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爺的《荒野求生》告訴我們身陷絕地如何求生。4月5日,忠縣兩名11歲的少年受節目啓發也玩起了現實版的荒野求生,結果庇護所沒建好天就黑了,沒能找到食物的兩人,在斷崖下撥通了報警電話……

  8日,參與營救的民警向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披露營救過程,希望通過這兩個小孩的經歷給小朋友乃至成年人科普一些野外求生、求救常識。

  在搜救人員帶領下夜行通過小溪回家

  兩少年清明節失聯 愛看《荒野求生》

  4月5日18時許,忠縣公安局黃金派出所接到羣衆報警求助稱,有兩名小孩失蹤了,請派出所幫助查找。

  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工作。經過調查得知,失聯的兩名小孩分別是謝某和喻某,目前正在上小學六年級。

  通過詢問孩子家長得知,兩個孩子平常沒事喜歡在家裏看《荒野求生》,謝某的姐姐還告訴民警,謝某平時就喜歡在外面搞野炊,體驗獵戶的生活,還說以後要去山裏荒野求生。

  得到這一線索後,派出所搜救組一邊調取學校周邊視頻監控查找,一邊走訪學校周邊居民和商戶。

  蜀黍有話說>>>

  家長做法:發現小孩失蹤,立即報了警

  點評:正確

  誤區:失蹤24小時才立案

  民警提醒:兒童、婦女失蹤 應第一時間報警

  2014年上映的尋子題材電影《親愛的》中,黃渤飾演的父親發現孩子丟失後,打電話報案,對方卻以“不到24小時不能立案”爲由拒絕了他,從而錯失尋回孩子的最佳時機。其實諸如這樣的說法,在影視劇和網絡上傳播頗多,事實上丟孩子24小時後才能立案情節屬於誤導觀衆。

  民警提醒孩子失蹤後的24小時是黃金尋找期,警方接報後會在第一時間立案調查,不需等24小時。請大家謹記,孩子一旦走失,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根據規定,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犯罪嫌疑人或者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不論案件是否屬於自己管轄,都應當首先採取緊急措施。經審查,屬於自己管轄的,依法立案偵查;不屬於自己管轄的,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處理。

  失蹤小孩打來報警電話

  正當民警根據線索尋找時,失聯孩子喻某打來報警求救電話:“警察叔叔,我們迷路了,我們在一個大山下的懸崖邊上不去,下面是一條小河也越不過去,很危險,手機也快沒電了……”話音未完電話就掛斷了。

  民警根據求救電話描述的地理特徵和走訪得到的信息,分析兩個小孩應該被困在忠縣黃金鎮馬家灘河流附近。

  事後兩個小朋友解釋,一開始他們擔心被家長責備,其實是不敢給家裏打電話的,當他們發現走投無路的時候手機卻沒了信號,而且快沒電了。“老師說遇到危險找警察。”最終他們還是決定求助警察叔叔。

  蜀黍有話說>>>

  小孩被困後的做法:主動報警

  點評:正確

  誤區:擔心遭責備嘲笑 不求助盲目進行自救

  民警建議:戶外遇險或被困 第一時間向外界求助

  民警介紹,他們在和小孩交談的時候發現,兩位小朋友的性格比較要強,生活中也比較獨立。他們原本以爲,體驗一陣,天黑之前就可以回家的,被困之後擔心被家長責備,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求助。

  “擔心被責備、甚至嘲笑,這是正常的心理。”民警介紹,其實這樣的心理,在成年探險徒步者身上更高頻發生。根據公開信息,前不久重慶武隆一男子爬山拍視頻,就由於過度自信,相信自己的能走出去,結果到最後手機沒電也沒有撥打求助電話,被困4天,要不是無人機、熱成像儀等救援裝備助力,性命堪憂。民警提醒,戶外遇險或者被困,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確保安全前提下,第一時間通過一切可能向外界求助纔是第一位的。

  兩人尚未完工的“庇護所”

  庇護所還沒搭好 天就快黑了

  回到這起故事中,接到報警、確定小孩可能被困的位置後,搜救組在村民的協助下立即到馬家灘附近展開搜尋。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搜尋,民警在馬家灘河邊的平地上發現篝火灰燼、樹枝搭建的帳篷和樹葉鋪成的“牀”,搜救組以河邊爲中心兵分三路尋找,終於在河灘上方的懸崖邊找到了兩個小孩。

  當民警問他們爲什麼出走時,謝某回答到:“家裏太無聊了,我們就想幹點有意義的事情。”原來,兩名小孩看了《荒野求生》節目以後,就想模仿着貝爺去感受一下荒野生活,於是二人帶着米、手電筒、打火機等物品來到了馬家灘,學着貝爺,先搭建庇護所,結果庇護所還沒搭建好,天就快黑了,在簡單搭建了帳篷後,兩人準備到山上尋找食物,漫無目的走了五六個小時後被困在了懸崖邊,飢寒交迫的二人不得不放棄本次荒野求生計劃而選擇向警察叔叔求救。

  蜀黍有話說>>>

  荒野求生選擇:先建庇護所 再去找食物

  點評:他們忘記了最重要的東西——水

  民警建議:臨時庇護所和水比食物更重要

  民警查看了兩位小朋友搭建的庇護所後,感覺既可笑又可氣。他們選擇的地方疑似此前有人爲活動,應該說建立庇護所地址是一個可選項,此外兩人還生了火。

  不過對兩人搭建的庇護所,民警說,完全起不到庇護的作用,帳篷不能遮雨擋風,地上鋪的還是溼漉漉的綠葉根本起不到保暖的作用。最終兩個孩子放棄了庇護所搭建乾脆去找吃的,應該是餓了之後本能選擇。

  民警提醒,如果在野外遇險,在求救之後,找到一個相對安全庇護所(天然的最好,節省體能消耗),然後找到可安全飲用的水相比食物更爲重要,這兩者是優先於尋找食物這個選項。

  遇到危險 手機沒信號怎麼辦?

