:18319449618

詳情:長按二維碼加樓主微信

看廣州展記得來上樓主的課喔~

視頻:監聽耳機的秘密

視頻:如何多軌重放

好消息!好消息!

網課要升價咯~

為了保障老會員利益

網課更新到30集

就要升價30%~50%

不要猶豫了

早買早享受

樓主會一直更新視頻的喔

趕緊成為我們的終身會員吧!

網課購買和觀看方法

1.直接公眾號回復:網課

2.點擊文章底部的原文鏈接

原創不易,請多多支持

網課最新22集:《電吉他、貝斯、鍵盤快速收音套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