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美食家,和成為飯桶吃將不同,是需要文化、閱歷積累,經過歲月沉澱,心態平和,熱愛生活,心無旁騖專註於飲食之道,才可入門。

中國的美食家,要秉承至聖先師所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傳統,追求對味道的極致詮釋,做到對每一種食材,每一種口味都能包容。

美食家又要是個審美家,有高級的審美情趣,脫離低級趣味,像清代袁枚隨園食單里的戒篇,戒暴殄、戒耳食目食等,都是一個美食家必須牢記的,在當代,我覺得戒暴殄,除了不浪費之外,還要加上戒虐食,至於當下常說的不吃野生動物,為了嘗個味道,連法律都不遵守,還奢談什麼美食家。

美食家不能將就,當品嘗美食時,需要身心放鬆,感受飲食的美好,哪怕一杯清茶,也要遵守沏茶之道,細細品鑒,在芬芳中步入意境。對於肉禽海鮮,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激發出食材鮮香,才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讓提供食材的動物,完成它的天道。

如果為享受美食而外出用餐,要做到絕不姑息養奸,如果餐館將就湊合,做的菜漏洞百出,絕不再來,有機會點評,要客觀,指出其不足,讓湊合的飯店無容身之地,才能提高周邊美食品質,這也是一個美食家的基礎責任,並不是只有廚師才能讓更多人品嘗美味。

美食家需見多識廣,不可因其他帶因素帶有色眼鏡。像妄自尊大,瞧不起其他地域國籍飲食,都是狹隘局促之見。一個美食家,也不可以妄下「XX天下第一」「某某世間無雙」,在這點上,我覺得即使是蔡瀾先生做的也不夠,美食家需要時刻明了,詮釋美食永遠沒有盡頭,人的口味也永遠有偏差。就像蔡瀾先生認定乾果里某地松子第一,我覺得諸暨香榧才口感更平衡。

以上所述,除了遵紀守法、不虐食,全是胡謅,只要熱愛生活,在力所能及下用心闡述美食,人人皆可成美食家。


美食家不是大胃王,不是廚師,不是美食博主、UP主,不是簡單的吃貨,不是嘗菜師、品味師。所以,胃口、舌頭、廚藝、對生活的熱愛等等,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最最重要的是:有錢,且有名。

歷史上、現實中,絕大部分美食家,都是有名、多金,至少具備其中之一。

蘇東坡、袁枚,著名的美食家,但首先是大名人,都曾是官宦,又好吃、會吃,且吃得起,才能成就美食家的名頭。

香港的蔡瀾,邵氏的製片人、監製,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後從商,也是名望大,不缺錢,才有資本滿世界吃美食,還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美食家,錢和名,不可缺。

嘗遍各種路邊炸雞、酸辣粉、麻辣燙、小面,再愛吃、能吃,再熱愛生活,也成不了美食家。


有錢有閑有文化 懂節制 寬容 有見識

世間得道理都是相通的


一個能吃辣能吃酸能吃冷能吃熱的胃!


熱愛生活、喜歡自己做美食並享受這個過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