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報導〕在因緣際會下,台東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二○一六年起和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合作「台東—與那國島」跨國航海實驗計畫,副館長林志興表示,希望藉此讓各界看到台灣與海洋的關係,也看見台灣存在的價值。

林志興表示,台日於二○一七年三月簽訂共同合作協定。海部計畫將以草船、竹筏及木舟等三種仿古船進行實驗,起初三種仿古船均打算在台灣就地取材打造,但東海岸適合製造草船的「水蠟燭草」數量不多,用來打造木舟的參天古木又礙於法規不能任意砍伐,且四、五百萬元的打造費用也遠超出預算,最後台灣只負責製作竹筏。

但打造竹筏過程也很坎坷,起初在台東真抦部落找到會製作仿古竹筏的阿美族耆老,但主要負責人卻在去年初過世。後來由馬蘭部落的阿美族工藝師LAWAI(賴進龍)情義相挺,終於在去年及今年先後完成了「IRA一號」和「IRA二號」竹筏。

以台灣為起點 南遷南島北移日本

台灣近二十年來對「南島語系」的研究逐漸勃興,學術界已證實分布在南太平洋群島的南島民族,是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以台灣為起點往南遷徙擴散。林志興表示,海部的計畫讓大家的目光往北看,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也許有一批古人類經由台灣跨海往北到沖繩和日本本土,然後再經過二萬五千年到了新石器時代,南島民族在台灣形成後,又開啟一波向南的歷史大遷徙。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在人類遷徙史上,至少有三萬年的價值。

不過,隸屬文化部的史博館受限公益勸募條例,不能主動對外募款,新光證券是目前這項計畫中台灣唯一掛名的贊助企業,去年贊助二十五萬元。接下來到明年正式航海實驗上路,大概還需要五百萬元經費,史博館除了向文化部申請經費並以該館年度預算支應之外,就只能被動等待外界捐款。

  • 竹筏IRA1號去年由大武漁港啟航,跨越黑潮航向綠島。(日本NHK與台灣公共電視台提供)

    竹筏IRA1號去年由大武漁港啟航,跨越黑潮航向綠島。(日本NHK與台灣公共電視台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