  救援人員護送兩個小孩回家,他們自己揹着隨身物品跟隨救援人員徒步。路上兩人開始認錯,表示不再魯莽行事了,這讓救援人員一行頗感欣慰。“我們討論了到底去哪裏找信號,最後在崖底下找到了。”路上兩位小朋友還問民警叔叔,遇到危險如果手機沒信號怎麼辦?

  兩個小孩絕望之時選擇求助,卻發現手機沒信號,當時就慌了。他們根據不知是哪位老師講的,在沒有遮擋的地方手機信號好,於是想往山上爬,可爬不動了,走到崖底突然發現有信號……

  當民警把兩小孩安全護送到家中時,兩個孩子的父母對民警表示萬分感謝。兩個小孩也對自己的行爲感到後悔,再次承諾不會再幹傻事了。

  蜀黍有話說>>>

  手機沒有信號的選擇:去高處

  點評:不全對

  誤區:非要爬到高處

  民警建議:相對空曠的地方容易有信號 喊叫、擺sos、燃煙火都行

  對於小朋友們找信號的做法,民警說,相對的高處信號覆蓋會更強,但實際上空曠的地域信號覆蓋的可能性也較高。此外,如果手機沒電或者沒信號,還可以對外發送求救信號,比如通過燃煙火製造狼煙、叫喊、吹口哨,還可以在空曠地帶利用區分背景色的相同顏色物件擺一個SOS字母來向空中求救。

  相關鏈接>>>

  這些網傳的野外遇險求生方法都是錯的

  看看正確做法是什麼

  很多網傳的野外求生方法,我們以爲能在危險的時候救我們一命,但其實都是錯的!甚至反而會要人性命!大家趕緊來看看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遇到熊怎麼辦

  錯誤:如果你遇到一隻熊怎麼辦?裝死啊!

  正確:如果你看到一隻熊,最好是慢慢地後退走開。

  森林裏迷路了

  錯誤:如果在森林裏迷路了,你需要立即找到食物。

  正確:更重要的是,找到可飲用水源,並且搭建一個避難場所。

  遭遇惡劣天氣時

  錯誤:遭遇惡劣天氣時,構成三角的地方是可以選擇躲避的地方。

  正確:構成三角的地方的確是可以選擇躲避的地方,但前提是要在身體下面鋪好東西才能抵禦寒冷。

  戶外凍傷

  錯誤:如果同伴在戶外凍傷了,直接讓他進入熱水裏泡。

  正確:拿些保暖的衣服和被子蓋在患者身上等他慢慢升溫。

  遭遇鯊魚襲擊

  錯誤:遇到鯊魚攻擊就去打它的鼻子。

  正確:鯊魚的柔軟部位應該在它的眼睛和腮。

  野外進食注意事項

  錯誤:看到動物吃這個東西,你也可以嚐嚐。

  正確:你只能吃那些你確認可食用的漿果和蘑菇。

  野外定向

  錯誤:苔蘚長的茂盛的一側就是北方。

  正確:苔蘚可以圍在樹的任何一側生長。

  被蛇咬

  錯誤:如果被蛇咬了應該把毒汁用嘴吸出來。

  正確:趕緊去醫院。

  關於仙人掌

  錯誤:在沙漠裏遇上仙人掌不會渴死。

  正確:只有一種桶形的仙人掌可以提供飲用水。

  關於野外取火

  錯誤:沒有生火工具的時候可用避孕套裝水調整焦點取火。

  正確:避孕套裝水難以形成光源夠集中的光斑,還是別耍帥老實用放大鏡吧。

  記者手記>>>

  小學生野外求生遇險

  他們急需民警送去的安全課

  採訪中,記者發現這兩名小學生有刻意模仿電視節目“荒野求生”中的情節,但僅僅是學了模樣。看看他們搭建的庇護所,這能庇護他們的安全嗎?

  針對他們在關鍵節點的做法,民警拋出的不僅是錦囊,還有給孩子們帶到救援現場的安全課。據瞭解,事發之後當地警方和事發學校都有意在學校再上一堂安全課。

  小朋友的探險精神不應該否定,但絕不應該提倡這種簡單的甚至錯誤的效仿,要知道貝爺拍攝《荒野求生》背後有強大的安全保障和跟拍團隊。

  小學生因爲對野外生存缺少風險意識,認知有侷限,一旦陷入危險,自救難度相當大。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都應該強化風險教育,避免好奇心導向危險之旅。

  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欲?父母可帶領孩子到野外郊遊,從事一些戶外活動,體驗戶外生活,通過親歷向孩子們解釋危險發生的邏輯和可能存在的後果。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夏祥洲 警方供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